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民国第一军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部分(第1页)

双方的战事开始进入僵持的阶段。

但这种僵持对于中国陆军来说却是占了便宜,因为日军每天都有不少损失,而日军对中国陆军完全没有什么办法。

战争越持续,中国陆军的士气越高昂,因为所有中国士兵都发现,小日本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在中国陆军的优势装备下,日军火炮对中国陆军毫无威胁,日军步兵的装备也挫得很,对于中国陆军的阵地也毫无威胁,只要他们敢冲上来,打小鬼子就像虐菜一般,光是新式步枪形成的凶猛火力就让日军吃不消,何况他们还有大量的机枪、榴弹炮,现在还有自走炮在后面对他们直接进行支援。

日军士兵就不同了,越打士气越低迷。

每天日军士兵都要紧绷着神经,深怕什么时候跑去撒个尿就被对面的狙击手给一枪崩了。

还要警惕来自国防军的火炮和轰炸机的随时轰炸。

为此日军士兵很多只能整天躲在堑壕之中,过着如同老鼠一般的生活,而且更让日军士兵烦恼的是,山东半岛又开始下雨了。

虽然相比之前的暴雨小了很多,但还是让堑壕里变得一片泥泞。

他们的双脚每天浸泡在泥泞的堑壕中,很多日军士兵双腿都起了一层皱皮,时间久了会导致湿气入体。

最后酿成西方人所谓的‘堑壕足’,恐怖点的还要截肢。

不过很多日本士兵没这个意识,相比之下中国士兵就不同了,中国人自古就很重视湿气的问题,平时农民下地干活很容易使湿气入体,而国防军的士兵大多来自农村,所以防范意识比较强,中医对于湿气的草本治疗也非常完善。

加上国防军自当初淮安组建江北巡防营以来,江渝就制定了这方面的防范措施,山东半岛一下雨,后方就送来了一大批胶质雨靴。而且中国士兵不需要时刻都躲在堑壕里,可以从容的走出堑壕让双腿保持干燥。

军中的军医每天也会对入了湿气的士兵进行药物治疗,所以中国陆军当中很少因为降雨而使士兵患上堑壕足。

而且日军因为后勤补给要从海上运输,后勤补给十分不便,为了多运弹药,食物等物资供应量掐得很紧。

不像中国陆军,平时不仅有铁路、汽车可以进行运输,山东半岛的老百姓也组织了马车、牛车等工具帮助运输物资。

中国士兵每天都可以吃到罐头,当初国防军到北洋军去用肉罐头换水果罐头,北洋军上下还笑国防军是猪。

可如今罐头对于北洋军来说也已经不是稀奇的玩意了,吃了一阵子下来,北洋军才发现,原来当初他们才是猪。

想在国防军想到他们那里去换水果罐头是门都没有了,傻子才用水果罐头换肉罐头,要换起码要三换一。

好在九月的时节,很多水果都成熟了,上半年的水果加工成的罐头很多,让士兵们过足了嘴瘾。

而且战时的军饷还有增加,士兵们都能安心打仗,士气极为高昂。

……

一条接着一条不利的消息传回日本本土,日本政府终于开始意识到,他们已经跳进中国的陷阱之中。

中国政府利用他们的贪念,布置了一个战争泥潭让日本跳。

此时日本已经深陷这个战争泥潭,如果现在直接在山东撤军的话,将是大日本帝**事史上极为不光彩的一笔。

日本海军大臣连日里都在发牢骚:“陆军实在太没用了,如果不是海军帮你们提供炮火支援,你们早就被支那人赶进海里了。这样的战争持续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早点从山东撤军,另外开辟一个战场与支那人一决雌雄。”

“不错,虽然支那人拥有众多的火炮,而且有优良的装备,但支那政府这样打仗是非常烧钱的。现在支那政府已经没有钱了,支那人是撑不了多久的。”陆军大臣反驳道。

“钱只是一种货币,并不代表支那人无力维持战争。而且这样继续持续下去,对大日本帝国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为了攻打青岛现在和支那人爆发战争,已经让大日本帝国无力向海外市场进行扩张了。欧洲人爆发战争的大好机会,恐怕就要白白流失。”

日本政府内部的争吵持续了数日,日本陆军方面不得不承认,日本陆军要想在山东击败中国得付出不小的代价。

但日本政府此时骑虎难下,进退维谷,山东战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泥潭,抽又抽不出来,想要前进又深感无力。

毕竟日本的战争准备不充分,向山东投送五个师团已经是极限了,另外七个常备师团要是也投送到山东,根本无力提供陆军所需的后勤补给,单是弹药就不充足。

况且现在日本经济不景气,到处都经常爆发‘米骚乱’,一旦陷入战争当中无法取得对外战争收益,必然爆发巨大的内部矛盾,从而威胁到日本天皇的统治地位。

不过日本政府此时也一致认为,中国想必也是在强撑的,显然日本并未充分的认识到中国的真正战争潜力。

所以日本政府随即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决定向中国提出停战谈判,暂时先从中国战场上抽离出来,然后再伺机寻找机会发动报复。

……

9月27日,日本政府向中国发出了停战谈判的要求,但中国北京政府并未对日本的停战谈判要求做出任何回应。

袁世凯在收到日本提出的停战要求后精神一振,知道日本在山东已经是打不下去了。

这已经证明中国有足够的实力击败日本了。

随即将日本的停战要求通知正在山东指挥作战的江渝,江渝此时在山东稳扎稳打,经过一番动员,山东的兵力增加到了四十万人,把整个日军堵在龙口,形成了一个如同铁桶一般稳固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