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骁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部分(第1页)

“当然不成!”马英道,“你以为魔障是大白菜,想陷入就能陷入的么?而且,陷入魔障非常危险,搞不好会误伤朋友,甚至走火入魔,能不陷入还是不要陷入的好!

不过,有另外一种法子,却能造成相似的状态。”

“什么法子?”李风云急声问道。

“迷魂!”马英答道,“江湖上有一种秘术,能让人陷入一种奇妙的状态,浑浑噩噩,不知自个在干什么,只听施展这种秘术人的话,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臭小子,这种状态跟陷入魔障十分相似,只要你能在这种状态下还能保持一丝清明,就有希望进入那近乎神游的状态。”

李风云眼睛一亮,追问道:“哪里才能找到这种秘术?怎样才能学到这秘术?”

马英摇头,戏谑道:“既然是秘术,江湖上会这本事的人并不多,想学到这秘术,可不容易!”

李风云郁闷了,既然如此,这老家伙说它干嘛。

又听马英道:“如果你想在短时间内使用这掌法,其实还有种法子,不过对身体不太好!效果估计也会略差些。”

“什么法子?”李风云有些发蔫,他发现,这老家伙出的主意,有些不靠谱。

果然,马英说了一个很有诱惑力而又切实可行的法子,服用可另人产生幻觉的药物,如五石散(注1)。

“不行!”听了马英的法子,杜如月浑身一颤,尖叫一声,“风云哥哥,这五石散你一定不能服用,我娘……我娘就是服用五石散而去的。”

说到此处,杜如月竟忍不住抽泣起来。

李风云心中不禁生出一股怜意,伸手轻轻揽住她削痩的肩膀,柔声道:“莫怕,我不会的,我身子这般壮,哪会怕那一般的毒物?更何况,不是还有苏语侬那丫头么,真要有事,还怕她不给我诊治?而且,这种东西,我又岂会常吃?

我答应你,不到紧急关头,我绝不用这法子!”

注1:五石散,又称寒食散,始于西汉末年三国时期,其药性皆燥热剧烈,服后使人全身发热,并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实际上是一种慢性毒药,许多长期服食者都因中毒而丧命。本文对其药效进行了夸张,请读者姑且读之,切勿效仿。

………………………………

第百十四章 杜重威的打算

那此偷袭失败后,杨光远似乎对攻取镇州城失去了信心,只是紧守南门大营,放出大量的游骑,监视着其他的三座城门的动静,似乎打定心思,要将杜重威困死在镇州城中。

为了弥补兵力的不足,杨光远将那些新降军大部分打发去守周围的城镇,而把原本四散在周围的那一万精兵都聚拢到镇州城下。

这样一来,杨光远手中可调动的兵马,缩减到三万二千人,其中,三万人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精兵,那两千人是降军。当然,之所以留下这两千人,主要是需要他们做些杂务。

虽然杨光远手头上的兵马减少了,但实力反而增强了不少,如若杜重威胆敢出城野战,杨光远有把握一举击溃成德军。

杜重威也明白这个道理。

虽然战场上的胜负并不一定取决于参战人数的多少,但在双方兵卒训练程度差不多,又没有可能施展计谋的情况下,只要对方的主帅不是太蠢,战场上的胜负往往取决于人数的较多的那一方。

大晋国一场败仗接着一场败仗,对方的士气与信心,似乎比一直蜷缩在城中的成德军更高一些。

而且,很难说契丹的铁骑会不会在交战最关键的时候突然出现,那对成德军将是一场灭顶之灾。

以弱胜强之所以被人津津乐道,就是因为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少了。

那些寄希望于将士在战场上超常发挥,突然爆发出超强战斗力的主帅,十之七八都成了成就对方功名的踏脚石。

杜重威不是蠢材,不愿以自己的失败成就杨光远的威名。

“求援吧!”这是众将共同的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城外突然出现一股精锐之师,哪怕人数只有数千人,配合城中的兵马袭击杨光远的兵马,打乱他们的军心,胜利的天平,很有可能就会倒向成德军。

求援,这也是杜重威心中的想法,可是,向谁求援?

东边的城池,要么被契丹兵马占领,要么只是些残兵败将,自身都难保。

南边更不用说,几乎被清扫一空。

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西面。据前些天黑衣卫传回的情报,忻州虽被契丹西路军伟王耶律安端猛攻,却还没有陷落。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已经率四万精兵赶到了忻州,扎营于忻州城外东郊,与忻州城内的一万多精兵相互呼应,与耶律安端相对峙。

如果能派人联系到刘知远,求他派出五千精兵来助阵,与成德军一起夹击杨光远,那取胜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可是该派谁去?一旦被杨光远发现,要突破杨军的重重阻拦追杀,杀出重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末将愿往!”符彦卿大踏步上前。

“末将也愿往!”张彦泽也迈步上前。

看着眼前的两名虎将,杜重威摇了摇头,他们都是跟了他十几年的老将,失去任何一个,就如砍掉他一条臂膀,他怎么舍得让他们去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