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守拙归田园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节(第1页)

&esp;&esp;之后是收麦子,先把麦子割完了,杨老爷子和杨昌富捆,杨昌贵和杨昌发又是把麦子挑到晒场,三个儿媳跟在后面捡着地里落下的麦穗。

&esp;&esp;麦子收完是玉米,玉米地里不透风,整个人就跟在蒸笼中一样,不一会就满头大汗,而且玉米的叶子刮在脸上,手上又疼又痒的难受死了。之后糜子、红薯、花生、黄豆相继的收了回来。

&esp;&esp;先把庄稼趁着太阳好的时候赶紧收拾好了,之后才是收拾麦秆、玉米杆等,这些也要收回家里可以烧火。

&esp;&esp;再把地里收拾干净清理好以便开春之后翻地,还要种一点白菜这可是整个冬天的菜,临水村的冬天又冷时间又长所以庄稼都是一年一熟,等所有的活都做完前前后后差不多半个月秋收才结束。

&esp;&esp;秋收之后的天气就渐渐变凉了,地里没有活计。家家都开始准备过冬的柴火,腌些萝卜在冬天的时候下饭,人们都开始在为猫冬做准备。

&esp;&esp;杨昌发收拾东西决定再进一次山,看着天气用不了多久就要下雪了,他带着干粮这次准备去三天看能不能打些值钱的。

&esp;&esp;他走之后肖月想到自己之前准备给他做棉袄但没有棉花,眼看着就要冬天了,等他回来就要赶紧去镇上了不然他就要受冻了,而且肖月还想看看有没有什么赚钱的方法。

&esp;&esp;这迟早是要分家的,按照自己两人在家中的地位净身出户都有可能,所以要赶紧攒些钱不然到时候就不好办了,所以她想跟杨昌发一起去镇上。

&esp;&esp;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李氏眼红

&esp;&esp;这天轮到肖月做饭,她起来做好饭等大家吃过收拾好厨房回了屋。她准备给杨昌发做棉衣棉鞋了,鞋子都是千层底的,所以她打算先把打袼褙,也就是做粘板,可是得用面粉做浆糊,没办法她只能去找吴氏要点面粉了。

&esp;&esp;肖月去了吴氏的屋子说:“娘,我想给昌发做鞋子,你给我点面粉做浆糊呗。”

&esp;&esp;吴氏听到她的话脸就拉了下来,“面粉那是多精贵的东西,人吃都舍不得,你还拿来做鞋,真是不是你们的东西不心疼。”

&esp;&esp;肖月觉得吴氏的脑子构造跟别人不同,大家都是用面粉做的浆糊怎么到她这里就是浪费了,再说了也用不了多少呀!她满脸讨教的表情说:“不然怎么做,娘,你平时是怎么做鞋的教教我呗,儿媳也学学。”

&esp;&esp;吴氏被噎住了,她当然也是用面粉的,只是她一贯不喜欢二儿子,觉得那就是讨债鬼,当时出生的时候差点要了自己的命,所以连带着这个二儿媳妇她也不喜欢。

&esp;&esp;要不是杨昌发平时打猎可以挣到钱她早就将这二人扫地出门了。哼,等自己的宝贝儿子考上秀才,那自己就是秀才娘了,到时候就把这二人赶出去,省得在自己面前碍眼。

&esp;&esp;吴氏在心里愤愤地想着,看到肖月还是一脸求教的站在自己面前,顿时觉得这个二儿媳妇是故意气自己的,“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面粉没有自己看着办吧。”

&esp;&esp;肖月知道吴氏这是故意为难自己,她开口说:“那行,我出去借点吧。”说着就要出去了。

&esp;&esp;肖月进屋的时候就想到了可能不会顺利,她看到了杨老爷子也在屋里的时候顿时有了主意。

&esp;&esp;杨老爷子平时看着只顾着地里的活对于吴氏在家里作威作福的不管,但肖月知道杨老爷子是一个很在乎脸面的人。

&esp;&esp;就像当年杨昌发跟着杨爷爷住的时候,尽管大家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他对着村里人都是说杨昌发是替自己尽孝守在杨爷爷跟前。

&esp;&esp;还有就是尽管不喜欢二儿子但是要成亲的时候他还是让家里张罗,只是钱是杨昌发自己赚而且还得给家里人一部分。

&esp;&esp;肖月正是知道杨老爷子好面子才故意说出去借,果然杨老爷子开口了,“老二媳妇等一下,让你娘给你取面粉,这点东西就出去借别人会怎么想我们家。”

&esp;&esp;转头对着吴氏下命令,“赶紧取去,这今年是丰收年,老二媳妇出去借像什么样,别人还以为咱们杨家揭不开锅了,老二媳妇你也是的,这么点东西你还出去借,去借的时候怎么跟别人说,你这不是想让别人看我们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