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京华风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部分(第1页)

响周围的环境,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一方面利用英国人促进国内实业家和商人的新观念,另一方面利用英国人进口大量的国外工业制品、机器设备,为我所用。

试想穆亚平的样板如果有利可图,别人就会跟风而来。尤其是工业品的大量销售,会促进国外资本大量在国内投资办厂,而国内的实业家也会趁此良机蜂拥而上。大量工厂的出现,是穆亚平最想看到的结果。他期望京城地区出现一股办实业的热潮,这样可以辐射西北地区,其结果百利而无一害。

货轮准时起航,由于旅途疲劳,轮船航行不久晚秋就沉沉睡去。穆亚平依然很精神,他看了一会儿书,感觉索然无味,便起身进入隔壁舱。马全精力旺盛,大概还在甲板上观望风景。吴忠和躺在床上休息,见穆亚平走进来忙起身打招呼。

“穆先生,还没有休息?”穆亚平说:“夫人睡着了,我没与困意。过来叨扰一下你不介意吧!”吴忠和忙说:“穆先生,我是你的雇员,随时听后你的调遣是我的本分,请你不要客气。”穆亚平笑说:“吴先生不要介意,实不相瞒,我是第一次去上海,人生地不熟,我们聊一会儿,听你讲讲上海的事情。”

吴忠和说:“穆先生,听我表哥说你是做古玩生意的,为何与英国人合作搞起布匹生意来了?”穆亚平解释:“我是一个闲不住的生意人,总想尝试不同的买卖。说白了和英国人做生意,首先是有安全感,不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另外这里面商机无限。”

吴忠和小心说:“洋人骨子里就瞧不起中国人,你不怕上当受骗?”穆亚平说:“其实国人带有偏见性,洋人并不都是十恶不赦的恶人。我们绝大多数人,只要见到洋人的面孔,不是敬而远之,就是露出奴婢相,我认为大可不必。若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就应该平等的正视洋人的存在,并彼此互相尊重。坦率说外国商人崇尚诚信并不比我们差,只要能带来丰厚的利润,有什么可担心的。还有一点,合作的基础,必须让自己赢得洋人的尊重。”

吴忠和说:“穆先生年纪轻轻,有如此胆量让鄙人佩服。但是我依然相劝,千万别让洋人给骗了。”穆亚平笑说:“谢谢吴先生,我会小心的。不过我想问你,上海的棉布厂、纱厂你熟吗?”吴忠和笑说:“穆先生,你算问对人了,我在上海棉纱这一行干了几十年,从学徒到管账,经历了风风雨雨、甜酸苦辣。”

穆亚平大喜问:“上海的棉纱业,有几家能达到英国国内的水平?”吴忠和想了想说:“这两年上海的情况我不太了解,来京城之前,上海英租界有两家纱厂,已经完全达到英国人的水平,另外有几家日本人开的纱厂也不错。”

穆亚平说:“日本人开的纱厂不予考虑,我的主张是大力扶持国货,这点起码的爱国心必须具备,记住我这样做同样要求你们也要这样做。既然吴先生你对棉纱这一行如此熟悉,到上海后洽谈生意完全由你做主。第一笔生意我可以全额付款,如果对方有诚意,我们可以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吴忠和闻听大喜,穆亚平果然如顾也平所说不同凡响,他不仅是一位爱国的商人,而且还是一位有胆量、有魄力的商人。吴忠和信誓旦旦保证,一定不辜负穆先生的信任,尽职尽责不虚此行。

穆亚平猜想,顾也平推荐此人,说明此人绝不是草包,至于此人能量有多大,是否出类拔萃,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方能得出结论。现在穆亚平没有时间耐心的考察每一个人,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通过这次上海之行,考察吴忠和的能力。如果通过,他将把和英国人合做生意的事情交给他搭理。

本来这次上海之行,穆亚平考虑带姜森来着。但是草原商贸活动根本离不开他,另外穆亚平西北设想已经成熟,姜森将承担更大的重任,而这种角色王德彪是无法胜任的。现在穆亚平真切的感受到人才的可贵,因此穆亚平果断的带上吴忠和,纯属无奈之举。但是他没有想到歪打正着,吴忠和是最佳人选。

一路无话,客货轮如期停靠在上海码头。然后他们下榻在英租界霞飞路一家旅馆,休息一晚,穆亚平便带着晚秋开始游玩。而吴忠和和马全去谈生意,既然放手让吴忠和去做,穆亚平干脆不插手了。

