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修仙科学院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部分(第1页)

境修为,这才是境界。有着这样的思考方式,他的进步不快才有鬼。

而孟先生、老杨,当年就和何念生一起进行这样的修行了?那他们该是多强大的存在啊?

他们聊的每个问题,拆开来细细讨论,都能聊上好久,不知不觉之间,他们在山坡上一边喝着老杨带来的似乎无穷无尽的酒,一边在分析、研讨和体悟修行法门,兴之所至甚至当场演示一番。不知不觉之间,四天三夜就过去了,这一段不算长的时间,大家从中获益都非常大。

【第一百零六章 杀人的剑】

仑道这种高难度的事情。在他们几人云淡风轻的闲聊枷出”泪。他们讨论的都是非常本源的问题。这几天里虽然偶尔也涉及到功法、剑诀、符咒等等方面的内容,却都是在为他们追溯本源做注脚。这样的论道,看起来对于几个人的修为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既不能迅速提高修为,又没有诀窍法门,连一些具体施展剑诀符咒的小技巧都没有,可这几天的论道,就长期来说,有着莫大的好处。明白为什么修行、修行是什么、修行中追求探索些什么是最重要的,,这可以让大家的修为提升事半功倍。按照聂信的说法,就好像是拿到了一整个研发路线图。剩下的工作无非是按照这个路线图,一步步去完成而已。

在休息了两天之后,他们又开始了第二次修行茶话会。这一次甚至比前一次更为轻松,大约是为了回馈自己听到的那些内容,大青主动跑出去猎杀了一些“野味”回来。云梦泽里多的是各种不甚强大的灵兽,雪泥兔和玉翎匆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餐桌珍品。他们又收集了一些别的食材,在山坡上找了块巨石,一边涮火锅一边谈论了起来,气氛尤其融洽。

这次的谈论,主要针对的是他们几人都纷纷晋阶灵息期之后,应该如何修行的问题,除了和上次一样涉及到修行法门的本源问题之外,也有非常多的实际操作方面的经验教。孟先生和老杨,当年就是叱咤一方的修士,虽然因为之后的遭遇实力大损,可眼光阅历摆在那里。指点几个年轻人绰绰有余。何况他们当初还看着何念生一次次重修,,何念生的许多珍贵的心得体会和他们两个是无条件地分享的。各种对修行有帮助的方法,被一一提出。让大家目不暇给。原来,修行可以进行得如此丰富多彩,原来,综合各方面的修行法门,全方位强大起来而不是在某些方面留下短板。回头遭到别人攻击,也不是不能做到。

“气动,灵息,筑基,金丹。元婴,大成,,就我们现在所知的修行层级的发分是这样。那么,这些层级的哉分意味着什么呢?”孟先生夹了一筷子鱼肉,一边开怀大嚼。一边说道:“首先,每一个层级都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母庸置疑。然后是其中的那些前期中期后期的戈小分”,这我一直以为,哪怕何念生当年研究的最佳冲阶路线,都未必有多好用。

的确,这是一个非常均衡,注重长远的法门,但别忘了,虽然看起来修行速度前期是放慢了,可就总的从气动期入门一直到筑基后期可以开始准备冲击金丹期,这个整个时间上来算,却要比原来的那些个方法来得快了。这归根到底还是一门修行速成的法门,到了筑基期这种速成才能慢慢体现出来,拉开和传统修行方法的差距。”

老杨笑着说:“这是个好办法。省了好多麻烦啊。但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何念生首先是明确的体会,知道那是什么,他才敢这么来。可气动期到灵息期,用这种方法。就会变得含混起来。聂信,你是不是觉得,进入了灵息期之后,并没有什么脱胎换骨的感觉呢?”

聂信回忆了一下,说:“可是,什么是脱胎换骨的感觉啊?”

