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50章京城之外再无建奴(第2页)

说到底,祖大寿已经从一名军人蜕变成了军阀。打仗考虑的不是国家,而是祖家。

“天雄军和新军(刘之纶部)败了还好,万一得胜,难保朝廷不会头脑发热,大力扶持天雄军和新军,把大笔军饷军械拨给他们,而我们关宁军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祖大寿的话,站在关宁军的立场上,其实也没有问题。

崇祯皇帝对关宁军的不满,丝毫没有掩饰,卢象升刚刚打了一场小胜,夺回良乡,马上升官,现在让皇太极灰头土脸,立既扩充天雄军。

卢象升总共才五营兵,不过他每营都超过了三千余人。崇祯皇帝马上下令,天雄军按照八营扩军。

只不过,卢象升手中现在无人可用,又不像将门,都是职业将领,哪怕是刘明遇这个挂逼,统领一千六百余人都感觉有些力不从心。

任何事情都都是相对的,在良乡县城外,天雄军也非常枯燥,由于建奴不主动攻击,他们每天就三件事,吃饭,睡觉,骂建奴。

当然,天雄军一直获得支援,将山西四五千名骑兵调给卢象升以后,卢象升这个猛人,就带领骑兵主动出击。

天雄军修建的环形工事,并不是没有对外通道,有,但不是直来直去,一旦沿着这条通道进攻,建奴就会遭遇来自多个方向的打击,损失会很大。

可卢象升领着骑兵出击却完全没有问题,随着卢象升主动出击,天雄军则在北城外门,布置了逞半月形的工事群。

镶红旗小旗主,也就是岳托的二弟硕托,看着卢象升进攻,主动与其发起一场骑战,卢象升虽然猛,在骑战的时候,还真不是硕托率领的镶红旗精锐的对手,在损失一百余骑之后,卢象升亲自压阵,且战且退。

硕托年轻气盛,尾随卢象升追击。

皇太极看出卢象升是在诱敌,关键是硕托依仗着皇太极宠信岳托和代善,可以说在他面前,岳托这个侄子都比亲儿子豪格还要亲。

这让硕托非常嫉妒,对于撤退命令,置若罔闻。

于是,在成功被诱入天雄军的埋伏之中,为了埋伏硕托所部,卢象升可是动用了天雄军最强的两个局。

刘明遇所部十六门飞雷炮、十二门虎蹲炮,地字局三十余口碗口铳,虎蹲炮,六百多支火铳,一起开火。

同时燃烧型地雷一起点燃,硕托所部一千五百余骑,被炮轰、火铳击中,以及燃烧地雷的火烧,成功逃回去的不过四百余骑,其中固山贝子硕托被火铳击伤腹中,伤重被俘。

皇太极并没有因为硕托所部几乎全军覆灭而怒而进攻,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

于是下令全军撤退,卢象升率领麾下四千余骑骑兵,尾随追击,天雄军前营作为第一战斗序列,离开良乡县,跟随卢象升压阵。

一旦建奴率领军队追击,卢象升就率领骑兵撤回,然后以步兵配合车阵,与建奴对峙,皇太极反复三次,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无奈之下,假装撤退,就演变成了真撤,皇太极率领的三旗精锐,抵达丰台大营,卢象升率领的天雄军随既也跟随至丰台。

在得知皇太极被卢象升从良乡县打回京南,祖大寿也坐不住了,于是,七千余骑关宁军,在祖大寿的率领下与一万余名步兵从山海关,杀向山海后卫。

山海后卫防御兵力少,只有一千五百余名明军降军,战斗力不强,在经过一天激战,明军降军,与四百余名蒙古仆从军就丢失山海后卫。

关宁军在重夺山海后卫城之后,向永平府境内进攻,这就直接威胁到了建奴的退路。

现在建奴可不是一支机动能力稍强的轻骑兵了,而是一支非常臃肿的庞大部队,光汉军俘虏就数万人,还有十数万百姓。

皇太极在接到关宁军进攻永平府的时候,这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一路向怀柔县方向撤退。

崇祯三年元月二十九日,京城之外再无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