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民国第一军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部分(第1页)

对于周子跃来说,海关简直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马上把这根刺给拔了,否则很多手段根本无力施展。

“对,我们的海关还未收回,而且我们还未取得合法印钞权。趁着这次欧洲人忙于战争,我们要做的也就是两件事,第一就是收回海关,第二就是争得印钞权,并且我们不要搞什么金本位了,我们直接搞信誉货币制。只要我们能够实现这两点,中国的崛起已经毫无悬念。”江渝激昂的对他们说道。

海关与印钞权,这将是中国崛起所离不开的东西。

有了海关就可能建立民族贸易壁垒,保护竞争力还不够强大的一些产业,同时能够确保原材料不廉价外流。

更重要的是,海关的税收将越来越高,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印钞权以及信誉货币制就更重要了,有了这个制度,就能够大量印钞并贷款给个人进行消费,从而产生虚假繁荣的飞展。

虚假繁荣过后,将建设起大量新兴产业,并未财团能够对这些产业进行收割。

只要有关税和印钞权,中国的腾飞确实将毫无悬念。

至于收回租界什么的,倒不如收回海关来得重要,收回租界更多的是面子上的意义,而收回海关却是实打实的民族利益。

……

1914年初,在战争气息的笼罩下,英国佬却还在**搞小动作,搞出了一个什么麦克马洪线。

并且私自于**签订了一个协议,即承认中国对**拥有宗主权,同时保证不吞并**,但**由英国代管云云。

对此江渝没吭声,英国佬还能嚣张几天啊?

而且**这个地方,暂时可以不用去管。尽管**的战略位置很重要,就像是一块盾牌,中国和印度谁拿到这个盾牌,谁就在未来的争锋中占据优势。

但此时的印度还在英国人的殖民之下搞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个跳舞的民族起码在一百年内对中国产生不了什么威胁。

所以江渝根本就不理会**的事。

“等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打,老子就收复**,看你英国佬能把咱怎么样!”江渝心里打着算盘,表面上对英国佬还是很客气的。

最起码人家现在还是世界老大,一点面子还是要给的,而且英国拥有大量海外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普遍采取的是自由贸易,一战开始后江渝还要占领这些殖民市场,更不宜在战争未爆的时候和英国生不必要的矛盾。

等战争爆了之后就不一样了,那时候的英国为了胜利甚至可以出卖一切,到时候英国为拉拢中国也不敢对中国继续进行压制。

至于战争结束后,那是结束后的事了。

到时候英国这个世界老大都快过气了,江渝就更不怂他了。当然国内那些爱国学生的情绪会高一些,不过江渝选择了无视,不干涉也不支持。

此时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布局才是最重要的,江渝在壬子年与俄国的战争中在世界军事舞台上崭露头角,在战争到来前,自然也受到了两大军事阵营的拉拢。

不过江渝都以服从中央决定为借口搪塞了过去,搪塞英国佬自然简单,但江渝与德国有着长期的良好关系,所以直接搪塞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江渝决定在战争爆前,向德国派遣五十万民工和十万技工学徒,调动理由是以远华集团的商业理由。

江渝的条件是,这些民工和技工不能上前线,只负责后方生产。

德国见江渝肯出六十万劳动力,也甚是满意。

从19o9年开始,江渝就开始向德国派遣技工学徒了,前后已经有两批技工回到国内,此时在德国的技工人数已经过了五万人。

这次合作之后,中国派往德国的技工学徒已经高达15万人,劳工为5o万。

与此同时,德国又从江渝的国防军雇佣了一千名飞行员,一千五百名狙击手,同时提出了雇佣军要求。

经过德**部的考察,德**方高层深知国防军的战斗力,这绝对是一支拥有强意志力的6军,其意志力甚至比德军还要强,而且吃苦耐劳。

听到军部的报告,江渝把文件丢到一边,说道:“开什么玩笑,老子把飞行员和狙击手都派上去了,还想让老子出兵?没得谈。”

“大帅,德国佬说愿意给雇佣军费。”蒋方震小声在江渝耳边说道:“价钱还是比较公道的。”

江渝想也没想就直接摇头,向欧洲战场派遣飞行员和狙击手已经比较让他心疼,要不是为了让中国飞行员尽快掌握空战诀窍,并培养一批具备战斗经验的狙击手,他才不向的欧洲战场前线派遣人员。

这是欧洲人打生打死的事,帮德国佬也只是为了让战争持续时间更长而已,真要让中国士兵去流这个没必要流的血,江渝才不干这种蠢事。

价格公道也不行,培养出正规军的士兵是流过多少血和汗的?难道就这样为了笔钱就把他们卖到欧洲去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