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契约皇妃两相欢:为君解罗裳(全本)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部分(第1页)

“嗯,如此甚好,天儿你呢?”皇帝又把目光投向了一言不发的尹天。

“但凭父皇做主,儿子无异议。”

解罗裳与尹拓背手而立,进来的时候刚好听到这席话,不意外的,两人的脸上皆闪过一丝惊讶,然,这亦是早已料到的事情,抬脚,进门,下跪,行礼,如斯酣畅自然。

“正好,拓儿和裳儿也来了,你们觉得朕安排的可好?”皇宫内苑,流言蜚语重重,把琦薇指婚于尹天,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父皇英明。”解罗裳从善如流。

“拓儿呢,你如何看?”皇帝问尹拓。

“琦薇小姐与四皇帝自然是极配的,”沉稳的嗓音不见丝毫波动,他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他日一定能成为一对人人称羡的贤伉俪。”

咫尺,天涯。心若,冰霜。这一刻,终于扼杀了琦薇所有的念头。明眸灿笑,抬头,一步步望进他的眼,亦或是天性里的孤傲,与他,自此,再无瓜葛。

“既然如此,那朕即刻下旨,把太傅之女琦薇赐婚与四皇子尹天。”

“谢主隆恩。”宏亮的谢恩声回荡在金銮殿,一方朔风吹进,恍若拨开云雾,从此,尘归尘,土归土,道不同,不相为谋,前路漫漫,不管是谁,都有自己要走的路了。

博弈,在所难免,鹿死谁手,结论,下的为时尚早。要想达成心底最深的愿望,就必得,坚定的,硬下心肠,站在尹拓这一边,助他,君临天下。

从某种意义而言,站在这堂上的,与那高高在上之人之外,其余,全部是敌人,一切阻碍他登上帝位的,敌人。而她,必须竭尽全力,尽早助他成功,亦是趁早解脱了自己。

青山绿水,锦绣山河,心比天高。终究,她会离开的……三年,三年之后,他做他的皇帝,她做她的“银狐公子”……谁可与他睥睨天下,谁又可与她云游天下?

“都下去吧,拓儿与裳儿暂且留下。”把他们召来,自是不可能为了只听取为别人指婚这么简单的。 。 想看书来

106世代安康

身后的宫门缓缓阖上,解罗裳与尹拓相互扶持着站起来,徒留下,寻常的一家四口。

皇帝在德妃的搀扶下,步下金銮殿,带着解罗裳他们转入后面的寝宫。

对望罢,无声的跟上,顿觉眼前一亮,犹如清风霁月,原是御承殿荷塘里的几株荷花已经露出了微微的花苞,迎风摇曳的湖中,碧水蓝天,绿叶环伺,空气中晕开了淡淡的清荷香,让人神清气爽。

坐定,召来尹拓与解罗裳,德妃微微浅笑:“裳儿,拓儿,别这般拘束,一道坐下吧。”

“谢娘娘。”两人在德妃的招呼下坐下,并思量着皇帝要对他们说什么。

果真,皇帝当即开口了,明黄色的龙袍在阳光下闪烁出耀眼的光芒,他身上的五爪金龙似要腾空而起,生动异常:“裳儿,朕这次召你们来,是有点事情想跟你请教。”为首者如此谦卑,当真吓了解罗裳一大跳。

“不,父皇,有什么事罗裳自当为父皇分忧解劳,何谈请教呢,您这不是折杀了裳儿吗?”太浅,不一定是不满;太过,也未必是福。

“如此甚好,裳儿可还记得,上次在德妃的玉清宫你对殿试之举给了朕建议?”皇帝轻抿一口香茶问道。

“殿试?”解罗裳回想,脑子里闪过那日她去玉清宫请安,然后遇着了皇帝的随口之说,莫怪乎皇帝还真当真了?“裳儿记得,裳儿当初建议让纳兰相与太傅一起主掌殿试,不可行吗?”

“不,裳儿的建议很好,也让纳兰相与太傅相互掣肘了,朕很满意,唯今是对于殿试的选材,朕尚在为难之中,太傅给朕上了一个折子,里面提到了很多关于取士之内容,但是朕尚在考虑之中,所以想让裳儿给朕参谋一下。”

“父皇,裳儿何德何能,竟能担此重任?”显然是被皇帝这硕大的帽子吓坏了脑袋,解罗裳急忙摇头,国家大事,切忌后宫女人插手,她凭何参与?

“裳儿别怕,这不是咱们在寻常聊天嘛,没有外人,你尽可畅所欲言,朕知道的,你定有好的建议,”这皇帝可真看得起她,解罗裳在心底叹息,她似乎有些锋芒毕露了,当韬光养晦才好。

“父皇,如果真要裳儿说,裳儿认为科举取士,定要选些关乎国计民生之实事,庙堂之上,人人得而保暖,然而底层之下,民不聊生,哀鸿遍野亦不在少数,想我云络王朝在父皇统领之下,国力物力已经更上新的台阶,所有的百姓当安居乐业才是,可是为何北方会有乱民,南方甚至还存在着暴民?不是因为父皇管理无方,而是因为手下之官员,贪污*,乱了我朝纲纪,所以裳儿认为此次科举,父皇不妨从为官之道,统帅六民之方向下手,定可选些有用之才,助父皇一统天下,永享世代安康。” 。 想看书来

107建功立业

皇帝愣住了,德妃愣住了,就连尹拓也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的解罗裳。娉婷袅袅,娇颜灼灼,目光如炬,出口成章,文辞韵律,无所不精,这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儿?

“裳儿可是说错了什么?”见众人不语,解罗裳放发觉自己可能说的多了点。

皇帝哈哈大笑,对解罗裳说道:“没有说错,没有说错,裳儿你真真是一个妙人儿啊,拓儿能有你做皇妃,朕也放心不少。”

“父皇别这么说,罗裳一介民女,能有今日之地位,是修了几世之福,才能得到隆恩圣宠,感激涕零还来不及,又怎敢居功呢。”

“皇上,看咱们裳儿这一双巧嘴,也当真是甜的很呢,”德妃对她夸赞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