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江山美人谋-完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部分(第1页)

宋初一屈膝支着下颚,抓了抓凌乱的头发,看了一眼公孙谷。他看起来不过二十七八的年纪,正是热血的时候,心中充满抱负,因此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助他一展抱负的机会,什么“赵国强盛”,都是些场面之言。

“我昨晚给将军卜了一卦。”宋初一没有接着他的话题,而是说起旁的事情。

道家擅卜卦,能够预测未来凶吉,而且他们轻易不会给人卜卦,所以此刻听闻宋初一的话,公孙谷十分感兴趣,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状。

“却卜不出凶吉。”宋初一见他面色微有变化,紧接着道,“并非将军前途不可测,而是怀瑾学艺不精。我父擅观星术,我师是南华真人,我如今尚未出师,不足为将军谋事。”

宋初一半开玩笑的道,“将军此去必是明潮暗涌,怀瑾可不想尚未学成便身死啊”

“原来怀瑾先生师出名门”公孙谷略显遗憾,但想到自己如今的确是连自身难保,以何求有才之士相助?所以也不逼宋初一。

宋初一也瞧出他并非阴鸷之人,因此才直言,倘若换了个人,她未必会是这番话了。

公孙谷下定决心之后,心情便开朗了许多,连带着箭伤的影响亦减弱,拉着宋初一聊了足足一个时辰。

宋初一也隐隐发觉,公孙谷虽并未认出她是个女子,却对她分外感兴趣。

想来想去,她觉得也许是因为自己看上去分明年纪很小,说话却十分老成的关系,因此她之后便收敛了许多,听的多,说的少。

直到出去打猎的两名兵卒领着一只四只兔子回来,公孙谷才放过她。

赵倚楼缩在石壁的一角,见宋初一过来,微微往旁边挪了挪。

兵卒在水潭边飞快的将几只兔子剥皮,然后升起火堆,架在火上烤。

宋初一的肚子不争气的发出一声咕噜噜如雷般动静,那边的兵卒笑着看过来,宋初一干咳了一声,一本正经的对赵倚楼道,“虽则饥饿并非可以控制,但你在人前不稍加掩饰,实在太失礼。”

第十二章 为何要逃跑

第十二章 为何要逃跑

倘若是个识趣之人,多半是会很有风度的替她圆了这个谎,但赵倚楼显然不是,他几乎想也未想的便无情戳穿,“我敢对天发誓,是你的肚子在响。”

那边的兵卒几乎要爆笑起来,只因着之前见公孙谷对她很是客气,所以都憋着不敢出声。

“是吗?那许是我听错了。”宋初一的脸皮向来是没有最厚只有更厚,区区小事,她自然不会有丝毫羞愤的心情。这其实也因为她接触道家思想比较多。

士族想来将个人的德行、品质、名声看的比命还重,而道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有道之人,其德行是出于自然、简单、内在,所以表面上看是没有“德”的痕迹,实际上是德已经融入骨髓。这样的德才是上德。而普通的人完成德的操守,都是受其他因素左右,是表面的、外在的、形式的,所以虽然有“德”的种种表现,其实已经与真正的“德”的自然性质相差很多。这样的德则是下德。

换而言之,道家不追求表面上的儒雅风度、仁义君子。

且不论宋初一骨子里究竟有没有德,反正她是将后半句话作为人生警句,并且奉行的很彻底。

宋初一着实饿得厉害,饥饿会令人觉得寒冷难以忍受,她便只好与赵倚楼缩在一起,时不时的偷眼瞟那边的烤兔子。

“怀瑾先生。”一名兵卒得了公孙谷的命令,送了半只兔子过来。

这是那几只兔子里最肥硕的,宋初一也没有丝毫客气,便同公孙谷道了谢,接过兔子肉,与赵倚楼分食。

赵倚楼平时上顿不接下顿,所以一旦有食物,便一定要留下些,宋初一见他吃的舍不得吃,便道,“不用留,全都吃光。”

赵倚楼迟疑了一下,见宋初一大快朵颐,也就不再客气。他以前梦想有一天能够大口吃肉,在他看来,这是需要奋斗一辈子的目标,在昨天以前他从未敢轻易的奢望过,然而梦想成真的如此快,恍如梦中。

饱餐一顿之后,公孙谷似乎有些乏了,那些兵卒也不堪疲惫,轮流着休息。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宋初一见除了两个守卫的兵卒,其他人似乎都睡的沉了,便伸手扯了扯赵倚楼,用树枝在地上画图让他看。

画完,宋初一才用眼神询问他:懂了没有?

赵倚楼盯着那图半晌,才点点头。

宋初一看了他一眼,才小声道,“你不说是要小解?”

之前宋初一就偷偷与他说过,一旦说“小解”,意思便是让他埋伏在林子里,打晕兵卒之后逃跑。

赵倚楼不明白,公孙谷对她礼敬有加,为什么还要逃跑?但他觉得宋初一是个有才之士,所做的决定应该不会错,而且他也很怕这些兵卒,所以只迟疑了一下,便起身往林子里走去。

这几日赵倚楼都是去那片林子解决问题,两名兵卒盯着他没入林子里,但见宋初一还在,便也没有跟上去。

过了一会儿,宋初一便显得有些焦躁,不断的往林子里往,再过片刻,开始起身张望。

“两位壮士。”宋初一朝他们走了过去,生怕弄大了声音吵醒其他人,她压低声音,言辞恳切的道,“这片林子里有猛虎,我兄入林这么久还未回来,我有些忧心,你们可否与我一起入林子瞧瞧?”

两名兵卒思虑了半晌,才有个人道,“此处不能没有人守着,我陪你去看看,不过不能走远,要尽快回来。”

“是,是,多谢壮士。”宋初一连忙小声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