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科学院一枝花[八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节(第1页)

&esp;&esp;“你也别说的这么难听,那两个孩子跟咱们血浓于水,就是多了两双筷子的事儿。”

&esp;&esp;“这是多两双筷子的事儿吗?那你三嫂咋办?他不能供养两个孩子吗?而且你哥不是出去赚钱了吗?他如果赚了钱,不能把钱寄回来吗?轮得到你来充大头蒜啊!”

&esp;&esp;“而且你知道让孩子读书要花多少钱,我们天天在地里辛辛苦苦刨食,一年到头才能赚多少钱?你可别忘了,你也是有四个孩子的人。”

&esp;&esp;“今天妈跟我说了。你看咱家老大,老二都不是啥读书的料,也一直嚷嚷着不想去学校,我寻思着他们也到了年龄了,如果实在不想学习,就去城里给找个师傅,将来学一门手艺也能养家糊口。”

&esp;&esp;“我听说咱们那两个侄子学习挺上心的,这么些年一直没有去学校,但是也在自学。马上也到了,要上学的年龄了,我寻思着能帮衬一下,就帮衬一下吧,如果真是那学习的料,也是咱们老温家的人。”

&esp;&esp;“温建国,你妈是给你吃了什么迷魂药?有这个钱,我那孩子不想读书,我硬打着他们都要让他们去读书,我为什么要给别的人花钱?我告诉你,如果你要供你的侄子上学,我没有意见。但是你不可以用家里的钱,有本事你就出去为他们受苦!你休想越过我的那些子女。”

&esp;&esp;本来杨翠兰的坚持是十分管用的,而且那两个孩子一年的学费也用不了多少钱,温建国给别人干点杂活就能攒下来。

&esp;&esp;虽然杨翠兰心里吃味,但是自己的话,已经说出去了,温建国也没有特别偏心两个侄子,他愿意受苦就让他受呗。

&esp;&esp;如果这样过下去,上辈子的走向也不会是这样。但是谁让娘娘就是一个十分不确定的不定时炸弹呢?

&esp;&esp;可能是人上了岁数,或者是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她有时候走着走着,她的脑子里面就不知道在想什么东西了。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走着走着出问题。

&esp;&esp;而且老人最怕的一件事情就是摔跤,有的老人一跤摔出了个半身不遂;有的老人更厉害,直接摔的过去了。

&esp;&esp;娘娘就一下子摔的摔成了脑瘫。可能那个时候的诊断也并不是十分准确。但是说她已经失了智,忘记了自己是谁,但是她还知道吃好吃的,有时候还知道那是她的子女。

&esp;&esp;但是她也只能一辈子躺在炕上了,再也下不了床。而且她上一秒刚刚吃完饭,吃的饱饱的,下一秒就开始各种嚷嚷,说她的儿子不孝顺,连口饭都不给大家吃,就是要让她饿死。

&esp;&esp;这种情况还是治疗了许久,出现的比较好的局面了。虽然下半身不遂,但是至少人还是活着的,就是这样的老人,太让孩子们遭罪了。

&esp;&esp;她刚刚摔的时候,情况比这严重的多的多的多,村里面的赤脚医生当时就说不值得看了,哪怕去了大医院,最后的结果也不是很理想。

&esp;&esp;是温建国一直坚持要给他妈治病,几乎掏空了整个家,他们家也就剩下现在七升的那个房子了,才勉勉强强把人救的神志清醒了点。

&esp;&esp;但是他们已经再也没有能力负担高昂的医药费了,只能开了许多的要回家将养着。也就是在这种情况突然出现的时候,他们家还欠了不少的外债。

&esp;&esp;为了还上这些债务,温阳和温旭选择辍学,早早的进入社会就是为了赚钱,而温建军家的两个孩子,却一直坚持非要上学。

&esp;&esp;虽然杨翠兰明确表示自己不管他们,但是可能这么多年喜欢那个儿子的习惯刻进了骨髓里,哪怕娘娘现在神志不清,但是在短暂的清醒的时候,死死的拉着温建国的手,让他发誓,一定要把两个侄子供出来。

&esp;&esp;温建国迫于自己母亲的压力,他虽然也不愿意,但是医生说了,他妈现在受不了刺激,如果要是受了点刺激,一下子过去了也是有可能的。

&esp;&esp;所以温建国只能按着头说好好好。尽管那个时候的学费并不贵,但是对于一个负债累累的家庭来说,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所以这一笔学费就显得格外的奢侈。

&esp;&esp;但是温建军的那两个孩子并不这样觉得,他们反而觉得自己的四叔真没本事,只能给他们勉勉强强交学费,他们的文具都是最旧的,最便宜的。

&esp;&esp;他们对于温建国一点感激之心都没有,反而嫌弃他没有给自己创造更好的条件。而且一旦有人说这件事情,他们居然还理直气壮的说:“是我四叔在娘娘跟前发誓要好好照顾我们,又不是我们逼着他。”

&esp;&esp;先不论温建国听到这话时候,心里多难受,就是旁人听到这话都体温建国觉得不值。但是人家外人顶多也就是嘴碎说两句,怎么可能去劝你?

&esp;&esp;就这样,娘娘在床上瘫了三年,这三年里,几乎掏空了温家所有人的钱。在娘娘去世没多久,温建军传来消息,把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儿子接走了,他甚至都没有回来看过曾经那么爱他的母亲的最后一眼。

&esp;&esp;那个时候,温阳和温旭基本上已经娶了媳妇,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谁还管他是如何?他们早就对这个父亲失望透顶了,每年过年的时候,带着东西去看望,过年的时候,聚一聚就可以了。

&esp;&esp;而温宁和温静自家还有一堆鸡毛蒜皮的事儿呢,更顾不得娘家的事情。杨翠兰在送走了这个婆婆之后,她觉得自己好轻松啊!而且她也早就看清了自己丈夫是个什么货色,她当时把他们存下来的钱一分为二。

&esp;&esp;“你的钱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我的钱你也别管我。你愿意贴补谁,你就去贴补谁,你也不必要告诉我了。咱们现在顶多就算搭伙过日子,在一个屋里住一口锅上吃饭的陌生人吧。”然后杨翠兰收好了属于自己的存折,天天去村子里的活动室里打麻将。

&esp;&esp;那个时候的温建国还能干得动,还比较年轻。他心里也憋着一股气儿:“既然你们都看不上我,那我一个人也过的自由自在的。我可不会贴你们的冷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