上海滩果然名不虚传,这里的繁华程度,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座大都市比肩。放眼望去,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似乎有身居异国他乡的感觉。街上人群熙熙攘攘,金色头发、蓝眼睛、高鼻梁的人比比皆是。穆亚平暗忖:上海滩不愧是冒险家的乐园,一夜暴富的例子,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要不然世界各国的人,是不会趋之若鹫来此做发财大梦的。

穆亚平带领晚秋,做了有轨电车,逛了不少商店,并陪着晚秋购买了当下国内最流行的服装。晚上晚秋一边试服装,一边津津乐道的述说白天的所见所闻,似乎有些乐不思蜀。当天晚上,吴忠和汇报:“穆先生,经过初步调查,现在英租界的大兴棉纱厂、华盛棉纱厂,法租界的振华棉纱厂,都具备和英国本土竞争的能力,而且他们面纱的质量没有任何问题。”

穆亚平问:“吴先生,你认为这几家纱厂那家更好一些?”吴忠和答:“法租界的振华纱厂更好一些。原因是这家振华纱厂是新建的,机器设备都是英国最先进的,而且使用的棉纱都是从英国进口的。”穆亚平闻听很满意,吴忠和能举一反三,看到先进生产能力所带来的潜在市场,这一点难能可贵。

第四十八章 意外收获

穆亚平说:“吴先生你说得有道理,看样子你是行家里手。既然你认为振华棉纱厂符合咱们的要求,不要有顾虑,直接和他们洽谈吧!谈妥以后我再出马和他们签约。”穆亚平有自知之明,在洽谈生意这方面,未必有吴忠和精明,毕竟他是内行。

次日,穆亚平带着晚秋到南京路上闲逛。繁华的南京路让晚秋大开眼界,几乎路过每一个店铺她都要进去看看。其实穆亚平感觉索然无味,眼前的这一切根本满足不了他的眼球。路过百乐门舞厅,夫妻二人顿足。

只见不少身穿漂亮衣服的达官贵人和金发碧眼的男男女女,成双成对的在此门进进出出。晚秋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地方?怎么有西洋音乐声?这些男女进去干什么?”穆亚平说:“这是一家外国人开的舞厅,里面传出西洋乐曲是专人演奏的。这些男女进去是跳舞的,西洋人的一种娱乐方式,咱们进去看看。”

晚秋吓了一跳说:“男男女女搂抱在一起,还有音乐伴奏,多丢人呀!咱们别进去了。”穆亚平笑说:“来一次上海滩,如果不见识一下西洋舞曲,你会遗憾的。放心没有人会骚扰你,日后我在外面做生意,你难免抛头露面,你要学会适应。”

晚秋犹豫着跟穆亚平走进舞厅,舞厅内有些发暗,二人走进眼睛一时有些难以适应。这时一名印度侍者把他们引到一张空桌前,并用英语问:“先生!请问喝什么?”穆亚平同样用英语说:“来一杯法国白兰地,夫人来一杯可乐。”

阿三离去后,晚秋吃惊问:“你什么时候学会了洋文?”穆亚平只好撒谎说:“来上海之前,我突击学了洋文,只是简单的日常用语。日后我要和洋人打交道,不懂洋文要吃亏的。”晚秋有些将信将疑,这时印度阿三回转过来,或许穆亚平英语说的十分流利,这名阿三自然倍加小心。穆亚平随手给了小费,阿三毕恭毕敬,并说随时为先生提供服务。

晚秋似乎想问什么,这时音乐响起。舞台上出现一位西洋女人,只见她浓妆艳抹、扭动腰肢,伴随音乐唱了起来。接着从舞厅的阴暗角落,纷纷出现男女配对的身影。他们来到中间的舞池,旁若无人的扭动起来。

晚秋目睹这一情景,浑身顿时紧张起来。此时她脸色通红,并紧紧抓住穆亚平的手闭上了眼睛。见晚秋这个样子,穆亚平知道她难以接受这一幕。这种事情必然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穆亚平只好拉着狼狈的晚秋走出舞厅。

几日以后,吴忠和与振华棉纱厂的接触有了眉目,吴忠和向他禀告:“穆先生,我和振华棉纱厂厂长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但是该厂长说这种大宗买卖和长期合同,必须由董事长定夺,然后才能签订正式合同,他们的董事长要见你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