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超级搜索引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部分(第1页)

乔正国是江城国棉一厂的副总工程师,如果搁在八十年代,这个身份也算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但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国家大力展私营经济,再加上出口受限,纺织业就渐渐日薄西山了。

拿江城市的六间国棉厂来说,在998年,国棉三、四、五、六厂早就停厂,总共万余名职工只能领取百分之三十的工资做为生活费。现在只剩下国棉一厂和国棉二厂还能够勉强开工,但大多数时间也只是开开停停。

江城国棉一厂是六间国棉厂规模最大的一间,全厂职工近两万人,是其余几个国棉厂的总和。但正因为国棉一厂规模庞大,一旦停产之后,近两万名职工将成为江城市财政的巨大负担。

国企改制,一直是华夏经济改革让人觉得头痛的问题,诸多的历史遗留问题让改革者千头万绪,不知从何抓起。就拿国棉一厂来说,一但真的停产,近两万名职工就要靠政府拨款来养活,即使只百分之三十的生活费,累积起来也会是一个天数字。

现在的江城国棉一厂年年亏损,仅靠企业自身的造血机能,肯定无法长期坚持。因此近一段时间,关于工厂改制,全体职工下岗的谣言,传的到处都是。

在乔凯的记忆,江城国棉一厂确实是98年开始改制,父母也是在这一年双双下岗。但十三年前的乔凯,主要的心思都放在高考上,对于国棉一厂改制的具体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到现在也只记得一些模模糊糊的大概。

印象,国棉一厂的全体职工确实是全部买断下岗,然后就有外资收购了破产的一棉、三棉、六棉,并在999年成立了江城一棉集团。而一棉集团在十余年后,已经成为江城市最大的棉纺集团,年利税过亿元,撑起了江北这个棉纺大省的半边天。

至于二棉、四棉、五棉,则是在房地产热兴起之后,政府出售了原来的厂房用地,才彻底的解决了那些老棉纺工人的生活问题。

乔凯在后来曾听乔正国说过,当年的国棉一厂虽然年年亏损,但底蕴雄厚,并非不可救药。不然的话,后来的江城一棉集团,也不可能取得事业上的辉煌。

按乔正国的说法,国棉一厂在改制时,有一些掌权者损公肥私,贱买了国有资产,才使得国棉一厂走向了破产。在这一事件,真正蒙受巨大损失的,是全体被买断下岗的职工,包括乔正国与李华梅两口子。

可惜乔凯对当年棉纺厂改制的事情不怎么上心,已经记不清父亲所说的那些具体细节。如果在改制事件,真的存在一些猫腻,那么乔凯有没有办法提醒自己的父亲,让国棉一厂避免破产,从而不被外资收购呢?

如果国棉一厂能够存活下来,那么乔正国与李华梅就不会下岗,自然也不会因为摆地摊而熬坏了身体。

在乔凯看来,这也许是自己重回998年之后,到目前为止自己唯一有可能并有能力改变的历史事件。毕竟乔正国是国棉一厂的副总工程师,算得上挤身于厂里的领导层,如果他在事先就知道改制事件存在着问题,说不定真有办法挽救国棉一厂。

因此,当父母将话题转移到厂里改制时,乔凯立刻竖起了耳朵,看能不能听到什么关键词,从而引自己的记忆,然后提醒父亲,避免国棉一厂走向衰败。

乔正国并不喜欢在吃饭时谈论事情,但国棉一厂是他的心头肉,毕竟是工作了二十余年的地方,怎么舍得轻易割舍?听李华梅提到改制、下岗的事,乔正国不由的叹了口气。

“华梅,你也算是知识份子,怎么能够听风就是雨?现在厂里的效益不好,大家更应该齐心合力共渡难关。工人们没工开,难免心慌意乱,有些流言蜚语也不奇怪,但你可是一位人民教师,怎么能够也凑到里面添乱呢?”

李华梅横了丈夫一眼,道:“人民教师怎么了?要是厂子真的垮了,子弟学校还能没事?真要是有什么事,咱们这个家就不过了?凯凯今年高考,真要是考上了,家里能不做一点准备?”

乔正国看了看乔凯,道:“我对凯凯有信心!只要他考上了,家里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上大学。再说了,厂里现在的情况虽然不太好,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转机,只要有一笔启动资金,更换一批先进的设备,就能够恢复生产,救活整个工厂!”

李华梅叹了口气,道:“你就是个书呆子,事情那有这么简单的?启动资金的事情我也听说了,据说要三千万!以厂里现在的情况,到什么地方变三千万出来?”

乔正国道:“厂里这不是正在想办法吗?再说了,政府也不能完全不管吧?年前雷厂长也向我提过,他正在想办法联系外资。如果真的能够引来外资,哪怕变成合资厂,工厂也算是有救了。”

乔凯听到这里,心不免一动,因为他记得父亲当年谈到国棉一厂改制时,曾提过雷厂长这个人,此人应该是这次改制事件的关键人物,如果暗真有什么猫腻的话,就要从这个雷厂长的身上着手了。

**********************************************************

Ps:兄弟姐妹们,新书期间期待你们的点击、推荐、收藏支持!特别是推荐票,走过路过都不要忘了投上一票啊:)

俺在这里拜谢了!

………【第四章 雷氏父子】………

乔凯记得雷厂长的全名叫做雷大炮,是八十年代期从军队里复员下来的干部,然后逐步升到国棉一厂厂长的位置,至今也有五、六年了。

雷大炮担任厂长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国棉一厂从辉煌走向衰败的时候,虽然这其有着整个大环境的原因,但雷大炮能够将一个产值过亿万的大厂,带到如今奄奄一息的地步,已经能够从侧面说明的他的经营水平实在是有限。

不过雷大炮这个人很会来事,生性也十分圆滑,在厂里的口碑还不错。而且,据小道消息称,雷大炮的一位战友在当时是市里的大领导,这自然使得雷大炮在厂长的位置上坐得稳当无比。

乔凯小时候见过几次雷大炮,只记得他应该是一个很壮实的年人,但具体模样却有些记不清了。不过雷大炮的儿子雷天,却算得上是乔凯的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