老杨琢磨了一下之后说:“那是何念生一直在用自己的经验引导着你在进入灵息期之前就了解了灵息期”不然。你以为呢?一层一层的修为层级,感受应该是截然不同的。气动期,也就是说能够感受大的气机、灵力的流动和变化,并且能够使用其中的一部分灵力,掌握一些变化而已。灵息期则不同,这是在气动期的基础上。积累了足够多的灵能之后突破了,然后,感受到的是更细微的灵能流动”这感觉,就像是呼吸之间都是灵气一般,是为灵息。灵息期最大的特点并不是修行者的战力进步巨大,而是对于灵能的细微操控能力大大增强,所以,这也是修习符咒、结印术法、幻术类法诀等等类型的修行者能感受到实力快速提升的一个阶段。对于剑修之类的,这方面的感受不太明显。实力提升还是按部就班的。筑基期,则是积累的灵能凝实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开始变成了身体的一部分,身体和识海,都产生巨大的变化。为以后的修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识海内,灵能凝结成型,聚而不散,形成了基础的灵核,而这个灵核的大形状等等,都和这个,晋升修士的家伙的本身特点息息相关。这

段,众个基础打得越好,般来说将来取得的成就也就更耐六,,之后的,呵呵,我就不知道了,金丹期的修士们可不会闲到来给我们讲课,”

聂信回想了一下自己的修行过程,大致描述了一下自己当时用乙木清灵符提纯了全身灵能的过程。

大家面面相觑。之后,孟羌生才苦笑着说:“大概你是不会有什么脱胎换骨的感觉了”如果你说你当时就能够感受到那么细微的灵能流动,那基本上在这个层面上你已经达到了灵息期的水准。难怪你之后符咒方面的操控能力提升得那么快。”孟先生自己就是符咒方面的大师,对这方面的感知尤为敏锐。

老杨笑着说:“又不是什么坏事。既然如此,那我们明天开始练点别的。灵息期你进入得太顺利了,我先来给你找点麻烦好了。”

孟先生顿时不吭声了。那么多年来,老杨还是第一次流露出要七练一个人的想法。孟先生可是知道。老杨到底手底下有多黑,他当年对自己的刮练就是非常狠的,不然也不会成就他年轻一代第一剑的地位。可聂信,能挺得过去吗?

事实上,聂信对老杨的训练非常感兴趣。第二天一早就做好了准备。在山顶上等着老杨了。

“你先把你学来的何家的剑法施展一遍,给我看看。”老杨说。聂信立玄就照办了,他对这些剑诀虽然说不上精通,但掌握得都很扎实。

但老杨看了之后,摇了摇头:“太差了。符咒方面你大概比老孟想的要强一些,可你的剑法太差了。何家的剑法,你只有雷剑的几招还算是有点样子,其他几招,全都不合格。”

聂信自知剑诀方面的确是很烂,也没有反驳,在一旁聆听教益。老杨对何家的剑法一点都不陌生,但他所讲述的何家剑法和当初何苍生给他讲解的有着很大的区别。何苍生教授的剑法宏大雄壮,但到了老杨这里,他讲授的剑法似乎完全不同了。同一式剑法,在老杨手里可以有攻击、防御、攻防兼备、刺杀速攻几种形态,变化万端,而这些变化本身还可以变化。同样是奔雷、滚雷这两招,聂信用来只有狂热奔放,一往无前的味道,可老杨使出来,却能够让这样的剑招变得阴冷诡诵”气质完全不同的剑招,也可以在老杨手里连续施展出来,变成另外的套路。看着老杨很随意地将这些变化给自己演示了一遍,聂信已经目瞪口呆,不知道该做什么反应了。

“飞剑是修行界最常用的武器”你记住。这是武器。对剑诀本身的探究是求道,可我们不是光用剑来求道的。两个修行者碰上,大家都拔了剑”就必然得有胜负。而修行界,胜负即是生死,这情况太常见了。你的修为到了,练习剑诀不算困难,那我可就要高标准严要求一下了。”老杨尹厉地说:“暂时,我不会教你别的剑诀,何家的剑诀很好,很强大。而且你现在迫切需要快速提升战力,教你新的剑诀也不现实,还是在何家剑诀的基础上让你提升一个档次比较实惠。”

