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民国第一军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0部分(第1页)

但德国的出口空缺出来之后,药品市场则被中国占据。

中国药品制造行业的规模已经不小了,而且除了西药之外,中成药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磺胺之类的药品,此时成了欧洲战场上急缺的东西。

就连纱布都急缺,还有什么不急缺的!

本牌药的利润一般紫塞200,而西药的利润此前一般是40,而如今个别本牌药的利润已经增长到了1000以上,西药毛利润也增长到了150以上。

药品的出口,使得江渝的制药公司利润不断上扬,而旗下的九芝堂之类的中成药公司,利润更是高得离谱。

例如畅销欧洲的云南白药,其毛利润达到了800的恐怖程度。

英法的钱就这么花掉的!

英国上百亿的战争花费,就是这么花掉的,战争双方一共付出了直接军费1863亿余美元,也就是相当于将近500亿英镑。

其中德国由于进口被封锁,所以算入其中的军费比较少,其军费支持多是算如间接的,因为钱还在德国境内不断流通。

至于间接打掉多少钱,则难以估算。毕竟间接的钱非常不好计算,没有破坏又何来发展?

当两个阵营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工业产能过剩已经使其很难使经济继续增长,只能靠战争来进行消耗,然后才能继续发展。

其中德国的黄金储量比例下降最多,英国的黄金储量下降比例少一些,但真正付出最多黄金的还是英国。

英国不仅在打仗,而且还要借钱给法国、俄国等国家,战后还欠了美国13亿英镑的债务,虽然说加上借出去的钱,英国实际上的负资产等于零,但俄国**之后,俄国首先不还钱了,法国也迟迟还不起钱,于是英国就悲剧了。

其中英国还间接付出了很多军费,其中英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出售海外资产,战争期间出售掉了14的海外资产,唯一没卖的就是殖民地。

同时商船损失惨重。

出口物资价格几倍几倍的腾高,而且供不应求,这赚钱速度之快,使得此时的中国已经陷入了最为疯狂的投资建设之中。

江渝拿到了财团做出的预测数据,周子跃在报告中说道:

“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今年我国的钢铁产量将增长到500万吨,而到明年,大量投资建设的钢铁厂、矿场投入生产后,产能起码能增加1000万吨。货运汽车产量今年能够增加到60万辆,明年钢铁产量充足的话,起码可能增长到120万辆。不过在钢铁产量上来说,今年美国就能形成三千万吨的钢铁产能,明年美国起码能形成四千万吨,美国的钢铁产量依旧是我们的两倍以上。”

两倍!

这差距确实很大。

但差距再大也要追赶。

此时中国的制造业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则在于,原材料供应不够,最缺乏的也就是钢铁。

对于中国工业来说,早已施行了流水线分工作业,而美国才刚刚开始这样的改革,而且还未推广开来。

以扣针制造业为例,有十多道工序的扣针由一个不熟练的工人去生产,那么一天可能连一枚扣针都生产不出来,更不用说是20枚了。

但十个工序如果有专门的工人分担,那么每天可以生产4。8万枚扣针。

中国确实缺乏技工,但主要还是针对那些机械设备制造的技工,而生产商品的技工则因为分工并行的原因,使得工人完全不是问题。

以汽车制造为例子,只要有足够的原材料和生产设备,就能不断的扩充产能。(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正文 第136章 :坏到流脓的建议

这一年,中国的工业因为原材料的原因,所以一直得不到最快速度的扩充。不过随着14年投资的钢铁厂、矿山,以及矿山铁路的建成,到16年的时候就会得到解决。

不过相比于美国的钢铁产量来说,此时美国3000万吨的钢铁是中国钢铁产量的6倍,这差距可谓巨大。

但如果到了17年,那情况就会不同了,那时候中国各省大铁矿、大钢铁厂陆续投产,钢铁产量还将出现一个暴涨的过程。

而美国撑死也就只能发展到四千多万吨钢铁产量。

第一是市场需求的问题,第二是美国钢铁冶炼的技术问题。

此时中国的钢铁冶炼技术全球领先,冶炼速度更快,转炉钢也不比平炉钢的质量差,中国能用更少的劳动力冶炼更多的钢铁,这是美国现在的冶炼技术所办不到的。

中国唯一比美国较为有优势的就是造船业,不过到1916年,美国的造船量将超过中国,但到了17年就不得而知了。

就在工业机器运转的轰隆声中,澳大利亚、加拿大政府于1915年4月宣布撤销排华政策。

并且澳大利亚、加拿大政府做了一个简单的道歉,虽然没什么诚意,但两个英国自治领却敢在明目张胆的排华了。

此时的中国确实已经是崛起了,继续排华将引起极大的外交争端。

只有美国对此无动于衷,此时的美国和中国可谓是竞争对手,两国都忙着出口,显然现在美国占据一定上风,出口总量比中国要多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