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书七零:恋爱赚钱报效祖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章 办村作坊要富起来(第1页)

苏丰年听说苏月又接到百货大楼的大订单,眼睛都亮了,二话没说就答应去向公社提出申办村手工作坊。

苏月临走前特意悄悄给苏丰年用了一张好运符,希望申办的事情能顺顺利利。

等有了村作坊,他们大河村终于是要富起来了啊!

苏丰年整夜辗转反侧,睡不着觉,满脑子都是他们大河村终于要富起来了!

被王艳敲了几个脑瓜崩之后,苏丰年才冷静一点,缩在床边不敢再翻身了,但还是兴奋地瞪着黄土天花板憧憬未来。

苏月之所以要办手工作坊而不是制衣厂,是还有其他打算,比如制作头花、背包、布鞋,如果只是办制衣厂就有些局限了,不利于后续的发展。

等苏丰年提着苏月准备好的烟酒礼品去了公社之后,公社领导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刺绣布拉吉!他老婆和闺女最近天天念叨的,那肯定得批啊,而且人家礼节还到位。

大前门烟和茅台酒,那可都不是便宜货。

当然烟酒贵不贵的还是其次,主要还是是为了人民发展,必须支持!

不然百货大楼天天断货,他可都要被他老婆和闺女烦死了。

苏丰年跑了一趟,就把一系列手续都办好了,他喜滋滋地回到村里就马上用大喇叭召集所有人开会。

下午下工以后,村里每家每户都派了代表来,知青点也全员到齐。

村口的广场上乌压压一片,都是人。

苏丰年站在广场中间,拿着大喇叭说了要办村手工作坊的事。

集资、盖房和招工。

村里人还在为温饱的问题而努力,不懂刺绣布拉吉的价值,一个个都不愿意拿钱出来。

只有苏家和何夕、吴春娇愿意出钱。

但村手工作坊必须得是集体财产才行,苏丰年只能每家算一块钱,等年底算工分的时候扣。

不用给现钱,大家倒是基本愿意了。

举手表决,只有少数不同意的,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决定。

于是苏月出了六百块,占比六十,何夕和吴春娇一人出了一百块,各占比十,村集体每户一块,总计两百块,一共占比二十。

苏月也没告诉大家,她已经接到百货大楼的订单了。

更没说,就这一笔订单,扣掉布料钱,先不算人工费用,按照出钱的占比,苏月能分两万一千块,何夕和吴春娇每人能分三千五百块。

村里每户也能分三百五十块,比他们辛辛苦苦干几年农活分得都多。

原来这集资的一千块成本,要用来盖房子、买缝纫机、买布料和针线等等。

还没算苏月的设计费用。

算起来其实也是不够的。

但苏月已经想好了,村里还有青瓦房,就苏丰年家附近就有一栋合适的,稍微整修下就行,也不用给人工钱,都是村集体财产,苏丰年给帮忙修房的人算工分就行。

布料和针线她可以提供给作坊,本来最费钱的就是缝纫机了,但苏月也想好解决办法了。

昨天晚上她就已经找小锦鲤帮忙找厂家定制了一百台老式脚踏缝纫机,蝴蝶牌,一台也就三百元。

要是去百货大楼买,一台差不多也要一百五十块,还得要有票才行。

十台就得一千五百块了。

但七零年代的一百五十块那可比后世的三百元值钱太多。

所以她直接让小锦鲤定制了一百台,毕竟她的目标是办厂,手工作坊只是起点而已。

等小锦鲤那边的缝纫机做好了,她就捐十台给手工作坊,然后光明正大地要十个工作岗位不过分吧。

有了贡献,村里白得十台缝纫机,村里人有嘴也开不了口说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