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无底线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部分(第1页)

“就算他不是故意的,但我一定要领他这份情,我一定要找到他儿子。”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毕竟在关键时刻他是站在我们这边的,他曾经是我们的战友。而且他还愿意把钻石给我们。”

于是我们达成一致——找切尔弗的儿子去。要是切尔弗生的是女儿,嘿嘿……

但是线索实在太少了,我们只好根据谷歌地图先找到巴基斯坦边境的村子——斯奎恩特。光路上就花了足足两天的时间。这个村子界于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在克什米尔地区,长期处于战火之中。所以尽管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这个村子仍然连汽车都不通。谁会愿意在这种炮弹横飞的地区投资修路呢?

不过我们居然很顺利地找到了一个认识切尔弗儿子的人——一个老婆子,年纪都快八十岁了。当我用纯正的乌尔都语(巴基斯坦国语)向她询问的时候,她突然兴奋得脸都红了:“你们是谁?你们怎么会来找我儿子的。”

正文 42章 人口贩子

“您知道我要找的是谁吗?”

“当然知道。你是说二十年前有个男人把一个男孩放在我们村子里,然后留下很多钱就走了,是吗?”

“是啊!你知道这个孩子在哪儿吗?”

老妇人突然转喜为悲:“我可怜的德瓦拉,我可怜的好孩子。他……他被人骗到一个我们找不到的地方去了。”说完,她哽咽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我们没有办法,只好等她哭停了再问。但是过了好久她依然没有从悲伤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前言不搭后语,一字两顿。幸亏这时候来了两个年纪约五十多岁的男子,他们是这个老妇女的侄子,于是总算把事情讲清楚了。

老婆子叫伊斯拉米尔。那天他们看到一个男人留下一个男婴和一些钱。但是由于语言不通,而且显然是被人追杀,所以很快就逃走了。他们这里经常有逃兵,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了。不过他们至少明白那个男人的意思——要他们收留这个男婴。伊斯拉米尔膝下二十多岁的独生子刚刚被边境的流弹击中丧生,正在悲痛yù绝的当口。见到这个男婴就坚持认为是尼尔姆赐给自己的,于是当成亲生的孩子来抚养,并给他取名叫德瓦拉,意思是“尼尔姆的祝福”。斯奎恩特地区信奉达达尼尔教,该教源自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地区。也是一神论,他们的真主名叫“尼尔姆”。

后来村子里流行瘟疫,她就带着孩子四处流浪要饭为生。在外面过了整整十数年后,她才带着孩子回到这个村子来。这孩子学习非常用功,不久就成了村里最有知识的人。而且他从小饱受各种苦难,所以对穷人特别怜惜,经常帮助别人。所以尽管只有二十岁,就已经成了村子里名符其实的领头人了。由于在外面漂泊了十数年,反倒让他长了许多见识,大家都愿意听他的话。村里大事小情的都愿意找他出主意。

但是就在今年开net的时候,他们村子遇到了一件伤筋动骨的大灾难。村子里来了两个人口贩子。当时他们说是从美国来的,专门为美国的什么大公司招募工人。还说每年的薪水高得吓人,一年能挣一千美元。象斯奎恩特这样的村子,靠种点庄稼为生,有时也偷偷地帮毒品贩子种点罂粟,一年的人均收入估计不过两百美元。所以一听到一千美元的年收入,大家立刻炸开了锅。附近几个村子也得到了消息,都来找那两个美国人。

于是没几天功夫,两个美国人就已经招募到四十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当时两个贩子为了笼络人心,还给每个小伙子了一百美元安家费。几个村子的人立刻就象吃了**药一样,唱啊跳啊,欢送这些年轻人去外面财。等他们走了两天,大家才觉得有点不对劲。因为谁也没有见过这两个贩子的身份证明。于是大家就根据他们留下的联络方法去城里打电话,结果根本就打不通,他们留下的联系电话都是假的。

