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民国第一军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部分(第1页)

相比之下,法国的盟友英国的情况也不遑多让,其炮弹储备更低于法国兽夫联萌。

但是弹药缺乏的问题不是单纯做炮弹三个字可以简单解决,首先由于德国u艇的封锁,英国根本没有足够的铜可以做弹壳。

其次。英国原本金属线性加工的技术就比较落后,即便有了足够的铜,英国也没有足够的工人和机具来生产。

第三,英国的化工技术本来就远远落后在德国之后,因此不但无法大量生产新式火药,更重要的一个东西:炮管复进油,英国也无法生产出质量符合要求的产品;缺乏新式火药的结果,使得英军空有弹药却无法生产足够的引信;缺乏复进油的结果,英军虽然敢造出一大堆火炮,但很快就通通变成停用待料的黄色装备。

于是英法只好把向外撒订单。美国、中国能造出多少炮弹英法就要多少炮弹。

而在炮兵技术上,中国实际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甚至是走在了德国的前面。德国在炮兵上依旧同样也有许多问题。

例如德国的高爆弹,目前还无法加入破片,只能震杀敌人。中国则成功将破片加入炮弹之中,并且炮弹性能比较稳定。

当然,此时中国接到的炮弹订单。很多都是榴霰弹的订单。

这让江渝有些傻眼,英法都是傻子吗?到现在还在用这榴霰弹!真是让人感觉震惊的奇葩现象啊!

榴霰弹这东西英法两国制造的性能也不够稳定,有时候很难计算其爆炸高度,从而发挥榴霰弹的最大效果。

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榴霰弹怎么摧毁工事?

榴霰弹是靠成百上千,甚至是上万钢珠之类的破片在半空爆炸后杀伤步兵。对防御工事根本没有一点用处。

但此时的英法也没办法,首先他们的火炮非常偏。

法国装备的火炮全是75mm速射炮,他们拒绝装备大口径榴弹炮。结果这种火炮根本就对工事内的德军没有哪怕任何效果。

法国战前把赌注都押在了速射炮上,结果现在傻眼了。

就连速射炮退到堑壕后方时,法国炮兵也无语的发现,尽管75mm速射炮的射程达到了9000公尺,但因为在准则中被限制仅能在4;500公尺范围内进行直射击。因此当他们进入到壕沟后方射击阵地的时候,才发现瞄准具上的刻度划分最远只到6;000公尺。而更夸张的是,法国根本没有生产高角度射击用的装药。

法国的75mm速射炮,很多成了摆设一样的。

英国的轻型火炮也占据大多数,此时由于缺乏控制火药燃烧及内爆的能力,一战中大部分的高爆弹头没有办法产生足够的碎片,也就是说,当时的高爆弹头仅能利用震波杀伤敌人,而不能利用碎片杀伤敌人,这使得占协约国炮兵半数以上的轻型速射炮无法产生具有足够杀伤力的阵波。

最先解决这个问题的是中国,第二个则是德国。这个技术前不久被德国人买走了,同时德国还买走了测绘技术。

这年头的欧洲炮兵习惯直接瞄准射击,而对于间接射击非常不熟练,而且也没有什么精确的地图给他们做参考。

而中国炮兵在对俄战争、对日战争当中都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炮兵大多数都是间接的对步兵进行火力支援。

当然这年头的欧洲大型火炮还不知道支援步兵战斗,情况确实是如此,就连德国也是这样。

这主要是因为这个年代的炮兵思想并不成熟伪婚—豪门潜规则全文阅读。

欧洲人,特别是随着战争后期炮弹数量越来越多,大口径火炮数量也不断增加的英法来说。

他们的思想是,炮击越久,直到摧毁敌人工事,对步兵进攻越有利!

于是炮火准备从原来的十几分钟增加到半小时、一小时、三小时、一天、三天,甚至是一周!

这种思想简直错到姥姥家了。

事实证明这种打击对于形成防御工事的德军根本没有。

首先失去了步兵进攻的突然性,同时德军有地下工事,甚至于德国根本就不躲藏在地下工事,而是直接躲在前面的弹坑里,让英法的火炮去轰炸空着的工事。

相比之下,中国炮兵早已有明确的作战思想指导,炮兵的任务不是摧毁,而是——中和!

即优先摧毁敌人铁丝网,其次打击敌人工事,第三才是骚扰、打击敌人火炮,同时阻止敌人预备队进入阵地,打击敌人暴露的火力点。

不管是轻重火炮,首要任务都是支援步兵作战,而不是摧毁什么玩意。

欧洲炮兵并无这样的思想,连德国都是只有部分思想与之契合。

“英法现在缺炮弹,正好敲敲竹杠。”江渝想到这里,立即找来英国大使朱尔典,理由是找他喝茶。

于是朱尔典坐着货车到了淮安,就了和江渝进行‘喝茶’。

在江渝的元帅府中,两人坐在优雅的茶楼里,江渝开始和朱尔典拉起常家,笑着问道:“我的老朋友,最近一切都还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