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朝华嫡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部分(第1页)

谢朝华依偎在母亲怀里却仿佛闻到了一种味道,山雨欲来的味道。

第二天,谢朝华睁开眼,外面已经大亮了。

她赶紧梳洗好,急匆匆往外公郗道函的屋子走去,还没走到果然见郗道函真打算离开,谢朝华几步走到跟前,喊了声:“外公”后,心里却是有些紧张。

昨夜她已经知道白天藏在书房的是什么人,她也不知道今天自己急忙忙过来寻外公,是想从他嘴里再次确认?还是为了其它。可总之她觉得若不见外公一面,心神不定的。

郗道函看着谢朝华,目光平静慈祥,“朝华,你已经长大了。很多事情应该都明白了,可有些事情这辈子都不该明白的。外公只希望你能开开心心活着。”

谢朝华看着眼前头发花白的外公,咬了咬唇,点点头,道:“朝华明白了。”侧身让郗道函离去。

秘密,不是谁都有命可以知道的。

这个道理她一直都懂。

前世的她就是知道太多的秘密,只是如今看来,她那时觉得自己知道的事情如今看来却是另有隐情。

事情怎么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她当日知道的隐秘,现在发现这背后还不知道藏着多少事情。

谢朝华越想越乱,她决定干脆什么都不想,就如昨晚王良提到的那样,就她自己的记忆,这段时间建水还是十分太平的。

她的好奇不能帮她带来任何好处,她应该趁此时机为将来准备,不管今后局势如何,如果有足够资产,她绝对可以带外公母亲原理是非。

之后,谢朝华如她自己答应过的那样,再也没有提及过那晚的事情。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几天尧应该到了情感曲线的低谷了。

写第一卷的时候,越写尧越觉得压抑,可是那时女主所处的环境,心境都不可能放松起来。

而尧每次写文就好像自演自导,还分饰许多角色,真怕哪一天就突然人格分裂了……

第二十三章因为年轻

谢朝华心中十分清楚,世上很多的事情不是说选择了不提就表示没有发生过,而她,能不能再一切未发生之前,及时让身边的人退出乱世的漩涡呢?

“想什么这么入神?”谢朝华一怔,转头看去,竟然是王良。

此时他一身青布衣,风度翩翩,站在门口,嘴角噙着笑。她没料到王良会如此光明正大地来见自己。

“我在想该如何称呼你,琅?还是王公子?”谢朝华淡淡地说。

王良踱着慢步,“又有什么区别呢?名字不过是一个代号罢了。”他接着道,“我是来道谢的。”

“我并未做了什么值得你道谢的。”

王良笑了,意味深长地说:“至少你现在没有把我赶出去。”

谢朝华想了想,淡淡对王良说道:“其实,你我不过都是郗家的客人,你留在此我无权过问,如果想离开,也随时可以。”

王良没有作声,只是高深莫测地看谢朝华。侧脸上的光影深了些,但没有笑容。

王良走后,谢朝华一直在琢磨她今日来见自己只是为了道谢?她不相信,那是来探自己的态度口风?

之前在避暑山庄遇见,就觉得他非常人,却没想到他竟然会与外祖父过从甚密。前世,她从未见过王良,也从未听见任何关于此人的消息。

可当日他在避暑山庄携带的那枚印章,却是出现在外公的书房之中,毋庸置疑,那太子显得印章是与皇权有关的秘密,而那晚她偷听见的对话也显示王良绝对参与其中。

可是这一切与王良又有什么关系?他的目的又是为何?兖州琅琊王家从来不在朝中占有一席之地,难道他有意以此振兴王家?

谢朝华笑,一将功成万骨枯,到时候有没有留下命来享还是个未知数,值得吗?

不过之后,谢朝华却也再没在府里见过王良,一来这么大的地方若不是有心相见,其实很难见到,二来谢朝华也根本无暇顾及。

自从她得了郗道函的首肯,越发上心起来。

这一日她领着管家又一次站在空地上,这个地方应该是空置了许久,地里有许多破砖烂瓦。

“这地空置了许久,单单收拾一番就要花费不少精力,虽说如今建水地皮看涨,可这样的地方,人家也看不上。”管家叹气道,“除非贱卖怕是出不了手啊。”

谢朝华微微一笑,贱卖?她可不愿意。

不久,这空地的边界上竖起了几根杆柱。当管家抬眼看着这杆柱上挂着的竹筐,心中莫名不已,不知道谢朝华吩咐自己这样做有什么用意,他疑惑地看着边上嘴角含笑的谢朝华,忍不住问:“小姐,这是……”

谢朝华低头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管家脸上又惊又喜,连连点头……

没过多久,坊间就流传开一个消息,不少小孩妇孺甚至是孔武有力的汉子都朝一个地方涌去,据说有个东家在自家空地上竖起栏杆,并扬言有谁将空地之上的破转碎瓦扔进那栏杆的竹筐之内,便可得五十枚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