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锦苏流光浅忧年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5部分(第1页)

一幕还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他试图借着别的事情来忘记,却发现只是徒劳,越是想要忘记,反而更加的清晰。

“那安乐轩已然是一个废人,成不了什么气候的,再说现在外面都在传是锦苏将银狐伏诛,银狐在外面定然还有余党,肯定会伺机找锦苏寻仇,他们的日子也不会安生的。”木子李小心翼翼,平日里锦夜总是看折子看到很晚,所以这个时候一般都还在睡觉,今日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风更加的肆虐,吹得树木有了响声,天上的乌云也正在汇聚,成片成片的压得的人心里喘不过气来:“不论如何,只有除去了锦苏,本宫方能安心的坐龙椅握玉玺,否则此生将寝食难安。”

“太子爷,依奴才只见锦苏不过是一个黄毛小儿,若是没有了在背后支持他的人,恐怕就难成气候了。现在当务之急,应当是让他变得无依无靠才是。”木子李脸上带着坏坏的笑容。

风撩起锦夜的发丝,在空中与飘落的花瓣缠绵,他眼神阴霾,转头盯着木子李:“你的意思是除去潇浅忧?此法万万不行,先不说他对我国的贡献,就单是父皇对他的赏识便会给我们带来灭顶之灾。”

“太子爷,既然不能除去他,那就想办法让他不再帮助锦苏,这样一来要除去锦苏也就容易多了。”

锦夜略一沉凝,觉着有理,但是潇浅忧如此护着锦苏已经不是简单的保护,想他许下的承诺便是永远,看来只能从锦苏方面入手了:“曾听说锦苏与潇浅忧之间曾经多次起了争执,若是能够让锦苏对潇浅忧产生怀疑,那么要除去他就非常简单了。

“太子爷放心,会有机会的。下月初八你就会登基为帝了,到时候还愁除不去一个小小的锦苏吗?”

“锦苏并非表面那样单纯,他的心计有时甚至比潇浅忧还难以捉摸。”

木子李不置可否,在他看来,锦苏不过是一个黄毛小儿,侥幸赢得两次,着实没有必要放在心上。他抬头看看天,估摸着时间:“太子爷,早朝时间到了。”

锦夜皱皱眉头。晨时的梦还在脑海中盘旋,心中像是堵了一块大石,若是自己以这样的状态出现在百官面前,不知道外面又会起了什么传言,他伸手接过了从眼前飘落的花瓣,那鲜艳的颜色就如同梦中漫天的鲜血一眼的刺眼。撞进眼中一阵后怕,连忙将其扔掉,自己也连连后退几步方才稳住了身形。

木子李见他如此,立马上前,见他脸色惨白,明显是受了什么惊吓,四处观望一番,也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的东西,不由好奇,今早的太子是怎么了?一切都显得异于平常。“太子爷看见什么了?”

锦夜摇摇头示意他无碍,暗道是自己有些草木皆兵了,不过就是一个梦而已,实在是大惊小怪了,竟然将自己吓成了这样,还真是好笑,自己怎么会做那样天地不容的事情,不会的。“就拖说本宫身子不适无法起身,今日早朝就如此散了吧。”

第二百一十章:锦鳞锦夜朝堂对持

“太子爷,如今你马上就要继位了,正是关键时刻,若是此时你称病不朝,定会被有心人大做文章,传到了皇上的耳中,还以为太子爷恃宠而骄,只怕对太子爷的影响不好。相反,若是太子爷带病上朝,在百官,在天下人眼里,太子爷便是勤政务实的好太子,将来也会是一个好君王。”木子李心中明白锦夜刚才如此强烈的反应,怎么会像是没事人?

