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小寡妇与杀猪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部分(第1页)

了,你也早些歇着,青娘啊,我晓得你去那死人潭子里洗澡是为什么,哥哥劝你一句,以后别去了,我还不能护住一个妹妹?”

青娘这会儿的眼泪更急了,努力对吴大哥露出笑来:“我晓得的,哥哥,你快回去吧。你喝了酒呢。”

“那么一点子酒,算的什么?”吴大哥手一挥,浑不在意地说,接着又笑了:“好,好,我走,妹妹啊,那死人潭,终究不是什么好地方,这要有个万一……”

青娘伸手去推吴大哥:“知道了,哥哥,你赶紧邹吧。”吴大哥点头,跨出堂屋门,青娘把吴大哥送出门,看着自己兄长背影远去,青娘这才转身打算进去。

刚转身,就见宁榴站在门口,瞧着青娘,青娘对宁榴瞪了一眼,径自进了门,把大门紧紧关上。

宁榴只是因为吃了一杯酒,心中有些烦闷,这才出门来走走,谁晓得就见到青娘,不过没想到青娘还真是,对谁都不留情啊。

想着方才吴大哥说的话,宁榴不由轻声一笑,接着摇头,想那么多做什么呢?还是先安定下来,这杀猪的生意,也不晓得能做多久。

吴大哥过了两日又来探青娘,说是这回,接了个富商的邀约,要陪他到京城走一趟。青娘照样给吴大哥做了晚饭,吴大哥这一回没喝酒,临走之前对青娘道:“这两日,我瞧着这宁小哥倒也不错,不如……”

青娘的眉皱起:“哥哥,你今儿没喝酒怎么也醉了?先不说他是外乡人,就说别的,我比他大好几岁呢,想什么呢。哥哥,你这回,能不能回来过年?”

能!吴大哥重重点头,接着对青娘道:“等我从京城给你带好玩的,这一回这位老爷说了,许我一百两银子呢。”

“那哥哥回来,正好可以给我娶个嫂子。”青娘的话让吴大哥又笑了:“说这个做什么,我走了,你好好在家。”

青娘点头,送哥哥离去,回身进门时望了眼那扇关的紧紧的门,想起吴大哥方才说的话,青娘不由勾唇一笑,嫁的不好,还不如不嫁呢。自己先头男人,性子太柔弱了些,里里外外的事全要自己操持,以后,可不能再这样了。

宁榴第二日去镇上卖肉,不见吴大哥过来,问过旁边人,才晓得吴大哥去京城了,宁榴不由笑着问:“吴大哥这也经常出门的?”

“可不是,一年总有两三回呢,前些年世道不大太平,劫道的多。这几年虽说慢慢太平了,可这特别有钱的,也惜命不是。况且吴大哥前年还救了本地知县,那更是名声大噪,来请的人就更多了。”

这些话宁榴听过好几回了,今儿听着更不一样呢,宁榴还想继续打听,就有主顾上门,宁榴忙了一回,见还剩下几根骨头,索性收起不卖了,这几根骨头,就带回家去熬汤去。

宁榴正在收拾,就听到有人哎呀了一声:“小哥,这肉全卖完了?”宁榴抬头,见面前站了个四十来岁的妇人,收拾的很干净,宁榴点头:“是,今日镇上的太白楼,和我要了五十斤肉,这剩下的肉,卖到现在,就没了。”

“真可惜,我家来客人了,说赶着出来割肉呢。”宁榴见这妇人一脸焦急,想了想把那几根骨头拿出来,递给那妇人:“还剩了这么几根骨头,您拿回家去,熬点汤也好。”

妇人接过骨头,就要掏钱:“多少钱?”宁榴忙摆手:“这几根骨头也没多少肉了,不用给钱。”妇人瞧一眼那骨头:“少说也有半斤呢,哪能不要钱?”

“真没多少,您就算不来,我也要带回家去自己熬汤的。”宁榴再三推辞,那妇人也就把手缩回:“既这么着,以后啊,买肉,就来你家了。”?

☆、第 5 章

?  宁榴应了一声,收拾着东西,收拾完了东西见这妇人并没走,宁榴有些奇怪地瞧着妇人,妇人急忙掩饰地道:“哎,我想着,还要买些什么东西,就忘了走了,小哥,你忙,我走了。”说着妇人匆匆走了。

宁榴也不以为然,把东西收拾好了,放在独轮车上,和旁边人打声招呼,也就推着独轮车回家。

那妇人并没走远,就拐进了一条小巷子里,小巷子里等着的三姑婆见这妇人进来,笑吟吟地问:“如何?”

