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鬼雨仙踪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部分(第1页)

中国古代有四大爱情故事,分别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和《牛郎与织女》。牛郎织女已经在《道缘儒仙》里写过了,孟姜女太过凄凉,不容易YY。而《梁祝》和《白蛇传》却是极好的玄幻素材,不写实在可惜。

在起点的诸多小说中,写三国的很多,写《白蛇传》的有之,写《梁祝》的却是极少。据我所知,历史上还是有人写《梁祝》的。张恨水写过,赵清阁写过,顾志坤写过,可见《梁祝》的确值得挖掘。

鬼雨写这部《鬼雨仙踪》是想将《梁祝》和《白蛇传》糅合在一起,通过四个主角的修持,反映儒、道、释、魔四大宗教的复杂斗争,从而揭示和扬弃中国至今仍然深入人心的传统思维方式。

儒家,被独尊了两千年,近代基本被抛弃,然而怎么抛也抛不开。

道家,自黄老以下,及至遍布山野的诸多道观,数千年香火鼎盛,受人朝拜。

佛家,汉代就从天竺传入,早已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至今拥有无数的善男信女。

魔门,传统上认为,所有新奇的,外来的,偏离正统的都可以归纳为魔门。在这本书里,关于魔门有崭新的定义。

至于有关爱情的描写,《梁祝》中沉淀的爱情何等深沉,鬼雨只怕写不出来,只能尽力而为。

本书的特点有五:

1、贴近中国传统文化。

2、空间跨度大,包括幽冥世界,人间和天界。

3、时间比较久,包括转世,重修等内容。

4、主角比较多,梁山伯和白蛇是第一男女主角,许仙和祝英台是第二男女主角。

5、情感真挚,不是后宫种马小说。

预计写120万字,不想写太长。

因为架构宽,本书的创作难度极大,远比道缘的单线条写作复杂得多,而且难以被读者理解,甚至会出现百万字内还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的状况。就像孙晓的《英雄志》,如果在17册以前结束,那只是一本普通的武侠小说,而到了19卷,文章忽然变得丰满起来,感觉整个故事一下子拔高了很多。

本书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现象,开头会显得很零散,不到最后关头难以表现文章的核心内容。而这不但考验读者的耐心,更考验作者的耐心和毅力。如果能够写完,虽难说成为多么好的经典,至少不在《道缘儒仙》之下。

敬请大家支持新书。

………【关于分卷和章节划分】………

本书结构比较大,内容松散,篇幅较长(初步构思超过200万字),因而分卷和章节编排就显得很重要。

卷的内容相当于台湾出版社出版繁体书的一册,大约有7万字。

节是原始稿的分段方式,每一节都是一个小的剧情,相当于电影的一个镜头。因为是网络连载,本人写作速度不快,因而限定每节字数大约2千到5千不等。

章是修改稿的分段方式,每一章相当于原始稿的3…4节。每章大约7000…15000字不等。本书会经常修改,版本以起点中文网的版本为准。

………【多线程多镜头平行交错模式的写法】………

大多数武侠小说采取的是“单线程单镜头模式”,例如金庸的《笑傲江湖》,开头第一章《灭门》,在镜头中心带动剧情发展的福威镖局少镖头林平之。随后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林家灭门惨案、林平之出逃,一直进行到了衡山刘正风金盆洗手,才在旁人的言谈中出现了小说的主人公令狐冲。等到令狐冲正式出场之后,镜头就一直跟随着他,读者所能看到的仅仅限于令狐冲一个人的周围。所以当令狐冲在华山后山思过崖面壁的时候,读者们不知道岳灵珊是如何和林平之发展感情的,——因为令狐冲看不到,所以我们也不知道。等到我们和令狐冲一起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切已经成了定局。这样的单线程单镜头模式,从叙事手法的角度来说比较好驾驭,也相对容易保持故事的一致xìng和流畅度。

而金庸的《天龙八部》则可以看作是一种“多线程单镜头模式”。从第一章“青山磊落险峰行”到第十四章“剧饮千杯男儿事”,带动故事剧情发展的是段誉。从段誉遇见了乔峰,“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一章开始镜头中心的人物变成了乔峰。等到珍珑棋局的时候,中心人物又变成了虚竹。我们不考虑倪匡代笔的因素,单就小说的三个人物分配镜头的方式来看,是一种流水作业。如果我们把同一段时间中乔峰、段誉、虚竹三个人的行动分别用A、B、C来表示的话,那么当三个人不在一起的时候,在镜头中出现的只有一个人,而另两个人的行动是未知的。也就是说,镜头中出现的是A,而此时B和C到底进行得怎样,并不会表示出来。只有当三个人相遇的时候,才会以补叙的方式概述交待。这种叙事方式,在古龙的《绝代双娇》里也有所体现。

孙晓的《英雄志》采取的则是“多线程多镜头平行交错模式”。书**有四大主角,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dú lì意识和相对完整的剧情。当四个主人公有着各自行动的时候,镜头也不停的在他们中间进行着平行的切换,而当四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镜头也由平行变成了集中。这样子的好处是可以极大的扩展视角,丰富内容,但负面影响也很明显:很难保持作品的一致xìng和流畅度。比如说,第一卷《西凉风暴》,讲述西凉捕快伍定远因为追查一件灭门血案,惹上了昆仑派。他为此案千里逃亡,从西凉逃到了běi jīng城,却终于落入昆仑派的手中,眼看自己死期将至,伍定远也死心认命,只是想在临死前再吃一碗热面。追捕者也网开一面,带着他到了一个小面摊前面。伍定远感怀自己时乖命蹇,忍不住落泪。到这里第一卷结束了。等到读者打开第二卷《乱世文章》的时候,傻眼了:出场的人物居然是一个叫做卢云的穷书生。整个第二卷,我们只看到这个倔犟的书生含冤入狱,又莫名奇妙的在一次劫狱中逃了出来,之后他因为对出了一个对子,幸运地成了一代大儒顾嗣源的书童,又得遇奇人,学了一身武功,更与顾家大小姐顾倩兮两情相悦……不对啊,那个伍定远呢?昆仑山呢?怎么全都不见了?一直看到第二卷的最后,卢云因为逃犯的身份被人揭发,不得不离开顾家,卖面为生。他挑上一个面担,一路向北而去。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两个主人公的交集是在这个地方!

黄易的大唐双龙传已经有“多线程多镜头平行交错”的意思,不过因为主角只有两个,这种特点表现得还不是很明显。到了《边荒传说》,可谓“多线程多镜头”的集大成者,书中的燕飞、刘裕、甚至每个配角都可以成为一个章节的主角。

鬼雨在写《道缘儒仙》的时候,采用的是单线程单镜头模式,阅读起来很顺畅,不过却因为叙事简单而带有流水账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