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侍君守+番外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部分(第1页)

他哈哈一笑,遣退下人,挥手叫炤易进到亭子里来,待小家伙走到跟前,他一把将之抱起。

“今儿这么早便下学了?”他能看出炤易望向他的眼中略带些许不安,像是闯了什么祸犹豫着该不该承认的模样。

听闻父王如此问,坐在男人手臂上的炤易不动神色的别开眼,歪头想了想回答道:“夫子让我背经,我背了论语后九篇,其他人背不来,夫子说除我之外所有人罚抄十遍,三皇兄很生气说愿赌服输带头抄经,他们抄夫子便放我出来了。”

如此生硬的口吻,却非常有条理性,纵使是不知原委的樊子期和炤和帝,都大致能猜出一二,不禁对视莞尔一笑。这个天资聪颖的小小神童一发威便镇住了那些整日在后宫里作威作福的皇子们,这也是炤和帝想要炤易去晨读的另一个缘由。

“父王,易儿不想去晨读了,可以叫樊将军继续教易儿剑法吗?”瞪着乌黑的大眼望着自己敬爱的父王,小炤易不知道自己本如碧水般清冷的眸子因心底的渴望而染上些许暖意。

被稚子以这样期待的眼神望着,能够不为所动的父亲有几个,炤和帝爱民如子,对这个聪颖伶俐的八皇儿更是宠爱有加。

“好,那咱们就练剑。”顺了炤易的意,炤和帝唤过爱将樊子期。

“樊爱卿,又要劳烦你来指导易儿剑法了。”

“臣荣幸之至!”

炤和帝放下小皇子炤易,看着小家伙兴奋莫名的跟着樊子期步出碧波亭走到一旁的空地上,先是将怀中抱着的宝剑放到草地上,然后脱去白色的锦服露出里面以金线绣制着皇家图腾的黑色武服,炤和帝和樊子期一看炤易这副早有准备的架势均不觉怔忪一瞬。

难怪炤易一张白皙的小脸粉扑扑的透着玫瑰红,这盛夏清晨虽凉风习习,但若穿两套衣服到底还是多了些。

炤和帝哈哈一笑,扬声问着那主意颇正的小小人儿:“易儿的武服好不威风,是出自御剪坊?”

小小的武服如此合身的穿在同样小小的炤易身上,一针一线都是如此的缜密细致,孩童所穿的衣物做工比之大人的要更费事费力,从这件异常合身的小小武服便可以看出这缝制之人的用心。

“回父王,易儿这身衣服不是出自御剪坊,是母妃花了十日为易儿精心赶制的。”炤易一五一十的回答道,将脱下的锦服整齐叠好放置一旁,稚气的拍了两下后后才拿起宝剑。

炤和帝听此回答,不无意外的笑了笑,喃语了句:“不愧是心灵手巧才华横溢的荷妃,朕能娶到她做朕的妃子,真是三生有幸。”

不但人美心美如白莲般风雅,还为他生了个这么优秀的皇子,想起那个性子如水般温柔的女子,炤和帝的思绪不禁飘远,陷入对美好感情伊始的追思。

而湖畔那一大一小见炤和帝不再言语,当下转了心思准备开练。

炤易手提宝剑,尽管这剑为了适应他的身高已缩短了十几寸,可是对于年仅三岁的小炤易还是有些长的离谱。

饶是向来不苟言笑的樊子期,见到小皇子严阵以待威风凛凛的站在那里,以格外认真的眼神望他,也不禁柔化了脸上的线条,不再板着脸以对。

“那请八殿下先把微臣上次教予您的樊家剑法宗脉式演练一遍,臣根据您的进度再授予您其他剑式。”

……

御花园牡丹苑内,炤和帝挽着盛装打扮的荷妃惬意的慢步在百花争相竞艳的花丛中悠闲赏花,太监侍女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但因为不想打扰皇上与荷妃的相处依旧保有一定的距离,不敢离得太近。

就在此时,从一旁的月门进来一名太监,近了皇上身侧向他低语了几句后,炤和帝微微一笑,对身旁的荷妃说道:“爱妃,今日便到这里吧,这也走了快一个时辰了,过会日光毒辣温度升高,你身子弱经不起这酷暑,先回宫休息吧,过几日金鳞池的荷花开了,朕再陪你赏荷,你说这样可好?”

温润如水的美丽女子听炤和帝这样说,露出一抹倾国倾城的恬适微笑。

“谢皇上关心,臣妾一切愿听从皇上的安排,那臣妾这便告退。”

如此说着,荷妃屈身拘礼慢步离开,步出月门时看到在外候着的樊子期,微笑点头示意过后便离开了御花园,途经过处留下一阵淡淡的清莲幽香,令闻者心神俱迷。

望着荷妃离去的背影,樊子期有些愣愣出神,直到皇上传唤才惊觉自己有些失态,咳嗽了声掩饰自己的尴尬,瞟了一旁的太监德锦一眼,后者却是低垂着头嘴边噙着一抹恍若未查的微笑。

樊子期不觉松了口气,振作精神,举步迈入门中。

“樊爱卿说有事相商,不知是何事?”

负手于后,炤和帝望着满园色彩纷呈的牡丹,脸上一派闲适之色。

樊子期走至炤和帝身侧,抱着拳恭恭敬敬的回道:“臣是来同皇上商议八殿下习武一事。”

炤和帝略显意外的转过身,“易儿?他怎么了?”

“回皇上,臣这些日子一直指导八殿下的武功,发现殿下学习能力非常之强,武学天赋奇高,是个不可多得的武学奇才!”

“哦?”炤和帝挑高眉宇,不解道:“这不是很好?易儿一心向武,近来也十分粘你,朕这几日也一直在考虑,索性不如叫易儿拜你为师,你看如何?”

樊子期一听炤和帝的话,也跟着皱起了眉,“臣所要商讨之事正是殿下拜师一事,臣以为,八殿下拜子期为师一事稍有不妥。”

“哦?如何不妥?”

“是这样的,樊家数代为将,研习的樊家剑谱之上不全然都是剑法,另有棒法、枪法、刀法等,均是作为战场杀敌临场应变的实战技法,这本剑谱是樊家几辈人根据自身带兵经验总结出来的马上杀敌技法,并不适合于现在的八殿下研习,比起可以由臣等替代的领兵杀敌技法,臣以为对于殿下来说个人武学上的修为精进更为重要。

樊家剑谱上有关剑法的部分,臣已经倾囊相授,殿下天资聪颖,学的分毫不差,只要坚持下来持续练个几年便能小有所成,但仅仅是这样臣觉得太浪费殿下的才能,除了领兵方面的技法以臣的武学修为,怕是很难满足殿下对个人武学上的追求,因此臣想向皇上建言,不如……为八殿下找名个人武学修为奇高的高人作为他的师父,这样对殿下而言是不是更好?”

樊子期诚挚的看着炤和帝,不是他不想收殿下为徒,而是他不想限制了殿下的发展,殿下应该有更好的选择。

“这个……樊爱卿说的在理,不过,你这么说却是难住朕了,这个人的武学修为极高之人……朕还真想不出找什么人,大内的侍卫功夫都不错,不过也都不如你,你都这样自谦让贤……朕更是想不出什么人能……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