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梦碎北京的深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部分(第1页)

“臭娘们,够损够阴的你。”

“和你们一比,我简直是愧不敢当。”

当晚,云芳洗完澡之后,把今天的事情跟肖华说了。

说实话,云芳至今也不相信,肖华家竟然借了那么多外债。

“他们说的是真的吗?”

肖华看着云芳说:“你相信是真的吗?”

云芳摇摇头。

可肖华却说了:“他们说的都是真的。”

“你还有弟弟,你为什么要一个人把家里的债务全部扛下来,你要知道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云芳有些懊恼地说。

“我弟弟也不容易,我不想让他也牵扯进来。”

“可你们是一家人啊!”

“可你想过没有,我是大哥!家里的事情我必须一个人担起来,我要是想着靠别人,那我这一辈子注定要活在失望中。”

后来云芳才知道,五年前,肖华的母亲被一辆急速行驶的摩托车给撞飞了,脑袋砸向地上,大量出血。后来还好抢救及时,动了开颅手术,总算捡回了一条命。虽然那个肇事者没有逃逸,可那个人是个穷光蛋,家里只有一座倒了半边的土房子,其他什么都没有。指望他赔付肖华母亲的医药费,那等于就是让肖华的母亲活活等死。

肖华的母亲伤势非常严重,脑内大片区淤血,从抢救到醒来,她整整昏迷了四天四夜。那时候医生说了,如果过了三天,肖华的妈妈变成植物人概率可达80%。三天后,肖华的爸爸和家里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肖华却依然不肯放弃。那时候他还在厦大上本科,那段时间他被保送了厦大的研究生,学的是同声传译,如今就差这一轮面试了。可得知母亲病危,他顾不上自己的前途,毅然决然放下一切,回了老家。

正是肖华的坚持,奇迹终于降临在他们一家身上,第四天的傍晚,肖华的母亲奇迹般地醒了过来!就在母亲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肖华发誓,他一定不会让母亲再离开他,正像当年肖华的父亲带着情妇,准备把早产不足三斤的肖华扔进粪坑里淹死的时候,母亲身上挨着鞭子和棍棒,紧紧护着怀中的肖华不撒手那样。

当初正是母亲对肖华的不离不弃,肖华才能活到了今天。如今也正是因为肖华对母亲的不离不弃,母亲才能坚强地睁开了双眼。

听着肖华的叙述,云芳的泪水扑簌簌地掉下来。

“肖华,你别说了,我都知道都知道。”

云芳不需要他再解释那些债务的来源,也不必问他是否后悔放弃了厦大的研究生而早早工作。这一切都摆在眼前,无需多问。

这样的肖华是无畏的,这样的肖华是值得云芳敬佩的。

一辈子找个真正懂你的人比大海捞针还难。

云芳深深知道,不管结局如何,这辈子她都不会放开肖华的手。

之前肖华一反常态的为难和对云芳的引导,云芳现在都能理解。一个敢于同死神抗争的人,能让他犹豫的,只有对家人的牵挂。对于亲情、爱情、婚姻,这次云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杨绛老年谈及婚姻的时候说:“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对她的这段话,云芳深有体会。

爱情是什么?除却柴米油盐酱醋茶,精神上的互相鼓励和支持比什么都重要。

人一辈子活着,不能像具只会吃喝拉撒的行尸走肉一般,如果没有在这个世界留下自己的痕迹,那这样活着和一滩腐烂在淤泥里的脏水有什么区别。

人来过,多少要留下点养料。

否则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原地踏步的生活,多过一天少过一天有什么区别?不过像睡不着时数绵羊那般,凑数而已。

人不能就这么白白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