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修真手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部分(第1页)

这些东西,长辈们在很小的时候,就一遍一遍在他耳边灌输着,直到今天,他才真正领悟到其中的道理。

一个小小的百鸟城都没走出,就已经高傲到没边,真是……井底之蛙啊,范青余深深反思自己。

范青余的目标还是成仙,为这个目标,其他一切都可以舍弃。

当他详细分析自己的心态,发觉到不利于成仙的一面之后,便有意的开始纠正。一个人的心态培养是长期的,改变也是十分困难,范青余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

最适合修真的性格是什么样的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他最崇拜的夏无名是那种谦谦有礼的人,且并不会敝帚自珍,而是公开自己的成果,一次次拉动整个修真界的发展。

于是,从今天起,范青余发生了改变。

他变得对谁都充满微笑,他变得乐于助人,他变得和蔼温和……虽然同学的反应如同见到鬼一样,老师也来问他有没有生病,需不需要休息,甚至家里也发通讯让他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就算如此,他还是没有放弃,改变自己就如同怀孕,阵痛是难免的,他这样对自己说着。

范青余在认真调整自己的灵炉,并且改过自新好好做人,学校中却因为他的举动掀起一个话题——范青余脑袋出问题已经不是话题,而是共识了,学生们的新话题是教学楼旁边摆摊的那个灵炉咨询师。

由于最近的风气,学生很多都开始认真修行,于是遇到许许多多修行上的问题,灵炉的问题占据最大的比重。

范青余同学得精神病之后变得乐于主人,确确实实帮助同学解决不少灵炉上的问题,而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他都会说上一句:“可以去找灵炉咨询师试试,那位大人应该懂得解决方法,对了,记得带上身份卡。”

范青余说起那个怪人,神情的恭敬非常自然,让大家十分惊奇。

不说以前的范青余,就算是得精神病变了一个人的范青余,也没有对哪个老师这么恭敬过。

是什么样的人能让这个大天才如此恭敬,怀着这个疑问,有人找上灵炉咨询师。

然后,那些学生便明白范青余为何如此尊敬这个怪人,来的学生无一不被其深不见底的灵炉造诣给折服,每一句都是让人茅塞顿开之言,无不直指要害,让他们只恨自己的零花钱太少,不能多聊几句。

至于前几天一个超级大美女现身校园,把一个壮汉扛出去,那个壮汉仿佛被非礼的少女一样发出杀猪般惨叫声……这种让大家喜闻乐见的事,也完全被灵炉咨询师的风头给掩盖,无人问津。

第四十一章 前辈高人

“马小玲同学来我办公室一趟,下课。”

曹老师是一个好老师,教书多年,经验丰富又有责任感,颇受学生的喜欢,为人又没有老师的架子,学生遇到问题多喜欢向他求助。

马小玲是班上顶尖的学子之一,目前已经构建出灵炉,虽然粗糙,但对于一个刚接触灵炉概念不过几个月的学生来说,已经是很了不起,难免的,在精化补完过程中遇到不少的问题。

灵炉博大进深,哪怕是最简单的结构,也有无穷的变化,他多只是提点一个方向,让学生自行调整。

毕竟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体内的灵炉。

有人说,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你哪怕是给他们一道一加一等于几的题目,他们都会给你无数个不同的答案,更何况是灵炉。曹老师在教书生涯中,遇到过种种奇奇怪怪的问题,即使经验如此丰富,时常还会被难倒。

这次就被马小玲同学最初级的问题给问倒了,初级,并不意味着就简单,最基层的东西往往关系到未来的发展,一点都马虎不得。

所以他让马小玲暂时停下修炼,他去查找资料,花了三天三夜,终于得出结论。

“你这个问题呢,不可马虎大意,不要小看仅仅是输入系统,看似处于最不重要的位置,恰恰相反,整个灵炉的运作都是基于……”曹老师,用不枯燥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把输入系统的重要性说一遍,然后再提起马小玲的问题所在。

他明白,不能仅仅教学生该怎么构建灵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道理上面了解灵炉,最好能做到对体内灵炉的设计理念,运转原理,甚至与各种材料的作用,结构的实用性和局限性等等,都一清二楚。

只有打好基础,才有可能构建出完美灵炉,做好筑基的准备。

每一个合格的老师,都希望自己教出来的学生能够完成筑基,其实如果学生全心投入学习,把他们所教的东西完全消化,理论上所有人都能筑基成功的,有的只是使用时间长短的差别。

毕竟朝阳学院的录取门槛之高,可以说招收进来的学生,都是万里挑一的。

可惜,就最简单的专心学习,上课认真听讲,也没有多少学生能做到。修真技术爆发,知识的泛滥,让许多人以为这些东西都不值钱了,哪像曾经的荒蛮时期,每一套功法,每一篇讲述修行的文章,每一个修真文字,都被当作是宝贝一样供奉起来。

多少人就一篇最基层的功法,翻了一遍又一遍,把书都翻烂,恨不得在心中把每一个字都拆开消化掉。

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不重视,修真技术的发展,虚拟游戏的爆发,各种娱乐项目的崛起,让整个修真世界变得喧闹无比,到处都是能分散学生专注力的东西。除了苦修士,大部分的修真者都带有享乐主义,就更难专注学习了。

大环境如此,他也不能改变什么,只能尽自己的职责,为学生授业解惑。

看着似乎要讲到天黑的曹老师,马小玲虽然敬重他,但也不愿一直听下去,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是浪费老师的时间,于是道:“老师,其实这个问题在两天前我就已经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