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朝华嫡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部分(第1页)

“大小姐,奴婢实在是冤枉的她们把那包药给奴婢的时候,只说是**。”

谢朝华感到有些无力,人靠在椅背上,问:“她们是谁?”语气虚弱,却带着一股迫人的气势在。

那丫鬟浑身一颤,却紧闭这嘴巴,俯下身子,撑在地上的双手抖得如风中落叶。

“你自己可想清楚了,如今我只是私下问你,这便是给了你将功赎罪的机会,若是交给官府来办,至少给你一个弑主的罪名,那是要处极刑的。”谢朝华叹息地说道。她这话不过是吓吓那个丫头,这事情自己明白无论如何都是不会交给官府来办理的。

不过那丫鬟看上去年轻,也害怕得紧,可竟然依然咬紧牙关,不发一语。

谢朝华拢了拢袖口,“嘴倒是严实。怕是得了不少好处。”谢朝华顿了顿,有道,“若是我没记错,前些日子听闻你哥哥得了个差使,打算要将你赎回去了吧?不少字”

那丫头猛地抬起头来,又猛地埋下头,抖得越发厉害,不停地磕头,“大小姐,这事情原不干我哥哥的事情啊都是奴婢的罪过”

“那就说出来,究竟是谁给你的药。”

那丫头突然止住了哭声,愣愣地看向谢朝华,“大小姐,我若说了,怕是全家都活不了了。您也别问,横竖这也不该是您该知道的,您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吧……”

谢朝华冷笑,“笑话有人要我的命,还让我装作不知么?”

那丫鬟瘫倒在地上,一脸泪痕,谢朝华冷眼瞅她,半晌站起来,装过身去,道:“算了,你即便不说,我心里也明白。我会装作不知,其他一切还得看你自己的了,出去吧。”

那丫鬟怔了怔,过了好一会儿,才爬起来,又给谢朝华深深地磕了数个响头,才起身跌跌撞撞地走了。

过了好半天,李氏才进来,与谢朝华说笑了一阵。

“脸色不好,这些日子病得看样子果然不轻啊。”有些事情向来是不用说太明白的,既然李氏不说破,谢朝华当然也不会。

“听说琼叔叔被皇上任命兖州刺史,听闻那里有出名的药泉,或许可以调理一下,也能散散心。”谢朝华这要求提的有些过分,不过之前出了那样一档子事情,她想李氏应该会答应,何况李氏现在因为谢亭侯的病,自顾不暇。

李氏看了看谢朝华,沉吟半天,淡淡地道:“你府里老的小的都病痛连连的,从今儿起就住到侯府来吧。”

听这意思,李氏是不答应她离京,谢朝华心中虽然着急,想着何元吉出事的信件怕没有几日就要传回京都了,而谢亭侯病重,到了那时,怕李氏都不会有精力照顾到她头上,这可如何是好啊……

谢朝华虽然心中焦急,可也没有办法,只得先应承下来,再谋其他。

第七十六章离京(第一卷终)

谢朝华就在亭侯府住下了,谢老夫人也没有对此多说什么,只吩咐了几句,让翠儿小红好生伺候便作罢了。

因临时收拾不出院子来,谢朝华暂时就住在李氏主屋旁一间暖阁里。

这日才刚起来,小红一边服侍着谢朝华梳洗,一边小声在她耳边说:“听说画眉昨儿回了府中,夜里就投了井。”

谢朝华虽然对这个结果可以说并不感意外,可手还是抖了抖,茶水溅出,问:“怎么会?”

小红轻叹口气,“说是怕夜里失足,可……”她顿了顿,“可也有不少人说看见当日就是她端来糕点的。”

“老太太有说什么没有?”

“没听见有什么说法,只吩咐人去她家里报信,还说给一笔安葬费。”

一个丫头没了,对谢家而言本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这个丫头一死,许多秘密也就跟着她的消亡而灰飞烟灭,不留痕迹了。

谢朝华双手浸在铜盆里许久,翠儿进屋来见到,不解,“姑娘这是做什么呢?”

谢朝华道:“洗手啊。”

翠儿笑道:“好好地,一大清早,又没做什么事情,尽顾着洗手干嘛?”

谢朝华淡淡一笑,把手从盆里举起,擦干,反复仔细端详……

又是元宵佳节,满街挂满了七彩灯笼,因去年的一场火灾,故而今年少了烟花点缀的夜空比往年显得暗淡了许多。

十八岁的谢焕已经是一个可以担当事情的青年了,今年元宵,他原本是说好要带谢朝华出来看花灯,可临行之时却是说堂叔谢琼临时有事情要他相帮着处理,故而爽约了。

“焕哥哥言而无信,如何赔偿我啊?”谢朝华笑着仰头对着谢焕道。

谢焕一挑眉,“为兄送妹妹一样东西可好?妹妹说想要什么?”

谢朝华微微一笑,摇头道:“我现下想不出来,焕哥哥且记着,等我想到了自然会向你讨得。”

“好。”谢焕笑着点头。

记忆中,就在这灯火之下,从未想过会再见的少年将军就这样出现,目光放肆而大胆,直直地落在自己身上。人潮汹涌下,谢朝华都可以清晰感觉到那股目光停在身上,犹如蝴蝶流连花朵一般。纵使人山人海,她也无处匿藏……

月色妩媚,在云端露出半边脸,柔柔撒下点点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