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烈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部分(第1页)

微微活动了一下身体,袁野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整个人仿佛焕然一新。

再看看手中的空玻璃瓶,袁野知道这东西还真是物有所值啊,唯一的缺点就是太昂贵了。

望着眼前的食物,刚才肚子还咕咕乱叫的袁野,猛然觉得自己好像不那么饿了,不过袁野可没有浪费食物的习惯,最终还是将食物一一塞进肚子里。

抱着铝盒走出食堂,袁野已经没有了那种走路飘的感觉,只觉得神清气爽,胡乱的挥了挥拳头,踢了踢腿,浑身充满了活力。

下午在与育空网中的训练,袁野完成的效率极高,这主要归功于他极佳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好,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自然出色,完成空战动作自然也是事半功倍。

两个小时的训练结束,袁野现在已经能够完成四十一个基础动作中的三十五个,只一个下午他就多掌握了五个基础动作,对于c班的学生而言,这样的进步可谓飞快。

袁野的表现自然被比利看在眼中,在比利看来,袁野的才华虽然平平,但每次的训练都非常认真,而且进步也是二十六班中最快的。

“如果照此努力下去,说不定会有一丝成为正式飞行员的可能。”在战机模拟器中的比利,看着空中袁野的战机喃喃自语,这样的评价对于外人而言,并不算很高,可对于有过真正空战经验的比利而言,这样的评价已经算是相当之高了。

要知道,阿亚空战学院每一届空战系的学生足有15oo到2ooo人之多,而最终能够成为飞行员的只有寥寥两百人左右,可以说录取率非常之低,而且袁野所在的班级是c级班,迄今为止,在阿亚空战学院,真正从c班走出去成为真正飞行员的学生,没有过三人,有所成就的几乎没有。

袁野并不知道比利对于自己的评价,眼下的他并没有考虑成为正式飞行员这种遥远的事情,现在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不断进步,提高空战水平,只要空战实力提高了,其他的自然水到渠成。

两个小时的训练结束以后,比利忽然宣布了一件事情,下个月阶段考试以后,将会进行一次飞行员等级考核,并殷勤的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余时间勤加练习,从而获得三级飞行学员的资格。

在此,比利也重复了三级飞行学员的最低要求,基础手12,在完成全部基础动作的前提下,能够做出一个F级难度的飞行动作。

在比利看来一个F级难度的飞行动作并不算太难,可对于二十六班的学生而言,带有难度的动作,依然是传说中的存在,所以学生们对此的反应十分冷漠。在c班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都保持相同的心态,那就是在学校混得一纸毕业证书,好对父母有个交待,至于在空战的道路上有所成就,他们可没有想过。

对于这样的消息,袁野并没有什么强烈的反应,神情不动,坐在战机模拟舱中细心听着,不过,比利的下一句话,就让他眼前一亮。

“根据校方规定,通过三级飞行学员考核的学生,可以获得3ooo贡献点的奖励,二级飞行学员是1万贡献点,一级是5万贡献点。”

“3ooo贡献点?”袁野轻声嘀咕一句,大脑中开始迅将这3ooo贡献点进行了一系列的换算,可以买三盒营养液,或者是在育空网中装配十多架制式下等战机……很显然袁野现在对贡献点的渴望,已经到达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正文 第六十二章 企图与升级

阿亚空战学院的校长室。

校长方致正端坐在办公桌前,拿着电子板翻看着华子川的接待计划。而在他的面前,则站着米格、华子川,以及校方几个重量级人物。

“你的计划书我看完了,很好,我很满意。”校长方致缓缓放下手中的电子板,将目光对准了华子川,目光中露出些许的赞许之色,在方致眼中,华子川是接替米格最好的人选。

面对校长的夸赞,华子川没有露出丝毫的轻浮之色,身子微微弯了弯,温言道:“能有如此出色的计划书,多亏了米格学长的提点,以及校方的栽培,我只是一个执行者罢了,所以这应该是学生会集体的成果才是。”

校长微微点了点头,显然对华子川的回答非常满意,为人谦恭、做事严谨、才华出众,这几乎是每一个人教授过华子川的老师给出的共同评价。

一旁的米格,听到华子川的话,神情却微微一动,对于这份计划书,米格压根就没有给与华子川任何的帮助,可华子川为什么要将如此功劳分给自己一份呢?是对自己的讨好?还是另有目的?

米格心下猜测着,米格与华子川在学校中的关系相当微妙,表面上二人工作上的搭档,关系也不错,可背地里,华子川给米格的感觉就是带着面具做人,而面具之下到底是什么?他不知道,所以隐隐的他都会下意识的去防着华子川一手。

“距离比斯曼空战师来校,已经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了,希望在这段期间大家要把准备工作做好,尤其是安全问题,千万不要出现任何差错。”方致说道。

“是。”

“知道了。”

下面的人纷纷回应道。

“校长。”华子川忽然又开口道:“我毛遂自荐,想全程负责接待比斯曼空战师,希望校长能够给我这样的机会,我保证会将这件事做好。”

听到这话,校长微微一顿,在他看来华子川负责全程接待,自然是最好的人选,可这件事情,好像是学生会的事情,也就是说,这件事应该是米格做主的。

随即校长将目光对准了米格:“米格,这件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