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原配宝典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0部分(第1页)

太子似乎不放过龙香叶。笑着指着金姨妈和陈月娇问道:“这两位也是萧家的亲戚?”——其实他为了萧士及,这两个月已经将萧家的情况仔细打探过,别说是两个寄居在萧家的大活人,就连萧家扫地的婆子他都让人调查过来路。也正是他仔细查探过。才知道,原来萧士及上一世最宠爱的那个填房夫人。居然现在就已经住到他府上了!

难道是因为杜恒霜这一世嫁得早,所以陈月娇也出现得早么?

太子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在府里琢磨了好久,最后才决定亲自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上一世的时候,为了拉拢萧士及,他也曾经调查过萧士及的家事,知道这位后来做了他填房的夫人,是三年后杜恒霜嫁到萧家之后,才从外地投奔而来的。

这一世,杜恒霜提前四年就嫁了,而陈月娇,也提前四年就出现在萧士及家里。

看来这两人,还是前世今生都有剪不断的缘分啊……

龙香叶见太子特别问起金姨妈和陈月娇,心里有些尴尬,又有些嗔着这两母女不知好歹,萧家的大喜事,她们凑什么热闹,也敢跟了来磕头?但是太子既然看见了,也问起来了,她也不能不说,只好结结巴巴地道:“她们是我儿媳妇的娘家亲戚。”指了金姨妈道:“她是我儿媳妇的娘家姨妈,娘家姓金,嫁了夫家姓陈。”然后又指了陈月娇道:“这是她女儿。”

陈月娇乖巧,笑着抬头,对着太子福了一福,“民女月娇,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满意地点点头。果然是个聪明伶俐人,虽然才十二岁,可是已经清丽无双,十个美人胚子,假以时日,不会比杜恒霜差。

“陈小娘子不必多礼。”太子站起来,没有多做表示,对龙香叶拱拱手,笑道:“我看老夫人家里这么多小娘子,这位陈小娘子是最有福气的。老夫人好心有好报,一定会有后福。——告辞。”说完便带着内侍和随从离开了萧家。

龙香叶听得目瞪口呆,不知说什么好,幸亏太子马上就走了,她也不用再应对,马上带着家里人一起跪送太子。

陈月娇听得暗暗纳罕。不知道这位太子为何在众人面前抬举自己?难道是看上自己?

陈月娇摇摇头,不可能。上一世的杜蘅没有活着看到谁是夺嫡的胜利者,可是陈月娇却看见了。在陈月娇的记忆里,她知道,上一世的时候,这位太子是夺嫡的失败者,从来没有过好色的名声传出来,而且她知道他最宠爱的,只有他的太子妃崔真真。只可惜,太子夺嫡失败,被毅郡王一箭射死在承天门的时候,他的亲亲太子妃却在他们崔家家将的保护下,安全离开京城,往北逃往了突厥,后来还嫁给了突厥的吉利可汗,成为他的大可敦。

这样的太子殿下,自己应该找机会跟萧大哥说一声,让他远着些才对……

等这些人离开了大家的视线,龙香叶才站了起来,对杜恒霜道:“你回去歇着吧。刚才又跪又拜。小心伤了孩子。”

杜恒霜确实累坏了。她现在有五个月身孕了,肚子大得跟人家七八个月差不多,每天晚上睡不好,腿脚抽筋抽得厉害。

诸素素说她要多喝骨头汤补补身子,每天不要太过操劳,并且特意送了补身的药丸过来。

今日太子在堂上久久不叫她起身,她只觉得腹中沉甸甸的坠得慌,到现在腿脚都打飘,便没有推辞。颔首道:“多谢婆母体恤。”便扶着知画的手走了出去。

欧养娘见杜恒霜脸色发白,连唇色都失了血色,忙叫人抬了暖轿过来,扶着杜恒霜上去,一路抬回了正院。

龙淑芝在门口看见杜恒霜出了大门就坐上暖轿。撇了撇嘴,回来对龙香叶道:“姑母,大表嫂真是娇气,这样一点点路,她都受不了,还要坐轿子。”

龙香叶听了不悦,不过没有数落杜恒霜。只是瞪了龙淑芝一眼,道:“她是双身子的人,也是你大表嫂,你在背后说人。不怕得罪你大表嫂?”

龙淑芝坐到龙香叶身边,抱着她的胳膊撒娇道:“姑母,我是姑母的人。顺得哥情失嫂意,只要姑母不生气。我不怕得罪别人。”

“你啊,这张嘴真是甜死人!”龙香叶哈哈笑道。

萧泰及和关芸莲也上来凑趣。说定了晚上在龙香叶摆一桌酒席,大家一起乐和乐和。

陈月娇和金姨妈站在后头,并不敢上前凑趣。

萧嫣然坐到龙香叶另一边,笑着道:“娘,大哥升了官儿,娘也是诰命夫人了。”

这是龙香叶最得意的事,忙道:“嫣儿,你大哥升了官,你的身份也不同以前了,娘一定给你寻一门好亲事,说不定,你还能嫁到勋贵府邸,一进门就是诰命呢!”

龙淑芝刚才听见太子说陈月娇是她们这些人里最有福气的人,颇不福气,撇了撇嘴道:“嫣然姐姐哪有人家有福气?要说嫁得好,也是陈姐姐了。”

这话提醒了龙香叶。

刚才太子的话,确实有些玄机。

不过龙香叶倒是没有如同龙淑芝一样泛酸,她想到的是,太子是不是看上陈月娇了?

“过来,月娇,让伯母好好瞧瞧。”龙香叶笑着对陈月娇招了招手。

陈月娇忙走上前来,半跪在龙香叶跟前的脚踏上,仰头笑道:“老夫人可算想起月娇了。”

龙香叶仔细端详她的小脸,感慨道:“我们这个家里,除了你们的大嫂,也就月娇你生的最好了。——太子说你是最有福气的,你一定不要辜负太子……”

陈月娇听得满头黑线,可是又不能反驳龙香叶的话,只好讪讪地道:“老夫人言重了,太子是看在大爷份上,才对我们和颜悦色。若不是大爷在外奋勇杀敌,太子哪里会把我们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