足迹
阮宝儿的热闹生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部分(第1页)

头脑一热,嗷一声扑过去,肉肉的小身板重重压在了阮天昊身上,阮天昊猝不及防,就被这一股子肉弹冲击地坐不稳凳子扑到在地。

这一日,正在外头招呼忙着指挥店伙计,招呼客人的英娘和阮姥姥以及众位客官们就听到屋后头传来一阵哀嚎,夹杂着一个奶声奶气却又充满愤怒的怒骂,不绝于耳。第十六章扩大铺子

英娘正要往后面坐起间里看去,就在门槛被一个掀开竹帘子冲出来的身子给吓了一跳,待看清了是自己的儿子三毛又看着他急吼吼冲出了店门连头都不回。

英娘纳闷,往屋里头去看了看,没看到本该在屋里的宝儿,刚刚明明听到小家伙叽叽喳喳的闹腾声,想了想又往最里面的卧室里走,才在那最后头的卧房里的床上看到床头被面地下窝着的一团小东西。

她不由笑了笑,喊了声:“宝儿?”

一团东西抖了抖,不动。

“宝儿?!”英娘又喊,宝儿从那被窝下发出一声余怒未消的哼哼声,就是不响。

英娘咧开嘴,迈步走过去抱住被团:“宝儿,大白天的窝在里面作甚?还不快出来?”说着就要去掀被子,可是底下的小家伙死活不给掀开来,还闹:“不,不嘛,我就是不出来,娘你别管我,我困!”

“作死!大白天的困啥呀,出来,脏兮兮鞋也不脱就往被窝里拱,娘可是昨天才洗的被面!”英娘不由分说用力把被子给掀起来,一把拽住了要往下溜的小东西。

“跑什么呢小囡,过来给娘看看,刚刚又和你哥闹什么了?”英娘说着抱起了宝儿,阮宝儿毕竟年纪小挣不过自个的娘,被她结结实实的抱在了怀里。

等她看清了不由噗嗤一笑,怪不得囡不肯见人呢,平日里漂亮粉嫩的脸蛋上满是印迹,红的白的黑的全都是也不知道是啥玩意染的,鼻头红红肿肿的,活像个大花猫又像是头小猪。

一看自个娘都笑了阮宝儿更是不依,扑过去直往怀里头转:“姆妈,姆妈!”

“呵呵好了好了,不闹你了,来,娘给你洗洗去,这脸花的,可糟蹋了咱囡囡的好相貌了!”英娘把宝儿抱起来往外间走,找了水,那帕子沾了水给她抹,一边问:“宝儿这是咋弄的啊?”

阮宝儿没好气的道:“除了三毛那个大坏蛋,还能是谁?”

“三毛是你哥,可不能这么说他!”

“切,才不是,哪有哥哥这么戏弄妹妹的,我才不认他是哥哥呢,大坏蛋就是大坏蛋,嗷!”阮宝儿涨红了脸蛋愤懑的道,顺带挥舞了下肉呼呼的小拳头。

英娘摇头,对于自家俩个冤家也是无可奈何,“你俩个呀,一歇歇不闹就不舒坦,侬个女孩子成日里和哥哥闹什么那么起劲?”

“姆妈,是他先惹我的,你也不说说他!”

“是,今儿个是侬,可是昨儿个呢?上回呢?对了,娘还记得侬有回把你哥拿回来做的功课都给乱图乱花,让他好生挨了先生一顿戒尺,忘了么?”英娘边给阮宝儿擦拭脸蛋一边点了点她脑门笑道。

那一次夫子学堂布置破句作业,三毛带回家做完后上交却被夫子大骂一顿竖子乱尔,摔了本子给他看,《大学》序中有: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被断成了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论语》中朝闻道夕死可矣被断成朝闻道夕(盗席)死可以!害的三毛被斥责一通好生打了一顿,回来就朝宝儿发了飙!

那啥,也就宝儿晚上碰过他本子,那歪歪扭扭的蝌蚪,正是宝儿的杰作!

