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金玉满唐(大唐女法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部分(第1页)

“请。”余博昊继续引领冉颜往府衙后面走,到了一个清静的偏院,进了院内才道:“冉娘子稍候,刺史一会儿便到。”

冉颜心中疑惑,刘刺史这么神神秘秘地把她单独请到这里来,是为了什么?该问的都已经问过了,自己虽然在他面前表现出一些探案的才能,但那不过是最普通的分析而已,但凡心思稍微缜密一些,也都不难想到,她不觉得刘刺史会找自己探讨案情。

余博昊一直在暗暗观察冉颜的神色,见她一直垂眸盯着脚尖,表情比方才更加沉静冷然,四周点着几盏灯笼,灯火摇曳,忽明忽暗地落在她脸上,美是极美,也颇有几分死气沉沉的意味。

余博昊掌管刑狱,常常与仵作打交道,也经常要亲自在现场看仵作验尸,那些仵作在面对尸体时大约都是冉颜现在这种表情,严肃、冷然。而封三旬那种仵作老人,手上验过许多尸体,也才隐隐形成这种“死人脸”。

余博昊怀疑冉颜从前做过仵作的行当,而且经验丰富,但这又说不通,眼前的少女明明才十五六岁,而且是冉氏的嫡女……

正想着,刘品让疾步走了进来,看见冉颜,老脸绽开一抹笑,“十七娘啊!快跟我进来。”

刘品让也省去了寒暄,急忙进了一间屋内。

余博昊也请冉颜进去,他很好奇,刘刺史找这样一个小娘子,真的能成事吗?不会看见尸体就吓得腿软了吧!他面上没有丝毫表露,心里却持怀疑态度。

冉颜进了屋内,便感觉到一股冷风袭面,仔细一看,屋内四角摆放了许多冰盆,而正中央放了一块木板,板子上用一块素布罩住,中央隆起一个人形,明显是一具尸体。

略略估算,那尸体身长八尺,体格魁梧。冉颜忽然想起了上次深夜验的那具尸体——杨判司。刘刺史似乎对杨判司的死因十分在意,仿佛县丞之子身亡、世家死了侍婢、贵女成为疑犯,一切都没有杨判司之死来的重要。

“东西都给你准备好了。”刘刺史亲自从墙角拎过来一只小巧的木箱,打开之后,从中取出一副手套,一个口罩,还有皂角、苍术、各种大小的刀具,“这是我上次看见你箱子里的东西,命人特地打造的,快来帮老夫验一验这具尸体。”

冉颜眉梢一抖,“解剖?”

“对。”刘品让把手套塞进冉颜手中,脸上的笑容微微敛了敛,道:“我还你的人情可还满意?你和秦四郎的婚事很快就有了着落……”

刘品让的潜台词是:帮我忙是不会吃亏的!

不提这一茬还好,提起这个,冉颜脸色一黑,麻利地把手套和口罩戴上,声音平平地道:“多谢刘刺史,您这个人情还得大了,这一回解剖算是奉赠的,十七无所求。”

冉颜还真是不敢再让刘品让再回报点什么了,到时候还不知能惹出多少她兜不住的事,但也不能不帮,万一这老头记恨,更是不得了!所以干脆二话不说的验尸。

刘品让干咳了两声,心里觉得占了点便宜,便没有计较冉颜的态度。其实若不是要掩人耳目,他也无需煞费苦心弄出这个迷魂阵,直接找封三旬解剖便是,他一来见识过冉颜的技术,二来冉颜的身份不会让人注意。

第44章 大唐首次解剖

冉颜揭开素布,看见杨判司的尸体,不由微微叹息一声,前日看上去还能辨出几分英姿的人,今天已经肿胀不堪,面目全非。

夏季炎热,尤其是江南气候又湿润,尸体能够保存成这样,已经是花了很大的功夫。

冉颜取出皂角和苍术点燃,用酽醋淋在尸体之上,却并没有立刻开始解剖,而是静候片刻。

余博昊惊异地看着冉颜专注的神情,仿佛放在她面前的不是一具可怖的尸体,而是什么吸引人的物品。这世间能有几个娘子被尸体吸引?余博昊目光转向杨判司的尸体,胃中一阵剧烈翻腾,险些吐出来,从这一堆腐肉上,完完全全想象不到这曾经是一个威严又英姿飒爽的汉子。

冉颜听见余博昊作呕的声音,抬头道:“余判司确定要继续看下去?”

余博昊眉头一皱,哪里肯被一个小娘子小看了去,立刻肃容道:“自然。”转而又问,“怎么还不开始?”

“不是已经开始了吗?”冉颜整理好手套,开始翻看尸体颈部,“尸体不同时间表现出的伤痕是不同的,也许一开始不曾暴露的伤口,经过尸变就会显现,就比如这个淤痕。”

余博昊和刘品让忍着胃中不适,朝冉颜所指的地方看过去,果然,有一个淡淡的痕迹,若是不仔细观察,定然会混作尸斑。

冉颜取出一把小型解剖刀,这把刀刃短刀柄长,柄足够成年人握住还有余,而刀头只有两寸,打造的薄而锋利,比她找人做的那些好上数倍,心中不由佩服刘品让那双不大却贼亮的眼,那天也并没有发现他特别观察,居然就能够命人做出一套解剖刀!

冉颜摒除杂念,一刀切开了颈部的皮肤,露出皮肤下面的组织,剖开的颈部皮下组织并没有发现出血的现象。

一般如果死者被人扼死,即使颈部不会留下瘀痕,那么颈部皮下的肌肉也会诚实地反映出来,就是灶状的出血现象。

冉颜握着解剖刀一步一步地向颈部的浅肌群深入到颈部的深肌群纵深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