大家集体到城里去报案。但是这里成天兵荒马乱的,那些jǐng察一天到晚就想着收保护费,哪有功夫来管这事。jǐng察只是告诉他们,这两个贩子很可能是外国的人口贩子。至于他们到底是不是美国人只有天晓得。就算知道他们是美国人,又能怎么样。美国三亿人呢,到哪儿去找他们。再说找美国人的麻烦肯定会给自己惹来更多的麻烦,美国人不找你的麻烦那就算上上大吉了。

于是村民们上诉无门,根本没人愿意为他们作主。在这种地区,老百姓的生死完全是听天由命的。

听完这些我可就瞎了。这下怎么办,眼看着帮切尔弗找儿子的事进行得如此顺利,没想到线索突然完全中断了。我开始羡慕那些穿越故事的主人公来,至少也得给我个时光倒流的本事吧,那样一切不是都好办了吗?

还是萨琳娜细心,她温柔地用英语询问几位老人(巴基斯坦的官方用语是英语,所以老人们能听懂一些):“那他们住在这里应该有几天吧,有没有留下什么物件啊?”

一个老头回答道:“唉,我们后来才现,原来他们早有预谋,所以吃的用的东西都是自带的。走的时候全都带走了,连个包装袋都没留下。要说有也只有一张名单。”

“名单?什么名单?”

老头道:“我刚说了,他们走之前给每个人一百块安家费的,所以他们开了一张名单,然后把钱和名单都给了德瓦拉。当时这些钱都是由德瓦拉的。我儿子在名单的最后一个,等钱完,名单就留在了我这儿。我老婆平时也捡点废品卖点钱的,就把这张纸扔在了废品堆里。后来,我们因为要去报案就想到了这张名单,连忙从废品堆里把名单找了出来。”

另一个老头也凑上来:“唉,有什么用哦,那些jǐng察连名字都懒得登记,还能指望他们什么哟?”

我急切地问道:“那张名单还在吗?”

“在”,伊斯拉米尔立刻回答道:“那张纸上面有每个被骗走的孩子的手印,我每天都要拿出来看看,我可怜的孩子,我可怜的德瓦拉!”说着她声泪俱下。

一个老头附和道:“是啊,我们这里时常打仗,村子里原本就没多少人了。特别是年轻人都走了多一半了。这下可好,一下子几个村子的男孩子又走了四十多个。没了他们,我们连地都没人种了,我看我们过不了两年也都要饿死了。要是这些孩子找不回来,我们这几个村子都成了死村了。”

“那张名单能给我们看看吗?”萨琳娜动情地说:“其实我们是受一个老人的委托来找寻他的儿子的。那个老人就是二十年前把孩子留在这里的那个男人。他在临终前让我们无论如何要帮他找到他的儿子。我们答应了他,还答应他要让这个男孩幸福地生活下去。所以我们现在也想找到他。”

我也附和道:“对,我们就是来找你的德瓦拉的。我们会尽力而为的,相信我们!”

伊斯拉米尔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她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好一会儿她托着一个红布包走了出来。她抖抖豁豁地把布片一层层打开,最里面是一张被折得方方正正的a4纸大小的纸。她连布带纸托到了我们面前。;

正文 43章 直航南美

我小心翼翼地打了开来,上面果然是四十多个人的名单,是用英语写的。每个名字后面都有一百美元的字样,再后面是每个人敲的手指印。

伊斯拉米尔说道:“那份名单就是那两个美国人写的。这是他们留下的唯一的证物。”

我和萨琳娜细细地看了起来。萨琳娜对着阳光照了照:“咦,这张纸上面有印花,是一排英文,是——”

我也现整张纸上都有淡淡的印花,看来是某家机构或者公司内部专用的纸。我仔细辨别后慢慢读了出来:“圣——菲尔德——矿业!”

“圣菲尔德矿业!”我们两个同时大声重复道:“圣菲尔德矿业!”

“我们有线索了,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