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仙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部分(第1页)

阵。金光所至,万里佛国,尽成焦土。化为了缕缕青烟,再也不能复原了”。

说道这里,刘瑾自己也长舒了一口气,可算圆过来了。

“护国真人当然乘着这个机会,念动六字真言:唵嘛弥叭咪吽。然后。。。。”刘瑾还准备接着编下去,正德突然回过神来问道:“那护国真人是道家弟子,怎么会念佛教的六字真言。不应该是《抱朴子》的九字真言么?”

“呃!”刘瑾一个激灵,连忙改口道:“护国真人念动九字真言,然后御剑在手,对着天空一声大吼道:九天应元雷声。。”刘瑾正说着呢,远处又跑来了一个小黄门,很没眼色地禀告到:“禀告陛下,内阁诸位阁老来并刑部,礼部尚书,还有大理寺卿,正在宫外求见。”

正德一愣,突然叹道:“肯定又是为了护国真人的事情!不过就是打了一架么,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么?”

正德扫兴地摆了摆手道:“朕去看看,刘瑾你留下,等我回来接着说。还有千万别把道家佛家弄混了,朕不找你,小心护国真人回来找你麻烦。”

“啊!”刘瑾傻眼了,目送一脸莫测高深地正德皇帝,带着几个随身小太监了离去,半响才擦了擦额头汗水,突然一个激灵道:“陛下,会不会什么都知道,只是不想说而已?“

刘瑾越想越觉得可能,背上顿时一阵冷汗直冒。全没了半点刚刚的得意神色。

此时,豹房的议政殿内,几位阁老并两位尚书,以及大理寺卿都已经在里面等候多时了。在内阁的时候,几位显然已经达成了共识。现在需要的就是一道皇帝旨意了。

打压控制宗教势力,是太明一直以来奉行的既定政策。可以说,明代是历朝控制宗教最严密的朝代。毕竟太祖朱元璋就是依靠宗教造反起家,深知宗教力量的恐怖,所以一直对着宗教势力严加防范。

只可惜,道佛两教千年根基,早已深入了中国的方方面面。而且只要做的好,对维系大明江山,人心稳定也不无益处。所以对宗教,大明一直是又打又拉。从明朝沿袭宋制册封道教张天师,却又严厉执行出家度牒制度。就可以看出大明朝对宗教的态度。

儒,道,释三教千年争斗,千年融合。大抵已经密不可分了。但儒家却不会容忍两教做大。所以才会有今天,内阁阁老和尚书,大理寺卿一齐面圣的事情发生。

几位朝廷重臣达成的一直目标很简单——借此机会打压两教,阻止其继续夸大,防止他们向朝廷施加任何影响。

第一百零二章 神话是怎么练成的

正德皇帝很无奈,他感觉自己是不是跟阁老们”八字“不合,只要他们聚在一起来找自己,十有八九不愉快。

还能不能一起愉快地玩耍(商议国政)了?

议政殿内,诸位大臣口沫横飞,义正词严。

龙椅之上,正德皇帝万般无奈,装着很无辜地模样,好像听不懂下面再说啥。

几年下来,正德皇帝算明白了。自己的战斗力比起”久经沙场“的文官们就是个战力五的渣渣。正德不想又惹起上次那么的朝政风波,就只能装出一副乖宝宝地模样,你说任你说,你谏任你谏。权当听小曲了。

如果,正德如今所思,让文官们知道了,还不知道又要惹下多大的麻烦。几位阁老会不会一头撞死在大殿龙柱上。

”哦!朕知道了。“

”是啊!朕明白了。“

。。。。。

几位大臣轮流上阵,正德也一副虚心受教地样子,但就是没个准话。

”王顾左右而言他!“,几位大臣哪个不是年老成精,来此之前就已经猜到了正德皇帝陛下会有的态度了。

文官们的对策就是磨,磨到正德皇帝扛不住的时候,文官们就赢了。

一炷香过去了,又一炷香了,眼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正德皇帝也渐渐感觉到坐立不安了,心里也跟猫抓一般,只恨不得马上从这个”地狱“里逃开,继续去听刘瑾讲故事。

正德不缺聪明,就缺耐心!显然,正德的弱点早就被文官们看得清清楚楚了。如此水磨工夫,绝不是大臣们闲得慌,要找皇帝陛下练嘴皮子。

大臣们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如今却只是在和正德皇帝陛下比耐心,谁先扛不住,谁就输了!

正德开始还真以为大臣们来找自己一轮”案情“的,但如今时间过去一个时辰了,几位大臣还在那里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其到底所谓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