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寒门出了个状元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收获颇丰(第2页)

李凌峰美滋滋的想,要不是前世学习时喜欢博览群书,涉猎不同的领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那现在岂不是两眼一抹黑,就算有好东西在眼前,他也分辨不出。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应该能卖点钱,到时候小腰包富足了,还愁没肉吃吗?

李老三看他抱着背篓里的烂草宝贝似的,不由好笑道:“你这憨娃,挖些草干嘛?”

李凌峰护住自己的背篓,憨笑道:“爹,这不是破草,这可都是宝贝!”

李老三嗤笑一声,没在管李凌峰,只当儿子是好玩儿,采草回去办家家哩。看时间差不多了,把镰刀拿上,背着野鸡打算带李凌峰去看看自己做的陷阱。

李老三一共做了五六个陷阱,有的是为了逮野鸡,有的是为了逮野兔,反正都是在曾经抓到过猎物的洞口旁,为了迷惑那些小动物,李老三还特地弄了些草把陷阱遮住了。

李凌峰跟着自家老爹一一探查过后,收获虽然不算多,但也不少。野鸡虽然没有再抓到,但是野兔倒是抓到了三只,两只大的一公一母和一只半大不小的雄兔,其中捕到母兔的陷阱旁还有一窝小野兔,李老三见那些野兔个头小,而且已经可以自己吃草了,就没一起带走。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抓大兔放小兔,明年还有大兔抓。李凌峰理解自家老爹的想法,自然不会拒绝。

前世他看书学习时,就曾看到我国古代先贤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他深以为然,捕鱼之道在于师法自然,其它动物也一样受用。

李老三背着沉甸甸的背篓,今天的收获不算少,特别是那两只野鸡,只能说太好运了。李凌峰也觉得自己收获不错,虽然父子俩不在一个频道,但不妨碍他们心意相通,因此脸上都是喜色。

上山慢,下山快。

李凌峰跟着李老三下了山,走来时的小道,遇到来地里除草施肥的乡亲,李凌峰都乖乖叫人。家家户户各忙各的活计,等到家的时候日头都还没到正中。

李凌峰背着背篓进院子里:“娘,我们回来了!”

张氏和几个妯娌听见声音,都从灶房里探头走了出来。

大伯娘赵氏一脸惊喜的围了上来,翻了翻李老三放倒在院里的背篓,对着主屋高声道:“他奶……快来!老三打了两只肥鸡…啊!还有三只兔子……”

李老太听见喊声,忙不迭推门走出来,看见背篓里的鸡兔,脸上笑得跟朵菊花似的。

“老三有功了。”

随即开心的摸了摸肥鸡,又摸了摸野兔,竟也不问问自家儿子受伤没有。

赵氏看完李老三的背篓,又兴冲冲的翻了翻李凌峰的背篓,搞得李凌峰心里一紧,毕竟背篓下面还埋着自家老爹亲手放的野鸡蛋哩。还好赵氏翻找了一下,发现只有些蕨苔和野草就作罢了。

“这憨娃,背些烂草做啥嘞?”赵氏神色中略显失望,但想到肥鸡和肥兔,又立马风风火火的把东西拿进灶房了。

李凌峰在心里翻了翻白眼,抬头刚好看见李老三眼里刚退却的那一丝丝紧张和尴尬,不由觉得好笑,自家老爹太没有干坏事的天赋了。

等到几个妯娌跟着赵氏拿着鸡兔去了灶房,李老太回了屋,张氏才围了上来,自家男人进山打猎,她想上来关怀两句都挤不过……

“孩儿他爹,都没受伤吧?”山里危险,李老三每次进山虽然能让全家多多少少吃上点肉,但山里危险,张氏没有哪次是不提心吊胆的,更何况这次自家幺儿还跟着去了。

“没,没,放心吧,我们没敢往深了去。”

李凌峰把背篓放下,任由自家老娘在自己和李老三身上“检查”。

见二人真的没事,不由松了口气。他也看见了自家儿子背篓里的野草,不由笑骂道:“你这小皮猴儿,和你爹进山就割了一些野草,喂给猪连猪都不吃。”

李凌峰笑呵呵的,见大家都觉得自己背篓里的是野草,心里不由又感慨了一句,果真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啊,还好自己读书读得多!!!

李凌峰装模作样的拉了拉张氏的袖子,示意她低头,然后附在张氏耳边悄咪咪的说了野鸡蛋的事,果然张氏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