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朝华嫡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9部分(第1页)

“你不说,我还一时之间忘了,那楚杰说起来还是谭相的外孙啊这谭氏谋逆之事可是刚刚才平息下来,楚楠忻怎么会?”

“正是因为楚杰是谭氏的血脉,楚楠忻才迫不及待立他为太子。”谢朝华叹口气,“楼南与陈国交战在先,后又陷入内乱,国家可说是百废待兴,那谭氏根基在楼南之深,岂是能连根拔除的?而楚楠忻也不想连根拔除,这样必然大伤元气。他立楚杰,就是想让那些平日里与谭氏有往来的大臣安心,表明态度,一切事情到谭相为止,不会再追究。”

谢焕这下终于有些明白了,“你是说当日楚楠忻知道你们意图带承儿走,其实他是故意放你们离去的?”

谢朝华点头,“我也是逃出来之后,才渐渐觉得有些不对。他若是有心不放我们走,别的不说,单单承儿,一国太子,如何能这么容易就让人带出了楼南呢?”

谢焕有些迟疑,“难道这一切都是楚楠忻早就计划好的?”

“虽不十分,却也十有八九了。”谢朝华暗叹,楚楠忻此人太过可怕,这需要怎样的谋算,才能算准每一个人的决定。不过他最后到底是放了承儿一条生路,想来还是顾念了一点父子之情,或许其中还有对妹妹阿容的一丝亏欠。

“所以琅文故意将苏月华母子接到京中,还放出风声,其实就是暗暗向楚楠忻表明,若是让他迎娶公主,这太子承还在人间的消息便会泄露?”

谢朝华点头,“此事世上只有几人知晓,楚楠忻是个聪明人,而韩琅文此举的意图也十分明显。”

“哎呀,这么说琅文这门亲事是铁定成不了了啊”谢焕脸上展露一丝笑容,接着却又有些抱怨,“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日日去那风月之所?”

谢朝华突然觉得有些好笑,谢焕曾经自诩风流,在建水的时候,他出入青楼也十分频繁,要不如此如何会认识弄玉姑娘呢?还一直称道人不风流枉少年,如今看他的样子,竟然对韩琅文此举颇为愤愤,可见人往往对己对他的标准是完全不同的。

“若不如此,怎么给楼南一个退亲的理由呢?”

谢焕恍然,毕竟求亲的是楼南,还是公主,总不能无辜反悔,如此会让人觉得那楼南公主太过草率轻浮,“只是如此,也太便宜韩琅文这小子了”

果然,谢朝华忍不住莞尔。

从太白楼回来的第三天,果然就传来了楼南公主无意嫁给韩琅文的消息。

这其中理由,在世人眼里自然是因为韩琅文不知检点,举止行为放荡的缘故。可楼南使臣还是想了个让双方都极有面子的理由,说得知韩琅文是韩家独子,若是让他当楼南的驸马委实过意不去,而公主自幼长在楼南,皇帝不放心她嫁过去。

楼南此举出尔反尔,若是在平常两国之间的往来上,绝对会掀起波澜。

可这件事情,双方都想速速了解,便十分顺利地就这么过去了。

韩琅文之前欠下银两的青楼也收到了钱,只是不知是谁给还的帐。有人说是韩夫人不想事情闹得太大,故而将帐付清;还有人说是楼南人给付的银子,毕竟要退这门亲事,也要新郎倌同意不是?所以这举动是变相的讨好……

反正不管如何,当初谁也没有想到,两国此番的联姻会如此荒诞的草草收了尾。

而韩琅文,从以前众人争相求嫁的绝佳夫婿人变为无人问津的风流浪子,可自那亲事告吹之后,韩琅文便再也没有出现在青楼之中,或者说他整个人突然消失在人们眼皮子底下,没有人见到他。

而那天,谢朝华在听见楼南退亲的消息后,心中莫名地松了口气,嘴角不觉微微上扬。

卷四 终篇 第七章 会友

楼南使团走了,此次除了之前谈到过关于边境商贸的问题重新进行了磋商,当然有达成协议的,也有没谈拢的,总之倒也不是一事无成,但因此也给天朝提出了许多问题。

鉴于此,皇上说是要广纳良策,无论出身贵贱,只要所献之策被采纳,便能破格录用。而所献之策并无限制,工农兵商皆可。

于是,朝廷便在各大主要城镇关隘建立了接收各式提案的广纳箱,并下旨,若是那个地方的良策被采纳,地方官员酌情嘉奖,如此一来,更加推动了地方官员的积极性,每日各地呈献上来的治国策如雪花一般,据说皇上每日都挑灯夜读到深夜……

不过,如此辛劳总算是有所回报,其中不乏惊世良策,早朝之上,皇上大加赞扬,称其中有些言简意赅,但切中要害,字字珠玑,甚至说比读圣贤书还要获益良多。

这一日白天,谢朝华的院子里来了一位稀客,许久不见的蒋和方。

蒋和方径直走到谢朝华侧前方的一张椅子上坐下,目光平和,看了她一会儿,微笑开口说道:“再见谢姑娘,实属不易。”

话语平静,可谢朝华能感觉到蒋和方说这话出自真心,心中也有些感动,“蒋先生,许久不见了啊。”虽只是一句客套话,语气之中多少透露着几分感慨之意。

蒋和方没有接话,一阵短暂的沉默。

谢朝华端着茶杯,看着蹙眉沉思的蒋和方,缓缓地问:“蒋先生今日大驾光临,是有什么要同我说的吗?请但讲无妨。”

蒋和方抬起头,看着她,慢慢地说:“有一位贵人托王爷转达了相见之意。明日小姐去报国寺上个香吧。”

谢朝华先是微微一愣,转而立刻想明白了是谁,只是他为何突然要见看书呢?而且听这话的意思,像是私底下见个面的意思。

“为什么?”她问。

“小姐也猜不出缘由?”蒋和方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