老杨紧接着就布置了第一个功课:转换。剑诀的风格转换对于现在的聂信来说,有些太难了,不仅需要对剑诀有着非常深湛的领悟,而且还得对剑意这种有些虚无飘渺的东西有所了解。可剑招之间的连动却是可以练习的。老杨在风云雷电四系剑诀里排列出若干个组合,让聂信自己考虑一下要怎么能够连续施展出来。并且。还是需要有实战价值地施展出来。

这是非常折磨人的练方式。何家剑法的四系,风格相差太大了,哪怕何家那些在其中浸淫了十几年几十年的家伙,能掌握好的说不定也就只是其中一系,能够将其中的精微之处表现出来。但老杨的这道题目。却是要让聂信先不必管那些剑招中的精微之处,而是追求连贯性和施展速度。聂信盘膝坐在那里,一点一点地仔细思索着每一式剑法,也回想着刚才老杨所演示的那些和自己所知的何家剑法似乎截然不同的东西。想到那些变化,聂信就是一身冷汗:假如一个人以这样的剑法和自己对战,如果自己只有剑诀可以用,那是绝无胜算。哪怕有符咒可以用。这攻中寓守,守丰含攻的剑诀,也让自己有无从下手的感觉。老杨真不是一般的厉害啊。

【第一百零七章 突飞猛进】

一式剑诀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动作。灵能的调动运放的方法等等。剑诀和世俗界的武术不一样,武术招式本身会考虑招法的连贯性,可在修行界,除了那些以武入道的门派,以灵能不断加强身体强度,在武学基础上延展出招式功法的门派之外,大部分的修行门派对于剑诀的连贯性考虑都不很多。一个剑诀就是应对一种局面的解决方案,双方施展剑诀都需要时间和空间,修行界的战斗向来是这样进行的,从古至今。法宝、飞剑、大家隔着一定距离互相轰击,很有些海战里战列舰对轰的豪迈感觉。老杨并没有让聂信跳出这个范畴,这种传统的作战方式对现在实力还不甚高的聂信来说,相对安全,但他需要克敌制胜,却是需要下苦工的。

能够将剑诀连贯起来,这是修行界的剑诀向武术招数靠拢的尝试么?也不尽然。老杨的想法,是充分利用不同剑诀的特性,让作战的灵活性大大增加。比如,奔雷这一招可以用于突击,拉近敌我距离,可这一招后续攻击的威力实在是很有限,那么,连接上其他威力巨大,能够将灵能的释放集中在最关键方向的招法呢?老杨掌握的剑诀成千上万,多少年来,无数优秀的剑诀随着一个个强大修士的陨落或者飞升,随着一些门派、家族、帮派或者是结社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他们的那些剑诀,有很多流传了下来,有一些被一些现今仍然续存的门派、家族势力采用,大部分则流传在各类典籍里。老杨最清楚了,自己、孟先生还有何念生都是修行界里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例子。要不是他们几个在结识之后,汇聚了几方的力量一起收集那无数流传在外的书册卷轴,绝不会有后来的成就。不过,这并不是老杨要求聂信立刻就能做到的事情,目前聂信只要将何家的剑法都提高一层,仅此而已。

