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极品财俊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0部分(第1页)

上面只写着一句话,‘日后若有需要为兄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切记!!!’

微微一愣,林敬之就恍然大悟,看来林家店铺生意不景气的事情,贾家已经知道了,而且林家店铺有人闹事,而林家又不去报官,也给人一种家道败落,或者得罪了朝廷官员的错觉。

怪不得见贾林与自己聊天,贾南山就赶紧追了过来,原来是怕别人误会两家关系有多好,怕被林家给连累了。

一瞬间,林敬之就想明白了。

不过这个贾林本性不错,见朋友落难,也不离不弃,倒是个可以结交的好朋友。

他将手中的纸张小心翼翼的折叠了起来,收进了袖中,虽然只是几个字,但却见证了贾林与他之间的友谊。

王蒙站在大厅中间,刚开始演讲时先是一脸的正气,后来没过多久,就换上了悲天悯人的戚容,与现代那些只会做表面文章的官员一样,演戏的技艺那是相当的高明。

终于,在挤出几滴眼泪的时候,他收了声,随后酒楼大厅内,就响起了鼓掌声,与夸赞声。

嘴角轻撇,林敬之虚伪的拍着巴掌,不屑的冷笑,其实如果王蒙真能把筹集到的银两全部拿来赈灾,他就是口气大点,也没关系,林家也认了,不就是些银子么,林家店铺这几个月来虽然生意惨淡,但还真不缺银子。

毕竟捐出的款项是用来赈灾的,能给林家的后代积福。

但凭王蒙贪婪的本性,可能么?拿到了银子,他真会全部用来买米买粮,捐助百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除了商人,官员也会发国难财,有把朝廷拨下来的银两贪进腰包的,也有把富豪大阀们捐出来的银两,贪进袋囊的。

很显然,这王蒙就是后一种人。

其实能站在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豪门大族的家主,能没点心计?鼓掌也好,赞扬也罢,与王蒙一样,都只是在做表面文章而已。

抬起双手,王蒙轻轻的压了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又道:“国难当头,匹夫有责,这样吧,本官站出来第一个捐款。”

说罢,就从官服的袖袍中取出来一张银票。

王蒙的师爷王定见状,赶紧弯腰上前接到了手中,轻轻打开,大声唱念,声音又尖又细,“城守王大人为赈蝗灾,捐银三百两!”

“好,王大人果然不愧是洛城官员的表率!”

“王大人勤政爱民!”

“大家都要像王大人一样,慷慨解囊!”

随着王定的声音落地,厅内便响起了一阵呼喝之声,有心人可以发现,这几个叫的最凶的人,都穿着官袍,甚至还有人在腰间系着钢刀。

很显然,这几个人都是官府中人,拍起马屁来,不遗余力。

再次压了压手,王蒙故作谦逊的又道:“本官月俸有限,只能拿出来这么多,还请各位不要笑话才好,接下来,谁愿意第二个捐款呢?”

此语一出,大厅内一下就安静了下来,王蒙是官,他捐多捐少没人敢说什么,但站在大厅内的众人,都是有些名气的豪门大族的代表人,他们大多数都是遵循跟风原则的,就是说别人捐多少,自己也捐多少,那么这第二个人,就等同于是给商家带头,立榜样的人。

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们大多是不会自动站出来冒头的。

不然捐多了,心疼,捐少了,又会在无形中得罪王蒙,毕竟此次捐献银两的多少,是与王蒙的政绩相挂勾的。

王蒙似乎早就料到会冷场,脸上并不见半分慌乱,抚着胡须,他转动着身子,在四周众人的脸上扫视了一圈,最后眸光突然大亮,定格在了林敬之的身上,“林贤侄,此次北方蝗灾面积甚大,流民众多,而朝廷因为连年来边关战事不断,使得国库空虚,未能拨下半纹银两,所以本官希望你能给洛城豪门带个好头,多捐出些银两。”

“是啊,林家可是洛城有名的富庶豪门,林公子应该可以带个好头吧。”王蒙的话音刚落,一个身穿武将官袍的中年人踏前一步,开口附议,并且有意无意的投过来几许含着威胁的目光。

此人姓张名秀,名字虽然女性化一些,但体长却长的人高马大,足足能比林敬之高出一个脑袋,四肢粗壮,孔武有力,腰间还挎着一把三尺多长的钢刀,刀鞘有四寸多宽,想来份量定然不轻。

林敬之认识此人,是洛城守备,手下有一千五百余军士,负责城防要务,城防军士并不在军营管辖之列,人手也是由当地官员按着上面派发下来的名额自行征招,统归城守节制。

此人可以算的上是王蒙手下第一心腹,不然,王蒙也不会放心的把城守军士交给他来统率。

张秀的声音刚落,便又有一人接茬,“不错,林家是应该带个好头。”

此次响起的声音不阴不阳,听着就让人难受,转过头,看了那人一眼,林敬之心中一阵冷笑,看来王蒙果然如他昨天猜想的一般,想要狠宰林家一刀。

这不,都已经开始逼迫了。

说话不阴不阳的人姓阴名雷,身穿衙门里的大红色长袍,衣袍上并没有绣任何图案,腰间系着一条深蓝色的腰带,与张秀不同的是,他的腰间没有武器,背后却插着两把利剑,边说,他边向林敬之这边走了过来,眸子里的目光,冰冷阴霾,一看就知道是个心狠手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