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民国第一军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7部分(第1页)

而且是非常剧烈的社会矛盾极阶级对立。

在江渝对民族商人进行整合之后,注定不会生这种因为财富分配不均而造成的社会矛盾。

此时的中国确实财富分配不均,但物极必反。当财富都集中到江渝的财团里,江渝又不出去显摆,自然不可能造成社会矛盾。

而那些民族商人也不会出去显摆,并且人数也比较少,就算一个人住十个大别墅,又能住上几栋啊?

会造成社会矛盾的那些中小资本家,则面临着被财团和民族资本家围剿的局面。

那些投机取利的人,也会面临比较高的税收。

因此除了财团和民族商人比较有钱,大部分老百姓口袋里的钱都是差不多的,既然大家的钱都差不多,占据的社会资源也差不多,自然没有财富分配不均的矛盾。

此时的中国因为财团的存在,所以进入‘严密调控财富分配’的局面,如今投资环境大好,也催生了许多暴户。

这些暴户越来越多,就会产生因财富分配不均的矛盾,因此财团是肯定要对这些暴户们进行新一轮的‘收割’的,这样才能再次使财富洗牌。

这些暴户在这一时期的中国确实也闹出了不少笑话,有的人用烧钞票照明、点烟,有的带着几百个人去东北打老虎,结果还真打到了,还把老虎空运到上海华东大酒店做全虎宴,还请了许多社会名流前去赴宴。

有的暴户,因为政策限制其购置的房产数量,于是买车一买就是十几辆,俄国小妾一娶就是两三个。

也有些暴户成功的挤入华东商业协会,从此打了上了那看不见的合法标签,但也点开始遵守民族商人的低调原则,以及为民族管理财富的原则。

大部分暴户,则因为后来的收割,身家在证券交易市场直接蒸,从而破产了大部分。

不过现在确实是暴户们非常幸福的日子,赚钱赚到手软,接着又把赚到的钱拿去继续投资,不断的滚着雪球,展势头非常迅猛。

当然这些暴户们在出口方面还是财团和国家拿了大头。

先出口税提高了,利润被国家剥削了一部分,而对交战国的订单生产则是由财团负责,利润由财团抽走大部分。

不配合?不给你订单!

反正交战国的订单都在财团手里,爱给谁就给谁。你不生产,自然有别人会生产。

因此最赚钱的还是国家和财团。

这一年因为出口和内部展,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赚到了近15o亿炎黄币的纯利润。

中央政府收税收了46亿炎黄币上去,财政一年你下来还是有所盈余。

北海道登6战持续了一个秋季,中国6军将北海道的平原地区全部占领,残存的日本人被赶入山中。

冬季很快就来临了,北海道下起了大雪。

山中的日本人缺粮又缺衣,简直饥寒交迫。中国国防军在这个冬季,对山中的日本人展开了传单攻势。

饥寒交迫的日本人当中有不少人因为受不了山中的恶劣生存环境,下山投降了。

在山里进行游击战的日本人也已是无根飘萍,随着中国国防军的不断扫荡,其游击战根本就缺乏生存土壤。

游击战真正可怕的地方是,死了多少人老百姓能补充多少人,好似永远打不绝,但日本民众已经被列入扫荡目标,日本军人展开游击战根本无法获得补充,死一个人就少一个人,最终的结局就是灭亡。

段祺瑞指挥着国防军在北海道劫掠到了不少财物,纯当收回点利息。

“这片土地上的那些林地、牧场,还有那些渔场,现在都是我们中国的。”段祺瑞望着那美丽的雪景意气风。

“司令,属下以为明年开春就能够向这里移民了,应尽快从国内移民,才能彻底占据这里,否则军粮都要从国内运输,十分不便。”边上一个穿着少将军装的军人对段祺瑞说道,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北派道德楷模——吴佩孚。

本来他和段祺瑞是尿不到一个壶的,不过因为北洋已经归入国防军之中,昔日的派别已不成立了。

至于吴佩孚的顶头上司曹锟,回家当投资商去了,而且还进了华东商业协会,摇身一变成了一名民族商人。

曹锟不怎么会打仗,以前全靠吴佩孚撑着,自从北洋军归入国防军后,高级军官又要学一大堆的战略之类的玩意,曹锟见工商业蓬勃展,也‘下海’捞金去了。

曹大傻子由于人脉广,又进了华东商业协会,而且其个人气运属于能招到好下属的一类人,生意顿时做得有声有色,还在南洋投资了几处大煤矿。

“嗯!是应该尽快移民,向国内电请示大帅。”段祺瑞点头说道,“同时准备明年开春后的大扫荡,一定要在明年开春前,扫荡出一片绝对安全区出来。”

段祺瑞打算通过封锁林地,然后派遣精锐部队进入扫荡的模式,先清理掉一些区域内的日本人,从而为移民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