老杨给聂信出的题,的确是很有难度的,聂信冥思苦想,在脑子里不断推演各种变化。剑诀的连贯不同于符咒,符咒要做到连贯非常简单,尤其对现在的聂信来说。不过,用符咒作战已经开始显露出种种不足了。随着聂信修为的提升,要面对的敌人越发强大。符咒的攻击缺少变化,威力不大,尤其缺少追踪控制。诸如“血焰狂龙符”之类的高阶符咒,都是这样的问题。在符咒的拓展形式:法阵方面,聂信还没有开始涉及,这方面的知识非常庞杂,不是段时间里就能入门的。孟先生在法阵方面有些研究,但要等回头聂信从仙友会回来才能开始学习。法阵适合的也不过是防御和有固定战斗区域的对战而已,现在看起来,要大量应用法阵还不现实。飞剑和法宝等等,其实也是符咒的高级形式,飞剑内固化了相当数量功能不同的法阵,结合了飞剑材料本身的特性,加强威力和操控性能,经过一代代发展,才让飞剑在修行界成为最常见的武器。不过,飞剑也只是个笼统的称呼而已,不少怪模怪样的武器都可以叫飞剑,原理和结构上大致相仿就是了。聂信开发了符咒打印机和灵炎枪,可以说已经将符咒不适合水准比较高的修行者对战的局面扭转了很大一部分过来,但绝大部分符咒出手之后就不可控的劣势并没有改变,符咒在对战中缺乏变化的特点也没有改变,改变的这是符咒的威力,至少威力是达到了能够介入有不弱水准的修行者的对战标准。

想要全方位强大起来,聂信必须要将飞剑的运用法门掌握好。

一次次推演剑诀的变化虽然没有让他立刻就完成老杨的题目,但的的确确让他对那些剑诀有了更深的理解。随后他就发现,关键不在于剑诀的动作和攻击方式,无论如何进行攻击,剑诀的攻击始终都是一种:释放灵能,关键在于灵能还在体内的时候如何操控灵能。当灵能能够满足剑诀的要求的时候,剑诀的攻击自然能够被释放出来了。关键就在于,在施展前面一个剑诀的时候,就已经要为后面那个剑诀做好准备。灵能的调度必须做好准备,

想到这里,聂信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奔雷的迅捷蛮横,彤云的炽热酷烈,无非都是灵能释放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如同他修习天罡离火诀之后掌握的诸如焰刃之类的法门,但灵能要在什么时间流动到哪个,位置能够释放出最大威力,如何在快速动作的时候保持灵能的高汇乍。运转。又如何去拿捏出手的时机,这就得看他将剑诀于仍川什么程度,战斗的经验丰富与否了。

题目里第一套组合就是彤云、奔雷、清风、紫电,,聂信不知道在脑海里重复演示了多少次之后,终于站了起来,准备第一次尝试这样的组合套路。老杨并不是随意拼凑这些剑诀,也不是故意挑风格最不契合,难度最高的剑诀来让聂信挑战难度极限,聂信在一次次推演中,发现这几招联合起来,就是一个很有趣的套路,老杨在他施展何家的整套剑诀的时候,仿佛已经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套战斗套路,

轻侯剑在灵能的催动下发出清越的振响,聂信平平抬着长剑,感受着周围的环境,感受着周围风的流动。忽然之间,聂信动了,手里的长剑圈转,那剑光却像是留在了空气中,变成了一条条亮色的光带。光带散了开来,像是变成了无数水滴然后继续被打散,终于有了云气缭绕的感觉,然而,这翻滚着的云气却随着剑光所知,翻滚着,朝着聂信心中假象的目标涌去。周围的全部空气,都好像被灵能炙烤着,一股酷烈的气息随着卷动着的云气,越发强烈了起来。就在聂信将气势提升到最高点的时候,第二招”奔雷“发动了。聂信身形一闪,整个人忽然从原地消失,朝着假象的目标冲去,缭绕的云气成了聂信最好的掩护,他直接穿过了云气,给予假想目标极为深刻的一剑,,旋即,掩护着聂信的缭绕的云气忽然随着聂信的长剑旋转了起来,“清风”剑诀发动了”平和纯净的剑诀,仿佛清风拂面,随着一剑剑快速斩出,一道道蕴含着巨大杀伤力的剑光朝着假想目标抽去,那散逸在周围的灵能也随之动了起来,给予目标更深重的杀伤。这就好像在拿着细嫩翠绿的竹枝在抽打着敌人,这看似雅驯的剑诀,杀伤力却不容小觑。就在“清风”剑诀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