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红楼同人)红楼之贾迎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部分(第1页)

贾母这个内宅夫人也管不得国家大事,她能够掌握的就是荣府上下子子孙孙。

贾宝玉是继老祖宗贾代善之后,又一个凭着真才实学获得秀才身份者。

贾母高兴地了不得,碍于国孝期间,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否则,贾母真相摆上半月流水席。宝玉这一回没有凭借恩荫,完全靠的自己聪明才智与勤奋。

贾母在贾代善牌位前面抹泪笑得开心:老公爷啊,我死了不怕见你了,琏儿继承公爷的武学素养,他三场连胜,夺回了祖上爵位了。宝玉继承了公爷的儒学素养,他成了秀才了。

公爷啊,您安息吧!

哎哟,贾母旬日说的多好听啊,荣府兴旺,就靠你们姐妹提拔兄弟,如今,兄弟好了,都成了祖上有德了。不关闺女们的事情。

实可怜了,迎春这般操心劳力,元春十年青春蹉跎。

好在贾母这些内心祷告,即便锦鲤也无法知道,否则,元春迎春姐妹听见了,不知道要如何郁闷了。

外头纵然天翻地覆,后宫女人的生活丝毫不受影响,战争距离后宫太远了,她们生活的重心,一如既往的是耍心眼子争吃争喝争宠爱。

特别是盘踞在储秀宫中那些自诩貌美却尚未没乾元帝开发的美女们,更是卯足了劲儿往太后,皇后贤贵妃跟前来使劲儿。

因为皇帝临幸那位嫔妃,虽然要翻牌子,但是,要得到皇帝青眼,必须得让皇帝认得你呀,从来没听说过皇帝会临幸那位从未谋面的嫔妃了。

但是,如今后宫莫说节气,就是太上皇太后帝后的万寿节也从简了,帝后是因为孝期未满,太上皇太后娘娘却是因为战士吃紧,她们为国为民也为儿子忧心,实在没有心思庆贺。

如此一来,要想见着皇帝就必须跟皇后贤贵妃交好,因为一般来说,皇后跟贤贵妃在自己不方便之时,有权力推荐美女给皇帝受用。

所以这二人的巴结好了。

再有太后娘娘那里也要勤奋请安,因为,皇帝再是忙碌,太后再是大度理解,皇帝也会谨守为人子女的孝敬,每月逢五逢十,必定要去宁寿宫请安,余暇时间,也会抽空前往太后宫中请安三五次,是故,逢五逢十的日子,宁寿宫中犹如节日一般,如今虽在孝期内,不能大红大紫,淡粉淡紫天蓝湖绿这个浅色还是可以穿戴,且这些嫔妃因为人多,生怕皇帝耳朵听不见,一个个掐着脖子往高音上头喊,原本很好听的娃娃腔,恁被掐成高八度惊叹调,结果皇帝听见归听见了,只是被吓得眉峰乱跳,汗毛竖立。

乾元帝因此改变请安策略,由之前逢五逢十,改为不定期前往。

唉,正所谓尚有政策,下有对策,一群花羽毛的小嫔妃因为五千收买消息,摸不准皇帝那天前往宁寿宫具体时间,干脆来个守株待兔,日日前往宁寿宫请安。太后娘娘免了她们早晚定省,她们已然顽固的在御街上路过,或者手持书卷,三三两两闲聊。久而久之,宁寿宫门浅的御街上成了一景了。

如此一闹,迎春到不好意思去宁寿宫了。

七月,民间孝期已满,探春已经足足十四岁了,虽然前面压着十五岁个兄长宝玉,可是宝玉跟黛玉婚事已成定居,不过碍于黛玉三年孝期,要等九月之后才能定夺,只是探春的婚事也该张罗起来,不然,一日西宁王战败,开口要收义女,荣府不答应便是罔顾社稷安危,答应了,便应验了三春去后,第二去。

这个谶言必须破。

八月初一是太后万寿,虽然不会大肆庆贺,可是,京都亲贵人家诰命都要进宫朝贺。贾母跟邢夫人凤姐三人都在进宫朝贺命妇之列。

七月初,乾元帝跟太后商定要大赦天下之时,迎春已经给凤姐传递密扎,密嘱他们迅速相看女婿,以便在恭贺太后之时请求太后玉成赐婚。

然后,七月中旬,凤姐传言进宫,荣府竟然跟冯家达成了协议,冯家有意迎春探春为长媳。

迎春闻言愣了愣,问那锦鲤:“这个冯紫英,就是那个冯紫英么?”

锦鲤娇笑:“正是皇帝暗卫统领冯紫英!”

迎春愕然之下吓得一声冷汗,哎呀妈也,这可是个特务头子啊!迎春希望探春嫁给清贵人家,做个体体面面,安安稳稳的官太太,万没想过让探春做个特务老婆!

且一般人家,荣府如今地位可以压着他们玩儿,探春入嫁就是低嫁,可以过得轻松自在。冯紫英这种女婿,皇帝也给他三分薄面,荣府如何压得住?

迎春闻讯整个人都不好了!

她想要反对冯紫英,却又没有足够理由,唯一构成反对理由就是冯紫英那狠戾吓人的身份。且他者身份是朝廷秘密,说不得!

迎春对冯紫英甚是经过一番仔研究,终于找出冯紫英身上缺陷,这家伙已经年满二十,定过三次亲,结果未婚妻三次出了问题。第一个未婚妻竟然死于天花,第二个未婚妻出了意外,第三人未婚妻因为得知死了两位前任,抵死不从,婚姻维持三个月便解除了。

这些都是十分隐秘的情报,迎春只得含糊其辞,询问凤姐有无出身的合适人选,冯紫英二十尚未娶亲,身上会不会有说不得隐情呢?冯紫英偌大年纪尚未婚配,是否身患隐疾呢?

冯紫英知道必定要气死了!

这个迎春也顾不得了,她十分不希望自己有个大特务的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