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痞女辞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部分(第2页)

转过群山之后,却是另一副景象。那是一片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的延续着。辽阔的荒漠看不见一丝人烟。给人一种幽暗,悲惨,凄凉的感觉。

明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返折断,百草枯死;了无生迹。这里俨然是一个没人愿意踏足的地方。

有诗为证:

浩浩乎!平沙无垠,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

夜风凄冷,傅遥连打了几个寒战,便吩咐军队开始驻扎。五千个人,围聚在一个山坳里,彼此取暖,这里距离鞑靼的地盘太近,他们也不敢生火,怕引来敌军,只能相互依靠着。

杜平月怕她冷,脱下外衫给她御寒被傅遥推却了,她毕竟是军队的主将,若这般畏寒,如何服众?

杜平月低嗤一声,“死要面子活受罪。”

傅遥‘摸’‘摸’鼻子,很觉自己这些天被人洗脑了,什么军人风范,什么英雄气概,一天到晚挂在嘴边,还真以为是什么将军了?

杜平月偏过头去睡他的觉,看着似睡非睡的,耳朵却注意听着四周的动静,忽然他站起来,拨拉身边的傅遥,“快,醒醒。”

“出什么事了?”

“是鞑靼。”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过去,发现一大队人马正从沙漠里跑将出来,那些像蚂蚁般大小的影子越奔越近,看旗帜居然是敌国的军队。

傅遥顿时脑浆子都快吓出来,这一路上都在念叨着别碰上鞑靼,却好死不死的碰上了。这到底走了什么狗屎运了?

所幸这些鞑靼还没发现他们,他们正埋锅造饭,准备安营扎寨。

放眼望去,他们人数约有三四万,武器‘精’良,还带着重型弩弓,似是鞑靼的主力。难道隆亲王没和他们主力相遇,倒让她给碰上了吗?这么想着,便觉头皮开始发麻。

人家人多,他们人少,武器也稍逊,硬碰硬是肯定不行的,若被敌军发现,这么些人一个都别想活命。可如何是好呢?

身边许多兵丁还睡得昏昏沉沉的,敌军离得还远,好多人都没发现,傅遥一拉赟启,两人潜到方辙身旁,轻轻把他摇醒。

方辙一睁眼,看见是她,不由道:“出什么事了?”

引着他去看那大器,方辙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运气怎么这么好,都走到敌人的包围圈来了。

“傅大人先走吧,属下誓死护卫您离开。”

这话听着倒好听,可这里一面是山,另外三面都被堵了,能出得去才怪了。不知是哪个人说过“狭路相逢勇者胜”,到了这会儿也没别的办法,只能想办法突围了。

傅遥突然道:“你说咱们有没有办法从后面绕过敌营,突袭他们?”

方辙略一思量,按说从山后绕过去不无不可,只是山路难走,这么多人,又拉着几十辆车根本难以成行。

叫过两个校尉,几人合计了一会儿,最终决定把车马都弃了,徒步上山绕到后面偷袭。

鞑靼只是偶然路经此地,根本不知道这山腹之中埋着兵,这也是因为傅遥惜命,选了这么个风水宝地,当时让兵丁把车马都赶上来,不知有多少人她骂呢。

要真当时依了方辙把营扎在下面,这会儿早叫鞑靼人发现了。或者这也是老天爷给他们的机会,该着她立功了。

五千人都弃了车马,火把也不敢点,‘摸’着黑往山上爬,有对地形熟识的兵丁在前面带路,后面的人手牵着手,如一条长龙般盘旋着往山上走。

傅遥刚开始还能跟上,到了后来累得气喘吁吁,速度也慢了,杜平月干脆背起她,不一刻便爬到队伍前面去了。

按照计划,方辙带三千人从左侧偷袭,剩下两千人‘交’傅遥指挥,傅遥对打仗一窍不通,直接扔给了陈尧,他说怎么着,她照办就是。

陈尧果然不愧是将‘门’之后,他让两千人身后拖着树枝,佯装大军来袭,身上背上弓箭,一边跑一边放箭。每个人拿三四个火把,用衣服布包起来的木棍,浇上桐油,点火就着,看见有营帐的地方就扔过去。

黎明之前正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也是人们睡得正香甜的时刻,这帮鞑靼带队的正是左岸大王,他们一心想绕过此地去偷袭隆亲王的主力,却没想在这儿遇上了埋伏。

方辙带人杀进来的时候,许多人还在睡梦中呢,还闹不清怎么回事,脑袋就被砍掉了。等他们反应过来,匆忙传令调兵,营里已经杀的‘乱’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