锦夜心绪本烦闷,听他一说更是心乱,却无力反驳,因为木子李说的皆是实话,现在的自己正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只消出了一点小小的纰漏,便会被人捉住了把柄以此大做文章。他深深呼吸一口气,转身:“上朝。”

似是有了商议,今日百官皆来的特别早,相谈之下才得知原都是怕了路上下雨,这才早早赶来。

所有人都汇聚在偏殿,三五成群的正在谈论着。

不知是谁最先提及了锦苏伏诛银狐一事,便在人群中引起了连锁反应,众人皆是一副摇头晃脑的样子。发表着自己自以为是的见解。

“锦苏虽然年幼,却极为机智,此次能够伏诛银狐,实在是大功一件,若是让旁人来做,还不知道要牺牲多少人的性命呢。”

旁人也有了不同的看法:“锦苏与解红零相交甚好,解红零不止一次帮助他,此次竟然也下得去手,实在违背了忠孝仁义之礼,此人也太过于心狠手辣了,据说这一次在伏诛过程中还有人死亡了。”

反驳的声音立即响起:“若是你说锦苏违背了忠孝仁义,那么为什么还有人愿意甘心为他挡箭?论忠孝仁义,王爷也该是忠于皇上,而不是什么解红零。”

“无论他做的如何,只要皇兄没有发话,他便是正确的,各位大人好生闲情,有时间在这里关心他人的事情,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样才能为皇上分忧解难吧。”轻飘飘的声音,从门外就传进来,只听外面的侍卫下跪的声音:“参见十七王爷。

十七王爷?众人皆在心中打下了问号,自锦靖云处死了那个女子之后,他们一向风流不羁的十七王爷便从来没有上过朝,今日也不知道吹得什么风,竟然将他吹来了?可是他来这里又是为了什么?

眼见了锦鳞进来,众人心中虽然有了疑惑,却是谁也不敢怠慢,连忙向他行了大礼。“十七王爷。”

锦鳞进屋,掸去了衣袖上的水雾,笑颜看着众人。“众位大人不必多礼,小王也是随口一说。”说着,他笑着看看窗外:“这样的天气,实在是让人于心不安呐,”

众人不明白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该是如何作答。

此时,一个声音从人群中响起:“王爷倒是好兴致,不管天气如何,终究是效忠于皇上,只要对皇上忠心,不管天气是好事坏,人心定安。”

众人望去,却是李忠亮开口,随即附和声大片。

锦鳞透过众人,目光落在李忠亮身上,此人身材算不得高,却也不是很矮,五官堆放到一起还能看,只是那眼神,让锦鳞看着极为不舒服,那样充满了挑衅的眼神,自己是很久都没有看见了。“李大人说的在理,若是没有忠心,大家都是为皇上当差为天下百姓谋利之人。”

“十七王爷可是许久没有早朝,不知今日是吹什么风把您吹来了?”李忠亮嘴角冷笑,眼神中带着些许的不屑,以及不惧,在他眼中,除了锦夜与锦靖云,谁也不会放在心上。

锦鳞挑挑眉头,随即展开了笑容,一派淡定自然:“风的走向无外乎东南西北风四个方位,以李大人之智应该看得出今晨吹的是什么风了,何必小王在此卖弄?”

他的笑,温和自然,仿佛发自内心,笑意已经直达了眼角。

李忠亮无言以对,暗道锦鳞也不是好对付的主,一定要想办法除去才行。

他不说话,百官自然缄口,偏殿中一时间安静下来。

直到大殿中传来太监悠长的高呼声,“上朝。”大殿之门缓缓开启。

众人方才纷纷整理了自己的衣袍,井然有序的进入大殿。

殿内玉阶之上,锦夜已经坐在楠木椅子上,

百官惊讶,这还是头一遭,向来只有臣子待君,哪有君等臣子之礼?再看锦夜脸色惨白,有一些不耐烦 ,众人纷纷惶恐下跪,都在心中加了小心,一面揣测了锦夜如此是为何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锦鳞以进入大殿中,锦夜便看到了他,惊得直起身子,目光也落在那个飘逸的身影上,没有离开。从不上朝的锦鳞突然出现在这里,是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