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人来人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部分(第1页)

滂『凸似M芃进来,从床边的椅子上站起来对他们微微点头。

“陈嫂您先出去一下可以吗?”宋其琛说。

“没问题,宋先生。”说完,陈嫂就走出病房,还很贴心的把病房门带上。

顾芃芃走近病床,宁娴双眼紧闭,面容瘦削,肤色苍白,靠着呼吸机来维持着生命的体征。

轻轻的叹息,顾芃芃面有忧色的看向宋其琛,问:“医生有说过还有清醒的可能吗?”

宋其琛摇头,在床边坐下来,双手轻轻握住宁娴瘦骨嶙峋的手,“被宣布为脑死亡的病人只有一步步真正的走向死亡。”

看着他目光温柔的凝视着他的母亲,顾芃芃觉得这一刻说再多安慰的话都是徒劳,唯有静静的陪伴。病床上的妇人,五官精致,年轻的时候一定也是名动一方的美人吧,可是最终最遭受这样的厄运。她想象着妇人睁开眉目光彩照人的面庞,记忆里也有这么一张脸,唇角带笑语调柔婉对她说话。

7岁的顾芃芃已经在英国顶尖预备小学之一的阿斯顿预备小学就读。不过堪堪入学一月就因为周末在马场骑马不小心掉下马背导致腿部骨折,在家休息了一个月最终还是拄着拐杖重返学校。

虽然与新同学阔别一月之久,但是小时候的顾芃芃性格外向又爱笑,所以与同学们的相处很游刃有余,怡然自得。

很快,善于发现的顾芃芃就在班上发现一个与他们格格不入的人。上课的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他从来不参与;学校安排的橄榄球,击剑,游泳这些活动他也避得远远的;老师为了让他融入到同学里面,常常会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也是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顾芃芃默默的观察了他一段时间,盯着他因为低着头只有黑黢黢的头发以示众人的头顶默默的想,真是奇怪的小孩子啊,不过他看起来像跟她一样是有着古老东方血统的人呢。

在一次上园艺课的时候,班上的小朋友们都在各忙各的,要不就是在栽种新的植物,要不就是在给盆栽修剪枝叶。顾芃芃拿着小铲子给抠抠挖挖给泥土松了松土,然后挖出一个小坑,想找另一个小朋友帮忙一起种植物幼苗,她左右看了一下,发现那个她注意良久的叫宁晏的小男孩独自坐在小屋门前的石阶上,在玩泥巴。

她好不犹豫的跑过去,用中文问他,“可以帮我一个忙吗?”

宁晏抬起头,眸子里闪烁着奇异的光芒,这还是他来这里以来除了回家妈妈跟他说中文以外的另一个人对他说同样的语言,他突然有些紧张,以至于开口结结巴巴的,“你。。。你会说。。。会说国语啊?”

顾芃芃得意的点头,“当然,我妈妈教我的。”

在以后的岁月中想起这一幕应该是有他乡遇故知的感动吧,他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太好了,总算有人可以说话了。”

顾芃芃笑眯眯的想,原来之前他不合群是因为不会讲英文啊。

开朗热心如宁晏,当然很乐意帮顾芃芃的忙。

两个人挨着蹲在地上,宁晏的小手扶着幼苗,顾芃芃扶着往泥坑里填土。顾芃芃不停地铲土,嘴巴也一直说个不停,“放心啦,以后在学校你不懂的地方,我可以帮你呀。”

“真的呀?”宁晏一笑就露出缺牙,“可是我什么单词都不会说,你也可以帮我吗?”

“没问题,”顾芃芃信誓旦旦的许诺,“我可是‘言出必行’的人哦。”

“嘿嘿嘿。”宁晏太过于高兴连笑容都变得傻乎乎的。

西落的残阳,将天空晕染成橘黄色,余晖照映下,两个初初相识的小孩的身影也被拉长。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一章

顾芃芃说到做到,很快就与宁晏成了形影不离的小伙伴。课上小组讨论带着他,学校集体活动邀请他参加,放学之后的俱乐部活动也在顾芃芃的强烈要求下,宁晏不得不报名加入。小孩子学习能力本来就强,加上宁晏因为有了同伴心里有安全感又在顾芃芃的带领下积极融入到同学当中去,英语口语水平简直是一日千里,不过偶尔也还是有词汇是用不当的时候。像有一次,宁晏弄脏了手,问顾芃芃借纸巾,他形容纸巾的时候用了“napkin”而不是“serviette”,顾芃芃马上就纠正他说,“你说的不对,纸巾啊,餐巾啊应该是‘serviette’,而不是‘napkin’。”

宁晏揪揪袖子,很不解的说:“可是我家的保姆就是这样说的,而且我妈妈也是。”

他这么一说,顾芃芃也糊涂了,“但是我知道的所有人都是说的‘serviette’啊。”

两个小朋友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顾芃芃心大,不一会儿就把这事儿忘了,但是宁晏记得清清楚楚啊,晚上回到家,他就问妈妈,“妈妈,芃芃说,表示纸巾的单词应该是‘serviette’,可是为什么啊?明明你们都是用的‘napkin’。”

宁晏他妈妈毕竟是大人,略加思考就想通了其中的弯弯绕绕。能到阿斯顿小学上学的孩子家里非富即贵,这必然是英国上流社会和中下层社会的区别。她看着宁晏的眼睛,“晏晏,芃芃说的是对的,以后她再有纠正你的地方你都要记住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