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回眸一笑秋波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部分(第1页)

最后一天下午,随忆在随母的指点下,终于在太阳下山前完成了,试印了之后拿给随母看。

随母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几处,出声赞扬:“我女儿手艺真不错,将来不愁没饭吃,去天桥底下摆个摊,生意肯定火。不过……”

随忆以为是哪里出了问题,“怎么了?”

“你还记不记得你小时候学雕刻的时候,你外公给你讲的那个刻‘百花诗’的傅抱石?”

“记得啊,他在上面刻了两百多个字,很绝妙。”

“所以,你不觉得应该效仿他一下,在这里刻上‘随忆赠’三个字会更好?”

随忆皱眉反对,“不好。”

“没关系啊,用微刻,不仔细看看不出来的。”

“不好。”

随母忽然一脸认真的问:“你不会是忘了怎么刻吧?”

随忆叹气,越来越相信三宝和自己的妈妈才是母女。

晚饭的时候,随忆又问:“妈,三外公没出远门吧?我想把平安扣拿去开开光。”

随母转头看了眼,“这不是你一直随身戴着的那个吗?以前我一直说开光,你不是不信的,怎么突然想起来了?”

随忆眨了眨眼睛,不知该怎么回答,吞吞吐吐地开口,“其实……也许是有用的吧?”

随母的眼睛闪着光,“送人的啊?是那个萧子渊吗?”

随忆立刻住口低头吃饭。

随母不放过她,“给妈妈说说嘛。”

随忆假装没听到。

随母放弃,“好吧,今晚你刷碗,明早带你去。”

随忆立刻点头,“成交。”

说完随母便飘然而去,边走边感叹:“哎,真是女大不中留啊……”

留下随忆在桌前,随忆背对着母亲,不急不缓地喝完碗里的汤,放下碗时喃喃低语:“妈妈,我能为他做的就只是这些了,以后会留在你身边好好孝顺您。”

第二天一早,随母便带着随忆去了离家不远处的山中寺庙。开光的时候,随意一脸的虔诚,随母看在眼里,心里动容。

仪式结束之后,随母支走随忆;“阿忆啊,你去外面走走,我和三外公说说话。”

开光的这位师傅是寺里的住持,也是随忆外公的弟弟,排行老三,从小就有佛缘,家里也没反对,便到了这里。随母每隔几个月就会来看他。

“好。”随忆乖乖地应下来,给三外公施了礼便走了出去。老人一脸慈爱地看着随忆。

随母扶着老人从屋里走出来。老人是看着随母和随忆长大的,如今就像是看到女儿带着外孙女来看他一样,格外亲切,不由得感叹:“一转眼随忆都长这么大了……我记得你带她回来的时候她才这么高。”老人边说边比画着。

随母笑着回答:“是啊,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三叔您的身体还好吧?”

老人抚着花白的胡须,“佛祖保佑,还算硬朗,倒是你要多注意。”

“您知道的,我的身体时好时坏的,也就那样了。好在这丫头聪明懂事,性格也算开朗,当年我和她父亲的事情也没给留下什么阴影,我也没什么不放心了。”

“佛家讲究因果的。沈家是书香门第,几代都是善人,种下善因,必定会结下善果,你多宽心。”

随母恭恭敬敬地点头,“好的,三叔的指点我记下了。这次这丫头突然回来,我倒是有件心事,想和您商量商量。”

“你说。”

“这丫头在学校里应该是有喜欢的人了,但是你也知道她一向不放心我,一直嚷嚷着一毕业就要回来我身边,我怕她会因为我而放弃了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