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民国第一军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部分(第1页)

在虚假繁荣破灭后来收割建设果实。

只有疯狂建设,才能最快的形成庞大的战争潜能。

而要收回关税、建立统一税收制度、取得全国印钞权,都必须从中央入手。

在扑灭了国民党叛乱之后,中央的总统大选也在5月下旬了拉开帷幕。

选举当天袁世凯有些紧张,因为国会选举当中,前两轮袁世凯一直未能取得23的票数,黎元洪的票数虽然落后于他,但谁知道后面会不会出幺蛾子。

最后只能进行众议员表决,在众议员表决当中,袁世凯终于获得了绝大多数的票数支持,成功担任中华民国第一届大总统。

宋教仁则出任第一届内阁大总理。

袁世凯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尊孔,孔子第xx代传人又受到了礼遇,对此江渝专门给袁世凯打了电话。

尊孔江渝不反对,这有助于改善社会风气,但是满清阉割下的儒家糟粕却是不能继续延续下去的。

尊孔只是一个口号,但在具体的教育体系施行当中,加入一些儒家精华的东西就可以了。

当前江渝在华东地区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除了有加入儒家的,还有道家、阴阳家、墨家、法家等学派的精华部分。

尊孔的意义只在于让民风加淳朴,说白了就是素质教育。

同时袁世凯的目的也在于抵御西学的猛烈进攻。

在电话商谈中,江渝委婉的警告袁世凯,事情不要做得太过,适可而止就行,建立素质教育体系才是正道。

于是袁世凯计划中的祭孔活动戛然而止,转而跑去祭奠炎黄了。

中央立法活动也在众议院风风火火的展开,先袁世凯对孙大炮、黄兴等人下了通缉令,并废除《南京临时约法》。

众议院重新制定了一份正式的《中华民国约法》,约法中正式确定了总统的权力范围,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总统的权力,但在华东派系的制约下,袁世凯的一些目的并未通过众议院审核。

唯一通过的,就是大总统可以无限连任,但袁世凯意图的下任总统由前总统指派的权力几乎被全票否决。

袁世凯此时幡然清醒,江渝已经在参议员控制了很大一部分参议员,在众议员则控制了大部分众议员。

等于是江渝在北京给袁世凯做了个笼子,而他现在已经被关在笼子里了。

要想脱困,就必须武力打破这个笼子,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那些参议员和众议员本身被华东派系控制,他想拉拢非常困难。

傀儡!

这个词汇出现在了袁世凯的脑海中。

不过好在此时的江渝打算温水煮青蛙,袁世凯还是有不少实权的,起码袁世凯的北洋集团的一些利益是可以保障的。

众议院接着又制定了《中华民国刑法》、《中华民国治安法》、《中华民国税收法》,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编订过程。

在《税收法》当中,规定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即拿到工资后便花掉的工人不需要上税。

而有存款和资产的中产阶级、高产阶级需要上税,并且收入越大,税收越高。

工人拿到工资随即花掉,而财团控制了整个国家大部分商业活动,那么这些钱最终是流进财团口袋里的,并不会造成什么损失,同时还能刺激消费,增加工业产能。

为了确保征税能够顺利执行,北洋政府在江渝的操纵下,成立了‘税收警察’,税收警察可以调查任何人的交税情况。

谁不交税,税收警察就可能随时找上门去进行调查,并且不需要什么批文。

可以说这个税收警察的部门权力极大,而这个部门则是由江渝指派的人员掌控的。

这个部门的成立,受到了宋教仁的支持。这个部门的成立也不是什么大事,这能够增加中央的税款,袁世凯也没多大的意见。

而这一年,在江渝的操纵下,北洋政府通过了对‘新农业’的优惠扶持政策。

所谓新农业,就是使用了大规模机耕的农业生产模式,争取这个优惠政策的理由自然是‘机耕生产投入巨大,但却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需要中央政策扶持’。

优惠政策通过后,对江渝财团旗下的农垦公司所征收的农业税大大降低,达到微乎其微的程度。

道理能说得通,宋教仁便站到了江渝一边,这个政策是由他提交给众议院投票,这个新农业扶持政策比较顺利的通过了投票表决。

这为江渝在农业上的扩张奠定了基础,这个新农业扶持政策的享有者并非是全体,只有江渝控制的那些农垦公司才有享有。

同样从这一年起,《民立报》被查封,江渝几乎控制了所有达到一定规模的报社,舆论在他的操纵下,开始大肆呼吁中央学习‘两淮行政总署’之经验和模式。

面对舆论的高呼,以及两淮行政总署做出的各种瞩目的成绩,袁世凯和宋教仁都极为重视。

也开始积极模仿两淮行政总署在华东地区的各种制度、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