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官路风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部分(第2页)

二人百感交集,既痛恨这笔款子不知被哪级政府卡走了一半,又欣喜若是能够要回来,那么躺在床上忍受病痛的八十多村民就有了治病的钱。

于是就有了今天柳老汉领着近百村民围堵乡长办公室的一幕。

高阳听完也很愤怒,但愤怒之余又有些哭笑不得。柳老汉是村长柳青的父亲,是经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他们让他出面闹事的目的无非是借重柳老汉的老战士身份。

“荒谬!简直是荒谬!”高阳气急而笑,指着柳老汉一群人道:“村书记和村主任不敢来找我,就让你们来乡政府闹事?这是哪门子道理?柳大爷,这件事情我弄清楚后会给你们一个交代,可是在这之前,你回去给高铁成和柳青说,今天下午带着检查来见我。”

“高书记和柳青又没做错,凭什么给你写检查?”柳大爷一听写检查,不干了,花白的胡须一颤一颤的,梗着脖子道:“一人做事一人当,我知道在乡政府闹事是不对的,和所有人无关,要写检查也是我来写。只要你能帮我们要回救命款,别说写检查,就算我这条老命送给你也行。”

身后一众绿柳村老百姓也纷纷叫嚷开来,会议室顿时变得吵闹不堪。

“都闭嘴,高乡长既然让书记和柳青写检查,就说明他能帮我们要回救命钱,否则他怎么好意思要求别人?”柳老汉狠狠拍了下桌子,所有人同时闭上嘴巴。

“具体情况我还需要向乡里和县上了解下,不过我可以保证就算要不回这笔款子,也会想办法帮咱们绿柳村的老百姓们治病。”高阳没有理会柳老汉的激将,言语间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

&;1t;ahref=。>;。

………【第九章 【窘迫】】………

将柳老汉等人送走后已是中午时分,高阳吩咐王智慧打份饭送到他办公室,便独自回去继续看乡里的文件资料。

大兆乡共有十二万多人口,十七个行政村以及近百个自然村,其中绝大部分村子的老百姓生活水平都处于贫困线以下。土地贫瘠,条件恶劣,一年的收入仅够维持温饱,甚至许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

乡财政完全依赖县上拨款,几乎没有任何财税收入。仅有的几家乡属企业一直亏损,不但不能为向财政输血,还每年占据了一大部分预算资金。即使这样,几家企业的职工也只能领到基本工资,每到年底甚至连工资都领不到,只能等到来年三月份预算经费下拨后才能补领。

整个乡的十八座小学校舍都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经历了去年小兆乡泄洪事件后,十二座小学校舍都变成了危房,急需大量资金维护甚至重建。

还有不到十天,就到了月底,看乡财税所提供的报表,去年县上下拨的共三百八十万预算经费早在上个月就已花费一空,财政赤字甚至达到惊人的六百八十万,如此一来就算明年经费提前下拨,也不够还债的。

最让高阳头痛不已的是马上月底了,乡上三百多名干部的工资还没着落,接下来距离到预算经费下拨还有三个月,每个月近二十万工资,有六十多万的缺口。

况且再有一个月春节就到了,大过年的总不能不给干部以及军属老人些慰问品,这样一算,至少需要一百万经费才能解决。

大兆乡的情况比想象中还要恶劣啊!

高阳靠在椅背上,轻轻拍打着脸蛋,这么大的资金缺口让自己去哪里补齐?赵永奎啊赵永奎,你可真是给我留了个烂的不能再烂的摊子。

其实他也明白大兆乡的财政窘迫到如此地步,并不是赵永奎一个人责任。财税所的所长魏明辉是党委书记单泽海一手提拔上来的,从报表上只有单泽海一个人的签字就能看出,魏明辉只认单泽海,若猜的不错,原乡长赵永奎想要拨款,恐怕也要经过单泽海同意才行。

政府部门里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事权和财权!掌控了这两项,几乎就掌控了一切。

单泽海本就是党委书记,牢牢地控制着整个乡的人事权。又有心腹掌管财税所,再加上党委会的绝对优势,毋庸讳言,他就是大兆乡的实际掌控者。

可是不管怎么说,书记管人,乡长管钱,这本就是工作职责,堂堂的乡长连审批资金的权利都争取不到,不能不说赵永奎在大兆乡败走麦城根本就是咎由自取。

而这,也给继任者高阳留下了大难题。

高阳手指敲着桌面,大兆乡去年遭受水灾,市县两级政府下拨了一百二十万资金用于赈灾,可是到了乡上,却只有八十万资金。

雁过拔毛这已是默认的规则,对于此高阳并不觉得奇怪,令他感到奇怪的是即使这八十万资金也只有二十万真正用于赈灾,其余的六十万竟然被划转到县建筑公司的账面上了。

根据资料上的说法,是偿还修建大兆乡中学的建筑款,六百八十万财政欠款当中,有近四百万是拖欠县建筑公司的建筑款项。

修建中学,应该向县教委申请,再到建委立项吧?高阳有些疑惑的想着,一级级审批下来,县上怎么也会拨些款项,可是报表上为什么没有体现出来?

摇摇头,他苦笑着将这些疑问自脑海里甩掉,如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一百万元的干部工资和慰问款,以及绿柳村的问题,其余的事情暂且放在一边。

钱!钱!钱!

高阳只觉得自己满脑门都刻着钱字,这么大的缺口该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