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附庸风雅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部分(第1页)

下午继续枯燥的赶路。

陆家的马车十分先进,比沈欢跟随青染衣去长安时坐的马车舒适多了。但是,再好的马车也会颠簸,第一天还不觉得,今天就开始有些不适了。怪不得陆璟时而骑马,时而坐马车,一直坐马车实在是折磨,不过,在沈欢看来,骑马也好不到哪儿去。

傍晚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不一会儿,车队的速度慢了下来。

沈欢好奇,便掀起车窗帘往外看。一个人骑着马跟着陆璟的马车慢慢前进,那人低头,似乎在和车内的陆璟说话。

“那是在前面打点的许安,这时候过来,想必有要事。”钟秀跟着沈欢向外望了一眼,许安是许嬷嬷的儿子。

沈欢点点头,就开始闭目养神,出了事儿也轮不到她操心,想太多干什么。

一会儿,车队又开始加速前进,直到天黑时,才停下来。

沈欢坐在车上,听着外面十分喧嚣的的声音:"好热闹啊,怎么回事?"

“姑娘,我下去看看吧。”钟秀道。

沈欢点点头:“你小心点儿。”

一会儿,钟秀回来了,只是没上车,在车窗处说:“姑娘,这前后百里只有这里有驿站和客栈,只是前两天,一场大火,被烧了干净,许多人只能露宿。为了安全考虑,大家便聚集在了一起。”

“那我们晚上也要露宿了。”

钟秀轻笑:“姑娘不必担心,咱们事先准备好了帐蓬被褥,一切东西一应俱全,现在正搭帐篷呢,一会儿就好。”

沈欢下车时,看到周围大大小小几十个火堆,众人围坐在一起,十分热闹。

跟着钟秀走了一会儿,便看到一个白色四角方形帐蓬。帐蓬由白色羊皮所制,上面绘有精美的纹饰,大约十平米。

走进去,地上铺着整块儿的红色毡毯。进门是一张方桌以及四个小杌子,桌子上摆着一套素青瓷茶具,角落里有两个铜炉,上面正烧着水。往里走,是一架落地红木花鸟屏风,屏风里面有张一黑漆螺钿榻,榻里面还有同套的衣架,盆架,以及马桶。整个帐蓬里,还有四座青铜朱雀灯座,正吐着明亮的烛苗。

沈欢暗自瞠目,好大的手笔。

钟灵端来了水,服侍沈欢洗漱,钟秀提来了晚膳,一一摆在方桌上。

由于马车的颠簸,沈欢没有胃口,只喝了半碗梗米粥,就到榻上躺下休息了。

只是,刚躺下,外面的喧闹声就更大了,一时间,起哄声鼓掌声,还有乐声,纷纷传来。沈欢心中痒痒,想要起身去看,又觉不妥,便强自忍着。过了一会儿,掌声十分有节奏的传来,沈欢一点儿睡意都没有了,再也忍不住了。

“钟秀,钟秀,外面发生了什么,这么热闹。”

钟秀看着沈欢意图明显的表情,笑道:“外面有两个行商带了舞姬,本要叫她们跳舞给大家助兴。只是不知道谁在起哄,竟变成斗舞了。”

“斗舞!听着挺有意思,你看了吗?好看吗?”

“姑娘想知道,何不亲自看一眼。”

“我能去看吗?”沈欢既惊讶有兴奋。

钟秀心中微叹:竟这么小心。随即笑道:“这有何不可,只是,姑娘只能在远处看,不能靠近。”

得到肯定地回答,沈欢再也忍不住了,抱着钟秀欢呼了一下,由着钟灵钟秀服侍她收拾好,便兴冲冲的出去了。

此时,外面火光漫天,香气弥漫,人声鼎沸。沈欢所在的地方,地势较高,目光越过围成月牙形的众人,就看见,那些人中间有一个大火堆,一位彩衣女子在火堆前,踏着鼓点,回旋飞舞。虽然看不清脸,但是那舞姬身姿曼妙,舞步翩翩,流转间风情无限。伴随着周围众人的喝彩掌声,气氛热烈之极,沈欢一下子就被这种氛围感染。

要是有二胡一把,一定要为那舞姬伴奏。沈欢感慨:学了这么多年二胡,还是第一次想为他人伴奏,没想到是在这种场景下。

这时,陆璟的小厮宣白抱着一个黑瓷小瓮朝这边走来。

“姑娘怎么不早些休息,明天一早就要赶路了。”

沈欢对这个爽朗清秀的男孩儿,颇有好感。便指着下面的众人笑道:“他们太吵,我出来凑凑热闹。你呢,这是在干什么?”

宣白举举怀中的小瓮:“大公子要烹茶,命我去把玉泉水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