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3章 435 上海汽车风云(第1页)

上海宝山新港码头,一艘悬挂南华黄蓝两色国旗的商船进港,它吨位过万吨,船体蓝白涂装,看上去很新,正是南华和德国合作的成果,威廉系和美华系旗下的航运公司采购这款商船数目达到1艘。

这艘商船往返于上海到底特律之间,主要运送电冰箱、轮胎、布匹、咖啡、棕油等商品到美国,离开美国又把宋子安订购的汽车生产线给运送回上海,当然还有底特律的特产——上海汽车公司从福特公司采购的t型车零配件。

根据武汉政府新出台的关税法案,进口汽车和汽车零配件的关税将会大幅度提高,以保护中国汽车工业。

宋子安下船就看见二哥宋子良迎着自己走过来,兄弟俩紧紧拥抱。

“这一趟我是满载而归,生产线都买回来了,还有从美国招募的工程师,也跟着过来了!你这边准备好了没有?”

宋子安很兴奋,迫不及待问道。

宋子良点点头:“厂房已经建好了,水电都联通了,就等安装机器。还有,职工住宿问题也安排好了。”

“太好了!我立即安排人装卸机器设备。”

“这事吩咐别人去做,你现在要跟我回家,母亲想念你呢。”

宋子安兄弟俩寒暄一会,安排人手后就驱车回家。

临近年底,宋家老母已经从武汉回到上海老宅,宋子文在武汉走不开,宋家兄妹跟着母亲在上海老家过年。

宋子安自然成为话题的中心,哥哥姐姐们都关心他的汽车事业。

宋子安一一作答,详细讲述在汽车城底特律的所见所闻,底特律处处都是汽车厂,数十万工人都围绕着做一件事——制造汽车。

每年制造两三百万辆汽车,上海和东京汽车产量加起来,不过是底特律的一个零头。

“当时我简直就像走进汽车世界,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闻到的都是汽车,底特律的人制造汽车为生,汽车工人一天能拿五美元工资,到汽车厂上班比上大学更受那里的年轻人欢迎。”

宋子安说到兴奋处一副眉飞色舞的样子。

“美国汽车工人收入竟然和上海的大学教授差不多?美国人日子过得太舒服了。”

宋m1有些惊讶道。

美元兑法币,一比二,宋子文做总理,月薪也不过元,算起来不到美国汽车工人工资三倍。

“那,你给汽车工人开多少工资?”宋m1又笑问。

“普通工人从5到2元不等,工程师2以上,设立等级考核,等级越高,工资越高。”

宋子安解释道,这工价和美国没法比,底特律工人三个月能卖一辆轿车,而上海的汽车工人至少得两三年才买得起一辆车。

现在最缺的就是汽车工人,我和大生公司合作,准备建一所汽车学校,希望美华基金会参与进来。”

宋子安期待地看着宋m1,就算得不到美华基金会的教育经费,至少也要得到美华大学的师资力量。

由美华基金会建起的美华大学是亚洲最好的理工大学,实力雄厚,培养了数千名工程师,是美华实验室、威廉大学、康明斯实验室等知名品牌的合作伙伴。

说起司徒南,也是赞不绝口,没有司徒南的帮助,这次事情没那么顺利。

这话哄得宋m1高兴,得知宋子安的汽车厂熟练工人缺乏,她便利用自己的关系给宋子安从精武学校招来一百多名有实习经验的机械专业背景的专科生。

在美华大学之下,还有像精武学校等中等职业教育院校,嗯,精武学校是个庞大的教育系统,以职业技术和军事化管理闻名,比蓝翔更蓝翔。

美华系工厂都喜欢从美华大学和精武学校招聘,大生汽车公司和上海汽车公司也不例外。

“办校是好事,美华基金会一向支持,我这个基金会理事的面子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