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金玉满唐(大唐女法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部分(第1页)

?br>

这些都是巧合,被冉颜这么刻意地一说,晚绿竟然真觉得是上天安排,激动地道:“老天爷也是帮着娘子的!是不是就不必忧心会嫁给秦四郎了?”

“老天不会偏帮着任何人,继室欺我,所以天怜我,哪里能事事都靠着天?秦四郎之事还未成定局,先打听清楚再说。”冉颜心里也是没底,初来乍到大唐,忽然遇上这等事,她一时也不知从何处下手,顿了顿,又道:“我们先逛一逛,打听打听此事,回去再与邢娘一起商量。”

两人到了主街,已经快至午时,便寻了一个酒肆,打算用完午饭后买些必要用的东西之后便返回。

酒肆的名字挺有诗意,叫“雅兰舍”,阔三间,高两层,白墙黛瓦,挑檐斗拱,一扇扇镂花乌木门上刻的是整一幅的幽兰图,倒是与酒肆名字呼应。

二楼的窗外酒旗招展,“雅兰舍”三个字苍劲有力,颇有大王(王羲之)遗韵,令这一处酒肆越发地富有雅致。传说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因此上下效之,想来民间也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人们都更偏爱王羲之的字。

步入酒肆,立刻便有小二迎了上来,“二位娘子,这边请。”

小二是极有眼色的,粗略地打量一下冉颜和晚绿的打扮,猜测她们大约不会要雅间,便领着两人往一楼靠窗的桌子走去,“此处恰好又被楼梯挡住,从外面进来看不见此处的几张几,清静的很。”

“娘子,不如去坐雅间吧。”晚绿有些心疼冉颜,本来是贵女的身份,何须如此抛头露面。

转到里面,果然只有三张几,已经有两张坐了人,均是学子样的打扮,冉颜觉得很满意,无需浪费钱去坐雅间,便道:“此处挺好,便坐这里吧。”

也不等晚绿再说话,径自在席上跽坐,晚绿也只好跟着跪坐下来。

“二位娘子,菜品都在墙上写着,您看看要点些什么?”小二招呼道。

冉颜隔着皂纱,看见墙上挂着一个个小竹牌,上面写满了各种酒、浆、菜名,便先点了两盏乌梅浆,又让晚绿指了几个菜。

小二刚刚退下不久,便听见二楼有一阵阵的娇笑声传来,时不时的还和着几声琴音,引得旁边几名文士伸头去看。

“是雅兰会,城中有才有色的小娘子八成都在楼上了,若是能得一位青睐,啧啧……”一名白袍文士仰头饮尽一杯酒,啧道:“那才是不枉此生啊。”

第18章 冤家路窄

“我倒是有幸参加过一回雅兰会,齐家的六娘真真是一个娇艳。”另外一名文士摇着折扇感叹。

白衣文士收回眼神,询问道:“是苏州第一美人的齐六娘?”

第一美人几个字一出,几名文士立刻凑到一起去了,言辞间无非是对其容貌的赞美,还有两人作了诗,一众人叫好,便寻了小二取了纸笔,打算写下来送到楼上正在举办的雅兰会上,说不定便会有幸被邀请过去呢!

冉颜对诗词的欣赏水平实在有限,目前还记着的唐诗宋词加起来统共不超过二十首,其中还包括“锄禾日当午”之类。所以相对于这等文艺的气氛,冉颜对面前的乌梅饮更加感兴趣。

春有扶芳饮、桂饮、桃花饮,夏有酪饮、乌梅饮,隋唐时期的饮料注重色、香、味,并且按照时节饮用不同的品种,还纯天然绿色无污染。

长安一带的人更偏好酪浆,但南方人多半不喜酪浆的怪味,相对来说更钟爱乌梅饮之类的饮品。

冉颜抿了一小口,酸酸甜甜的乌梅浆入口,口舌生津,这乌梅浆也不知用什么方法制作保存,竟有些凉丝丝的感觉,夏季饮用最合适不过。

菜品陆陆续续上齐,江浙一带的菜都清淡寡味,咸中带着一丝甜味,冉颜并不喜欢,再加之夏季胃口不佳,冉颜只吃了很少。

许是雅兰舍多是文人聚集,所以即便是楼下大堂里也没有喧哗声,至多只是谈论时事,吟风颂雅。

“方才那首《美人序》是哪位大作?娘子们有请。”一个清亮的声音在楼梯上响起。

堂中忽然止住了声音,所有人都看向站在楼梯边上的女子,一袭淡绿色齐胸流花襦裙,挽着双丫髻,约莫十五六岁,长着一副好样貌。虽是一副侍婢的打扮,却气度非凡,一看便知是出自名门。众人面面相觑,被雅兰会相请,好大的面子!

“是在下拙作。”坐在冉颜隔壁的白衣文士起身拱手,面上带着淡淡笑容,风度翩翩,一副才子风采,全然无方才赞叹美人时那垂涎的形容。

侍婢面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冲他微微颔首,“郎君请随奴婢来。”

冉颜眉梢微微一挑,她不懂诗词,但常说文如其人,看白衣文士这一副模样,也能想像他作出的诗恐怕不是花团锦簇的吹捧,就是千方百计的拍马,就这样的等级还能被雅兰会的贵女们看上,可见这些贵女的欣赏水平……

唐朝是个诗坛盛放的时代,许是贞观年间诗才刚刚开始兴起的缘故?冉颜暗想。

“文景兄真真是好运气!”与白衣文士同席的人叹道。

众人一片唏嘘,或是尖酸或是羡慕。

冉颜也吃得差不多了,便唤来小二结账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