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救命!福女带着物资空间闯七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8章 苏晴不想再继续给别人背黑锅(第1页)

苏阳和苏樱二人面对面坐着开始吃饭。

苏樱边吃边想着等自己把家里头的事儿安排妥当了之后自己才能安心的去下乡。

现在最主要的一件大事就是把大哥苏庆和李锦凤二人的婚事要办的风风光光的,办婚礼就需要花钱,

她上辈子也没有个李锦凤接触过,自己只知道李锦凤这个人和她大哥苏庆是一样的脾性,李锦凤是个老实本分又善良温婉贤淑的可以过日子的人。

她心里头也接受了李锦凤是自己大嫂的事实,她没有异议,就看大哥苏庆和李锦凤以后二人怎么过日子了,怎么过也就是他们两夫妻的事儿了。

现在这个家还有奶奶把衬着,苏樱想自己的妈妈杨丽萍还不敢乱来毕竟奶奶手上有钱,她妈妈杨丽萍还需要靠奶奶手上的钱接济自己一大家子呢!不然她妈妈杨丽萍怎么把家里的钱救济娘家爸妈还有姐弟们呢!

说到钱方面,李家虽说不要彩礼,奶奶却或多或少说要给点彩礼钱意思意思不能让街坊四邻们说他们苏家的闲话也要让李锦凤嫁进自己家里头能有十足的底气,不然她妈妈杨丽萍会给李锦凤这个大嫂穿小鞋。

这辈子她妈妈杨丽萍都别想着掌控大哥苏庆和新嫂子李锦凤了,苏樱知道李锦凤不会像上辈子成了自己大嫂的王小红一样会是个被别人拿捏的人,她有自己的能识别好坏的本事,她也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

苏樱知道李锦凤不是个懒惰成性又听话的人,她有自己的主见。

李锦凤只会带动自己的大哥苏庆一步一步过上好日子。因为李锦凤有做生意的头脑,苏樱就怕的事她大哥苏庆会拖李锦凤的后腿,

万一真的大哥苏庆胆小怕事又无能到那个时候她从旁打击打击大哥苏庆可以帮李锦凤一把,现在只能靠大哥苏庆和李锦凤自己住自己的日子,等到改革开放后可以做生意了再说也不迟。

苏樱就等着看大哥苏庆的表现怎么样了?要是大哥苏庆还是跟上辈子一样,从棉纺厂下岗回家后就到处以打零工维持生计养家糊口的话,她就要说说大哥苏庆了,平时里也要时不时的给大哥苏庆教育教育一番,提高他的责任心和韧性。

苏樱知道上辈子在改革开放后棉纺厂又连续开了七八家分厂,把总厂大大小小的车间单独的分出去单独建了厂,也让高家来得到了很好往上爬的机会。

开第二家分厂的时候高家来就找到自己家做爸妈的思想工作,让爸妈还有大哥跟他一起去新厂。

她的爸妈当然答应了因为她姐姐苏月以后就是人家姓高的准儿媳妇,说白了,就是去了二厂就是自己人,都是一家子,有什么好处都是自家人捞。

她的爸爸苏振国去了二厂就当了维修部的机修主任,而大哥苏庆也跟着一起去了成为正式工,她的妈妈杨丽萍成了车间的小组长,就连最后才回城的二哥苏阳也进了二厂工作,

当然了她们苏家对高家是感恩戴德,高家一有事,她们家跑的屁颠屁颠的,要不就是她的姐姐苏月回家来哭诉。

还有她的大哥苏庆虽然分到二厂成了正式工,他一干就干了十几年,高家来当了正厂长后就没有继续往上升的空间,他也就死心了,二工厂里的生产和销售都交给调来的副厂长管理,他就当上了甩手掌柜,每天他只负责到老厂那边去开开会,要么去出出差。

不过七十年代末纺织业还是很发达的,直到当初号召去上山下乡的知青们统统全部大返城,城市里的工作就越来越紧张,不管哪个工厂都开了好多好多的分厂。

加上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放,有许多人觉得工厂里的工资太少无法满足一家人的生活需求,身为工人的他们中有人就开始主动辞职出来自己创业做生意,不过这些人中大都是一些有人脉关系广的领导和干部还有一些少的大胆的普通工人。

敢出来做个体户的这些人就是后来的大老板大富豪,是第一批敢吃螃蟹的人,也给他们自己闯出了一番天地。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过了十年二十年后几家棉纺厂的络绎不绝的生产效益不好连续倒闭,她的爸妈就成了第一批下岗工人。

她的爸妈没了工作后也就到处打零工维持生计,在后来她的大哥苏庆和二哥苏阳也陆续下岗,她的大哥苏庆处人处事不行,人也比较木讷,不和人交际,他只能在家附近的大饭店当保安。

她的二哥苏阳比大哥苏庆好一点,脑子比较聪明,家里头爸妈也不给他钱做生意,他就在菜市场摆摊子维修自行车补轮胎挣钱养自己一大家子。

两个嫂子自从嫁进来,怀孕生子后就在家里当家庭主妇带孩子,等孩子能上学后平时在家做做手工活挣个小钱补贴家用。

“二哥,你以后想长什么样的对象?”

苏樱夹了一筷子大白菜放进碗里头,抬起头看向二哥苏阳开口问道。

苏阳抬起头看着自己的小妹苏樱不知道自己怎么回答,脸上突然就一囧。他还是尴尬的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