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转卖婚约后我逆袭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9章 归来(第1页)

妇人对美丽少女道:“表妹,谨言慎行。”

“表姐,道士不在道观修行,出来凑什么热闹,还不是用香客的钱……”

苏真只作未闻。

那两个美貌的年轻妇人,被服侍的丫头唤着“大少夫人、二少夫人”,难不成这是苏五郎、苏七郎的妻子。

苏真决定待入夜后,再去大都督府一探究竟。

她在岳阳大戏院看了两场戏,一场是昆剧,一场是京剧,唱得很不错。从早前的几部戏这些年已经延伸到了昆剧有十八场,京剧十六场,各地亦诞生了地方戏种,但都不如这两种戏剧受欢迎。

昆剧、京剧剧目,没有一定的文学水准、诗词水准根本不会选用,因为这两种戏是皇族、贵族戏种,不像地方戏种带有民风民俗特色,甚至还有拥有地方方言。

最早的黄梅戏都是在乡间庙会、地方土财主家庆生、喜酒时请去唱堂会,有的县城会有一个戏院,多是茶楼带戏院,唱戏之人因此混口饭吃。

两场戏看完,已是酉正二刻时分,苏真回到自己的小院,库房里堆满了药材与美酒。

正房东屋里传出一阵咳嗽声、轻吟声,这是当年的李翁病痛又犯了。

苏真推门进来时,李翁大声道:“谁?”

“李翁,是我,我下山来采购药材了,这就把药材取走。”

李翁咳了一阵,“有劳东家了,唉,我老了,不中用了,如今病得连床都下不来。”

“你躺着就好。”

苏真进入西厢房的库房,确定除了李翁,不会有旁人,将药材收入储物袋,再到另一间库房,将所有美酒收入另一只储物袋。

收完货物后,她进了东屋。

李翁更苍老了,头发如雪,人很干瘦,因为咳嗽,脸上有不自然的微红,苏真倒出三枚固元丹,“拿着吧。”

“东家的丹药是极好的。”

当年吃了一枚,他就舍不得吃了,但就那一枚,也让他一脸轻松。

李翁吞了一枚,“多谢东家,要不是你当年赠送的丹药,小老儿替儿孙置不了家业,也无法看到孙儿孙女长大成人。”

苏真道:“当初赠你两枚,你怎只吃了一枚?”

“早前不知,后来这街的富贾孙大富老爷病重,我拿了那丹药送他,服下之后不到一个时辰就活蹦乱跳了。孙大富送了我家二千两银子,我拿一千两买了隔壁的小院,再一千两给我孙儿置了个小杂货铺,就在这金鸡巷入巷口那儿。

寻常白日,孙女守着铺子,孙儿就挑着货担走街窜巷,日子倒也过得去。我们要替东家看屋,隔壁的小院就租出去了,一月能收三两银子。”

“你们很尽心,我将这几年的月历给你送来了。”

上次离开后便是三年半,现在得付四十二两银子。

李翁连连道:“便是东家赠送的丹药就价值不菲,上回孙老爷还递话,说要五千两银子求购一枚固元丹。这丹药……”

“这是救命的丹药……”

“我老了,一身病痛,总得给儿孙们一份营生,我已经给大娃订了亲,那姑娘是这条街豆腐婆婆家的二孙女,生得清秀又勤快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