说起来林立种种这么些年,她和他闹得事还真不少,不怪阮三毛不待见这妹妹,实在是阮宝儿太能制造事端,对别人的事端总是好的,不知道为何这俩个之间却总是不太愉快。

英娘给小家伙擦干净脸蛋,这时候外头有人就喊她了,听起来是隔壁二牛婶子的大嗓门:“阮家的,阮家的!”

英娘赶紧应了,把阮宝儿放下来,拧了拧她的红鼻头道:“侬啊,乖乖的在屋里头玩,莫再闹腾了,姆妈去去就来!”

二牛婶来找英娘是因为近日来有了件大好的事情,鉴于今年是三年一次的大试举,年头有有丰收迹象,所以就有不定期下宽恩大颁,不仅常有寻常的减免临安岁贡和苗税,今年还减免了五月的商税以宽纾民力,这几日又有颁降皇榜,给赐军民和各关会二十万贯文,租赁房屋的各个商铺一贯减除三百,也就是说这又可以节省下好大一笔开销。

这也就是像杭郡因为是驻跸之地,各种特殊待遇很多,不过对百姓来说确实是好事,手头有了闲钱,也就可以更多的发展生活事业。

有了钱,英娘就寻思着要给家里头改善条件和扩大经营了。

说起来这阮三毛,在读书上确实少年得志,颇有些才名,当年一架打出了楚惠堂,倒被招进了楚家私塾,后来读了一年就和花家小子花子陵被私塾的教喻推荐到了楚家设在临安府吴山半山坡的淳风书院。

说起淳风书院,那是江南远近闻名的私家义学,自范仲淹当年首创办私家学府后,各地世族官绅皆有办义学之举,大大小小遍布天下,其中有名的不下十家,聚集了天下鸿儒,所以除了官办州县的大小学外,这些私家义学便是天下人家最向往的学堂。

阮家四毛五毛读的还是楚家私塾,只有三毛能够得此殊荣,淳风书院的待遇也是一流的,食宿都是免费的,也使得阮家和花家省了不少钱力,他们家也一下子在祈祥坊出了小名,说起这俩个小子,那是有说不尽的话题,当年阮家三毛他那些英雄事迹那可又是被添油加醋的编排了一通了。

祈祥坊里老老少少对阮家大儿子和花寡妇的儿子现在是满口好话,大宋朝读书人地位最高,俩小子现在算得上是远近闻名的女婿人选,小小年纪已经有了不少风流债了,唯独在阮宝儿这里,俩个人也算是从小一块认识到大太熟悉彼此,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对他们充满敬佩。

不过这家里头读书的人多了,也就需要个更好的经济条件和住宿条件了,而且,生活总是要往前看的,没有人喜欢日子不好,所以,英娘这些日子就寻思着要不要扩展一下家里头的店面规模和住宿规模。

家里头除了三毛现在有地方提供食宿外,余下的四个男孩和一个女孩都得在家里头住着,小时候还可以挤挤,这日子一天天过人一天天大了,也得考虑各自有个房间什么的,尤其是宝儿,总不能老是和家里俩大人挤着住,好歹是个闺女需要个闺房不是?

二牛婶给带了了一个消息,她熟识的一个牙人手里有一户人家要搬离临安回老家养老,急着脱手手头的房产,地址在大街东一带左二厢所管地带教睦坊里,沿街一排三间的屋子,到底三进的独立院落,还有个天井和小院子,相当的怡人。

二牛婶知道英娘想要换一个地方开更大的店面,自个也想着要置办个大一些的地方住,所以一直托着牙人给留意着,这下子有了地方,她寻思着对自己来说有些花销太大供不起,就来问问英娘有没有心思。

英娘和二牛婶一块和牙人去了那户人家看了房子,里外布置和位置都非常理想,唯独就是价格高了些有些超过预算了。

到底是御街的附近巷坊,四周都是些高门大户,这是临安中心一带,最重要的是,大瓦子就在这一带,人气旺,自然地价要贵一些,这里一旦真买下了倒不必在乎日后的生意,都是肯花钱的主住在附近,牙人和主人家都这个意思,英娘也知道在理,不过一下子要她拿出千贯的钱两相当于一百三十两左右的银子确实是笔不小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