那妇人连连点头:“当然是好的,说话和气,会做生意!就是个杀猪的,我们家怎么说,也是读书人家。”

三姑婆悄悄翻了个白眼才对妇人道:“你也不瞧瞧,这小哥生的那么俏,换了衣衫走出去,谁都以为是个读书公子,哪会晓得是个杀猪的,这是其一,其二他也是个讲道理会做生意的人,你男人没了这么久,你这苦巴巴地熬着,不就为的让闺女嫁个好一些。可是呢,也不是说说你,你闺女也没多少嫁妆,况且你只有这么一个闺女,总要女婿在家里养活着你。那样能读书有才的小伙子,早被那富人家招赘去了,哪会瞧的上你家。倒是这宁小哥不错,虽说只是个杀猪的,相貌俊俏为人有理,这生意也做的好,又是个家乡没有根基,不得不来寻亲靠友的,到时娶了你闺女,怎不能把你这岳母当亲娘,和你女儿好好的过?你要真觉得你这女婿这生意做的不好,等你闺女生了孙子,你就命他读书接了书香,如何?”

妇人听了长久沉吟,她男人姓苏,原本也是读书人,只是连赴了几次,都没考中举人,只得拔了贡,等熬过几年,就选了学官去。平日只在这镇上开个学堂,收的束脩回来,日子也颇过得去。两口膝下只有一个女儿,生的如花似玉。因两口爱女,苏秀才就想着等做一任学官回来,积攒点束脩,那时再为女儿寻亲事。

谁晓得天不从人意,女儿十一岁那年,苏秀才酒后一跤跌倒,救起来时已没有了气息。苏娘子哭了几天丈夫,好在苏秀才平日人缘还好,相帮着办了丧事,苏娘子也就带了女儿闭门过日子。

苏娘子靠着昔日的积蓄,再加上每日和女儿针指,这日子也颇过得去。等苏秀才孝期满了,也有人来说媒。只是苏娘子一心要个读书人,还要这女婿赘在家中,支撑门户。

头一条也就罢了,这第二条,苏家并不是大富,没有泼天的家私,自然也就诱不来这样的人。这婚事拖延下来,渐渐地这女儿也有了十八岁,苏娘子满心焦急,只是寻不到合适的女婿。

三姑婆见苏娘子沉吟,伸手拍拍她的手:“得,晓得你是不愿意的,成亲总要两家情愿的,你既不愿,那也就罢了。我再去寻一寻别家。”

见三姑婆要走,苏娘子急忙伸手拉住她:“我不是这样想,只是,毕竟是杀猪的,我还要再想想。”

三姑婆呵呵一笑:“自然是要想的,只是我和你说,这小哥,我真是越瞧越喜欢,不瞒你说,我娘家的侄孙女,今年十六,我侄儿也托我寻呢,这边你既不肯,那我就把宁小哥说给我侄孙女去,我只是想着,我侄孙女毕竟比你闺女小了那么两岁,况且这闺女留在家中,留来留去,岂不留成仇了?

苏娘子想着女儿,那眉不由皱一下,接着笑了:“罢了,你先去忙,我把这骨头拎回去,好好地给我闺女熬碗汤喝!”

三姑婆又笑一笑,苏娘子心事重重地走了,等苏娘子走了,三姑婆的眉才竖起来,又想要女婿俊俏,又想要人品好,还要读书种子,更要能顶门立户的。这样十全的人,苏秀才活着都未必会寻得到,更何况现在苏秀才没了都那么多年了。

三姑婆心里盘算着,若苏娘子不肯,还要再给宁榴寻个什么样的人?这心里有心事,路都要短些,只一会儿三姑婆就已瞧见自己村庄,宁榴正站在那和村人说笑。

瞧见三姑婆走过来,村人自然都和三姑婆打招呼,三姑婆说笑一句,往宁榴面上瞧了瞧,笑着道:“宁小哥还真是越瞧越俊俏的!”

村人间爱开玩笑也是有的,已有人笑着道:“三姑既这样说,可是心里有了给宁小哥寻的合适的人?”

“这样事,哪是当着你们这些人能说的?”三姑婆骂了一句,就又笑吟吟地道:“不是我说,若不是……”

“宁小哥若不是杀猪的,这来提亲的,只怕都踏破门槛了!”已有人笑着接口,宁榴的脸不由一红。

三姑婆已经伸手拍宁榴的肩一下:“有我呢,包管给你寻一门好的。”宁榴不知该怎么接话,又是一笑,说笑之中,青娘胳膊挽着篮子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