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民国第一军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部分(第1页)

当天下午两点,到达每股12oo元后铁路股票次下跌一路跌倒116o元,随后开始出现震荡起伏

此时上海华东商会大厦内,同样也是一片忙碌

“报告总裁,政权交易所出现股票震荡起伏,民间资金链已经处于快要断裂的程度我们还有价值21亿的股票未能套现”

一个操盘人员对周子跃报告道,周子跃用手敲了敲桌子,说道:“崩盘不可避免了,尽量撤出”

“是”

下午三点,上海证券交易所在一片惊慌中,铁路股票一路下挫仅仅几个小时,十二家铁路公司的股票便疯狂下挫到了跌停板

……

夜!

周子跃将情况直接报告给了江渝,江渝对周子跃说道:“给我稳住不要急着套现,明天我让政府救市,一定要营造出起死回生的局面,同时你立即联络各地方团体,让他们尽力组织民间资金投入股市以为我们从股市撤退争取时间”

说着江渝挂了电话,直接一个电话打到了北京

此时袁世凯还未入睡接到江渝的电话后还以为江渝要和他商议青岛的问题,结果江渝和他商议的却是股票问题

“什么!铁路股票下挫?让中央救市?”袁世凯顿时瞪圆眼睛,不可思议的问道:“子恒,你可不是没见识过当初橡胶股票的事”

当初1o年橡胶股票崩盘,清廷傻乎乎的跑去救市,结果没有救成,反倒砸了几百万两进去

“大总统有所不知,当初清廷救市失败,那是因为资金投入不足,虽然看上去损失了几百万两,但救市失败却导致钱庄倒闭,反倒使得几千万两银子亏空无法收回”江渝却是想着办法准备坑中央一把

袁世凯却是狐疑的说道:“华东银行不可能也在这次股灾中倒闭!而且现在中央还欠你一屁股债,我们拿什么钱来救市?”

“没钱我们华东银行还可以再借一笔给中央,毕竟只有中央救市才有效果大总统您想啊如果股票市场崩溃的话,十二家铁路公司都将失去资金,那么现在还在修建的铁路就得停工了,一旦铁路停工,那么要想再开工,那花费可就大了到时候铁路没修起来,还不被戳脊梁骨啊而且现在欧洲人忙于大战,铁路运输的收益前景非臣好,中央借钱救市也不会亏本啊”江渝开始给袁世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这个……容我好好考虑考虑”袁世凯并不懂金融,更不懂江渝下的这盘大棋,但还是很谨慎的没有一口答应下来

“大总统尽快考虑,此事一旦拖延日久,必然生变”江渝见袁世凯不松口,只好催促一句

双方挂了电话后,江渝又一个电话打到了宋教仁的总理府

宋教仁本来已经睡了,被江渝的电话给吵醒了,知道是江渝打给他的,不敢怠慢,连忙跑去接电话

相比之下,宋教仁就好忽悠多了,江渝一通分析,宋教仁不由点头道:“此事确实事关重大,不仅系中国铁路展,且深系民众财产”

铁路股票的疯狂宋教仁自然是知道的,现在全中国,就算是农民都很多拿出钱来委托别人帮忙购买铁路股票

一旦生股灾,那么不仅是那些地主商人损失惨重,连普通民众都会损失惨重

第二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继续开门营业,十二家铁路股票继续一路下滑,就在这个时候,一群报童冲进证券交易所

“号外,号外,定国将军呼吁中央救市”

“号外,号外,定国将军呼吁中央救市”

焦虑的股民们听到这个声音,突然如同三伏天吃了一根雪糕一般,为之精神一振,被逐渐瓦解的信心,仿佛又重新建立了

而在北京,一场是否要救市的争论却正在展开

正文 第九十二章:破碎(三)中央救市

[百书斋 ;baishuzhai。]    在北京的争论很有意思,主要的反对方竟然是袁世凯的顾问莫理循,莫理循是一个英国人,毕业于君士坦丁堡大学医学院,曾经担任《泰晤士报》驻中国席记者,后被袁世凯雇佣为政治顾问

莫理循对中国的感情比较复杂,一方面他是英国人,一方面又要努力帮助中国政府摆脱财政危机

莫理循对袁世凯说道:“我们现在已经欠了华东银行五亿元的债务,如果此次再向华东银行借款,那么是借多少钱呢?事后又如何能把钱还上呢?”

“我听子恒说,只是买点铁路股票,现在铁路股票还是有不错的投资价值的”袁世凯迟疑的说道

“可是股票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在西方,股票从来就不是政府救市就能真正挽救的”莫理循继续说道

宋教仁在一边听了半天,忍不住反驳道:“现在中国经济形势良好,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且欧洲陷入战争,用不了多久现在修筑的铁路就能够获得丰厚的收益,就算是会亏些钱,但也绝不会亏掉多少而且如果我们不救市,到时候市场陷入萧条,年底和明年的税收额度必然受巨大影响”

“是啊如果经济一旦大萧条,不仅铁路修不下去,中央税收还要受巨大影响而且那小子的面子也不能不给”袁世凯心里思忖了一会,不理会莫理循的劝阻,说道:“那就请总理与华东银行商谈救市细节”

“大总统英明”宋教仁欣喜的说道,在他看来救市确实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