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附庸风雅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部分(第1页)

政事堂的丞相们支持侍郎周鹏的分流方案,但是秦申说那个方案隐患极大,极力反对,硬是借皇上出巡时冲闯龙驾,求皇上更改方案。”

沈欢听得有趣,很是狗腿的为宋祁熙倒茶、

“但是当时周鹏的方案已经开始实施了,已经不可能更改了,秦申没办法,只能协助治河,减少风险。

谁知那年夏日里一场百年难遇暴雨侵袭黄河,周鹏修建的分流的二股河堤坝很快就崩塌了,洪水倾泻淹没了下游万亩良田,于是秦申临危受命,重新治河……”

沈欢听着十分感慨,黄河之所以常常决口,是由于过多的泥沙沉淀在河身之中,致使河水愈来愈前,河床愈来愈高导致。

若让黄河下游分作北流、东流两股,则两股河水的流速必然都比较缓慢,泥沙沉淀必然就越多,抗洪能力就越弱,灾祸由此生焉,这是现代高中生都懂得,没想到能人辈出的古代竟然在这上边犯晕。

其实,沈欢不知道的是由于黄河周围良田肥沃,许多世家贵族在此置田。

黄河历史上的天然河道在北,最宽最深也最适宜河水以较快的河速入海,减少泥沙的淤积。几经改道后往东流,东道浅显,经常泛滥改道。

若按照秦申的疏浚北流方案,则会占用许多已变为良田的土地,触犯了世家贵族的利益,所以朝廷才会选择看起来最保险,短时间见效的二股河方案,没想到一场大雨就让二股河方案提前破灭,最后朝廷毅然选择看起来代价最大的秦申的方案,看来还是比较风骨的。

当然,秦申的天才之处不仅仅在于治河,还在于发明各种工具,现在大夏朝使用的农具都是秦申改造过的,最重要的是武器,不过宋祁熙没有具体说,而且据说秦申在冶金种植等领域也很有贡献。

“秦大人既然这么厉害,为什么最后还会被处死。”沈欢忍不住还是问了出来。

她的话一出,车厢就沉静可下来,陆璟睁开眼,如泼墨的眸子淡淡扫了下沈欢,不紧不慢道:“他督造的军器出了问题。”

军器出了问题?事情未必这么简单吧,可是沈欢没有问下去的**了,这种事情她毕竟掺合不来。

不知不觉,马车渐渐停下来。

“公子,我们到了。”宣白在车外说道。

宋祁熙首先下车,沈欢跟着他,宋祁熙很有绅士风度的扶她下车,最后是陆璟。

沈欢下车后抬头看,黑压压一片人向他们行礼,一位四十多的中年男子走上前:“公子,都已经收拾妥当了。”

沈欢想,这应该就是席总管了。

陆璟不喜欢下人话太多,对席总管还算满意,态度温和:“辛苦了。”

席总管受宠若惊,但表现沉稳,而其他人,都已经沉浸在两位公子的美貌中了,所有人都愣愣的,好在两人已经习惯,丝毫不在意,径直走进去。

这是沈欢第一次来到汐沙别院的正门,也是第一次从这里经过,不免有些好奇,想要好好看看这别院内部是什么样子。谁知,沈欢刚走两步,涟漪便走过来。

“姑娘,咱们从这边过。”

不跟他们同路,沈欢求之不得,欢快的跟在涟漪后面。

一路水榭雕楼,窗棂雕花,屋脊走兽,处处精致不凡,所有的建筑都精雕细琢,掩映在佳木秀阴之中,青山玉泉,千岩竞秀,奇石争景让沈欢看的应接不暇。

傍晚的夕阳为天地渲染出瑰丽的色彩,让沈欢误以为行走在天宫神苑中。

妈蛋,没想到古人的顶级私家园林别院能修成这个样子,足足甩了后世的拙政园几条大街。只可惜时间太短,沈欢不能细细品味,不知不觉就从一条幽径走到了汀芷院。

这么美的地方偏偏要封锁起来,实在是可惜啊。

不过很快沈欢就不心疼可惜了,玩了一整天,中午只吃了一点儿斋饭,现在已经是饥肠辘辘了。沈欢很快泡了个热水澡,享受了一餐美食,十分满足的躺在罗汉床上。

想到明天还要上课,沈欢看了会儿书就睡了。

第二天上午下课后,赵玥就过来了,正好和沈欢一起吃饭。

“听说你们昨天遇到范崇了。”

沈欢点点头:“对啊,还真是个混蛋,一点儿都不懂得尊重人。他家人也太娇惯他了,这么快就放他回来。”

赵玥表示无奈:“没办法,谁让他祖父六十大寿,这唯一的孙子自然要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