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朝华嫡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部分(第1页)

“咦,焕少爷,今儿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翠儿讶异地声音传来,谢朝华抬头望去,果然站在院门前的,正是哥哥谢焕,她心中一动,双目注视着谢焕,果然,下一瞬间便见他对自己使了个眼色,谢朝华转头笑着对翠儿吩咐道:“去把开春时老太太给的茶叶给我们焕少爷沏一壶来,记住要照我上次教过你的那般方法来冲泡。”她语气之中带着挪揄与调笑。

“恩,阿华妹妹果然是越来越懂事了。”谢焕装模作样点头道,又斜眼瞟向翠儿,道:“记得,别给我偷工减料,爷我可是尝得出来的。”

翠儿盈盈一笑,道了声:“是……”便转身离去了,这壶茶怕是要好一阵功夫才能端出来。

谢焕见翠儿离去,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他看着谢朝华,沉声道:“你定不知道,那新封的濮阳郡公昨日里竟然亲自跟陛下开口,提出想求亲于谢家。皇上虽尚未应允,却想着他的功劳,又想收买人心,心中怕是有同意的打算了。”

谢焕自太学出事之后,老太太便意思他不用再去了,倒是亲自出面跟谢琼开口,让谢焕跟着他出入,学学经济官场学问,以后有了适当的职位就可以入仕途了。于是谢焕这些日子便一直瞻前马后地跟在谢琼身边,虽然他身上并无官职,不过对于朝中消息确是灵通非常了。

谢焕口中的濮阳郡公乃是此次打败匈奴的另一大功臣,兀鹰。此人原是匈奴的一个部族首领,因前些年被匈奴大汗酒后在众人面前羞辱一番,心中一直心存怨恨,此次带着自己的铁骑而投了何震,说起来这次能打败匈奴,倒是也靠了兀鹰准确的情报信息,和他对匈奴大军作战习性的熟悉了解,的确是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此次兀鹰随着何震将军入京,圣上见他带来五千精悍铁骑,又加上兀鹰此人善于奉承,一时龙心大悦,以功擢为定州刺史、封濮阳郡公。只是没有想到他会如此得寸进尺,竟然还向圣上讨亲,而且还指名谢家,这可真是信口开河。

想谢家三百余年来,谢家的女儿哪一个不是嫁给皇宫贵戚?且不说他只是一个匈奴降将,想当年谢朝华的姑姑给了安隽王做填房,即便后来册封为正妃,可说起来当日姑姑到底还是算委屈了的。

只是姑姑当日嫁给安隽王是出于谢家的考量,如今难保不会出于谢家考量再送一个女儿给兀鹰。不过此时听谢焕说起,谢朝华才想起前世隐约好似是有这么件事情,只是后来不了了之,故而她几乎没有印象,难怪适才她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会是何事来。

谢焕继续说着:“今日退朝后,在宫门外,族长见了我就问起你们姐妹来,尤其是你,还问起你今年几岁来着?我只说阿华你还未成年,尚未及笄。可我听族长嘴里念叨,说匈奴的女人十三岁生娃娃都多得是。”谢焕深深看了谢朝华一眼,道:“阿华,你……你心里可要有准备啊。”

谢朝华听了他这话,心里一阵苦笑。准备?准备什么?绣好鸳鸯待嫁,还是找机会寻死觅活?在谢家,还能有她为己准备的余地吗?

“阿华,你可还好?”谢焕见她不声不响地,有些担心,“其实现在一切都还未定,何况想我们谢家还不至于将女儿送给他一个外邦的降将!”

谢朝华拽紧了袖中的手,面上却是十分随意,笑了笑道:“焕哥哥也别为我操心了,妹妹我自有打算。”

谢焕看了看她,还待再说,翠儿此时已经泡好茶过来了,谢朝华却也不想再多说,两人便在此事上住了口,只随口说着些风花雪月。

待谢焕走后,谢朝华坐在树下,看着头顶的一片方寸天空好似在发呆,空中偶有鸟群飞过,是那样地自由、洒脱……

***

这几章码得极慢,奇怪是不卡文,可却花了比平时翻倍的时间。

P。S。关于兜兜里的童鞋关于“谢家不过是墙头草”的评语,因为尧想就此说几句,就在此细细赘述一番了,嘿嘿。

谢家绝对是墙头草,而且是金刚墙头草。在朝代更替时,又有多少大臣不是墙头草呢?只是谢家却是在三百年中唯一屹立不倒至今的。

墙头草,自古是被人看不起的。可谢家有本事做成世家第一,又受到文人敬仰,只能说是绝对有两把刷子的。

其实说到底,以前的朝臣换个现代身份来说有些像米国的公务员,不管是民主党亦或是共和党当政,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的。朝臣忠于的是坐在上面那个皇位上的皇帝,而这个皇帝对他们而言却并不是特定的某个人。

当然,在封建王朝,大臣自然不能如此舒适无忧地等着改朝换代,不拥护新皇或者在权利斗争中站错位置都代表着丢失身家性命,而且不单单是个人,更加是整个家族。

所以谢家是谋臣,是权臣,他们忠于皇帝,但更加忠于自己的家族。

第四十一章 寂寞空庭春欲晚作者:尧日生

第四十一章寂寞空庭春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