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京华风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部分(第1页)

,在日、美、意、法的武装干涉下,中东铁路曾一度“国际共管”。

1919年,苏联迫切需要中国的承认,曾发表对华宣言,愿意把中东铁路交还给中国,次年苏联又发表对华宣言,提出中苏共管中东铁路的条件。由于北洋政府不承认苏联,错失了一次良机。另外弱国无外交,也是无奈之举。

1923年,苏联平息了内乱,并在中苏边境大量陈兵。在此压力下,北洋政府态度转变,开始和苏联谈判。这中间涉及到外蒙问题,并费了很多周折,最后双方草签了一份协议,表面看双方似乎松了一口气,没有想到因此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按照一般惯例,协定草案应先向外交部长汇报,并经内阁全体讨论后方可签字。可是担任谈判的中俄事务督办王正廷可能疏忽了,竟忘了这道程序。当时外交总长顾维钧提出异议:中俄草案因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这自然涉及到外蒙问题。最后结果宣布王正廷越权,草案被搁置。苏方强烈要求3日内承认草案,后来在其他列强干扰下未果。

孙中山提出“联俄”的主张,北洋政府慌了手脚,再加上国际上纷纷承认苏联,与苏联继续谈判已经刻不容缓。表面上中俄谈判像中断的样子,其实暗地里一直在接触。态度明朗化后,中苏经过谈判,签订了《中俄协定》。协定包括7个声明、一个照会,还有《暂行管理中东铁路协定》。

《中俄协定》和《暂行管理中东铁路协定》,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内容。即取消俄在华的一切不平等特权,承认外蒙是中国的一部分。中东铁路双方共管,中国可以赎回。并在人事安排上也做了相应规定。另外中东铁路只能由中俄解决,不许第三者插足等。

张作霖于1924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失败便宣布“独立”,并公开宣称:自1924年5月1日起,一切北京订立关于东三省,热河、蒙古、察哈尔之条约,未经本司令同意,概不承认。故此为了争取东北当局对中东铁路的支持,苏联政府又于同年9月与东北地方当局签订了《俄奉协定》。除重复《中俄协定》的有关条约外,苏方还做了进一步的让步,即中东铁路无偿的全部交还给中国从前俄时代规定的八十年缩短为六十年,并承诺中方在任何时期可以赎回。

其实苏方在协议签订后,虽然更换了主要负责人,执掌了经营大权,但是并没有认真履行协定的相关规定。尤其在很多特权上仍然独揽大权,这是中苏爆发冲突的最大隐患。张作霖强行收回松花江航运权、中东路苏方所设电报电话、中东路教育权。虽然苏方不断提出抗议,但是基本上处于默认状态。

尽管摩擦不断,但大体上相安无事。张学良宣布易帜后,又采用了不少举措,收回了不少权益,苏方皆默认,张学良认为苏联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中苏爆发的导火索是,5月份,张学良接到蒋介石的密电,说冯玉祥组建“护党救国军”叛乱,与苏联住哈尔滨领事有关。

随后张学良命令部下以“俄人宣传赤化,显违奉俄协定”为由,搜查苏联领事馆,搜走机密文件,并逮捕苏联商船局、远东煤油局、远东国家贸易局等数十人。另外还逮捕了哈尔滨苏方领事馆领事,解散苏联职工工会。

事态如此恶化,苏联政府反映强烈,并开始战争准备。七月份张学良在北平和蒋介石会晤,具体内容不得而知。显然张学良获得蒋介石的支持,继而在中东铁路全线开始行动。7月17日,苏联政府宣布断绝和中华民国的外交关系,并声明保留中俄、奉俄规定的一切权利。

随后中苏战火燃起,从7月份,双方在满洲里、黑河、三江口海战等多处爆发激烈战斗,同时双方还出动了飞机等。截止到11月末双方共出动近20万兵力。战争的结果不言而喻,张学良的江防舰队全军覆没,其实失败早就注定了,因为较量的双方根本不是一个等级。12月初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一场闹剧总算收场。

马全携妻子到达哈尔滨后,双方正好罢战。令人意外,战争的恐怖并未影响哈尔滨的商业氛围,人们仍然有序的生活。酒楼开业很顺利,可是二虎依然没有派人前来联络,马全更加为他的安危担忧起来。

第一百零七章 密营2

北国仍然是银白的世界,黑龙江南岸、大片树林包裹的一条狭长的山谷,绵绵延延足有几十里长。当地人称这里叫松树沟,显而易见,这条沟里长满了高大翠绿的松柏。似乎刚下完一场大雪,在早晨的阳光照射下,厚厚的积雪是那样晶莹剔透。

忽然一颗怀抱粗的松树突然在根部被掀开,接着一个人头露了出来,不一会儿爬出了一大群人。最后一位彪形大汉爬出树洞,随手把原样的松树门关好,似乎天衣合缝,从外观上看,树门和大树干浑然一体,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个出入的洞口。

“队长,这个洞口太隐蔽了,简直是盖了冒了,要是藏在里面,想发现简直太不容易,”一名身背长枪、身穿翻毛羊皮大衣的汉子欣喜道。“这个地洞是我们一路北上,五个密营里最好的。”“就像老天爷,特意给我们预备的”,队员们七嘴八舌,纷纷品头论足。

鲁二虎满意的点点头,忍不住向南方眺望,似乎想起什么说:“长腿!”“到!”一位细高挑的汉子跑到他的面前。二虎接说:“你带领一名兄弟,火速前往哈尔滨。在道里中央大街,新开了一家名叫“吉祥”的酒楼。目前马掌柜正在等待咱们的消息,这小子得不到咱们的情况,八成是急坏了。另外,你告诉他我明年开春再回去。”绰号叫长腿的汉子得令而去。

二虎率领弟兄们到达黑河地区时已是深秋,此时正赶上苏军向我发动猛烈进攻之时,看到奉军难以抵挡,二虎忍不住手痒痒,但是想起穆亚平的叮嘱,他又不敢擅自出手。可是他看到瑷珲周边分布了众多的金厂,便打起了主意。短短半个月时间,二虎率领众兄弟“打家劫舍”,获得了近50公斤沙金。反正现在是混乱时期,这种事情没有人特别关注。

二虎率领部下一路北上,分别在牡丹江的威虎山、佳木斯的**山、五大连池的黑石砬子、孙吴县的清溪沟选好了四处密营地点,当然选址地点都是寻找最佳的天然洞穴。然而到达黑河地区后,由于二虎打起金矿生意,因此耽搁了时间。

当他们意外的发现松树沟这处绝佳的天然洞穴后,已经进入严寒的冬季。这处密营位于松树沟中部一座石砬子底部,分别有三个洞孔。经过探查该洞穴深入山腹内四通八达,在洞穴的深处,一名兄弟意外的发现了有树根,后来经过挖掘发现了一颗空心的松树与洞穴相连。因此二虎决定利用粗大的松树干伪装一个隐蔽的洞口,因此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石砬子底下的三个洞口,已经被封住两个,分别做好了伪装。而半山坡上的树洞,如发现危险时,既能便于撤离,又能起到把洞内的烟气排出去,又不至于被发现,真是一举两得。当初,穆亚平告诫二虎,选址的密营一定要具备排烟措施,并且详细的告诉了他如何排烟,尤其是在漫长的冬季,生火、取暖、做饭的烟气,既要能排出去,又要起到保密的作用。

队员们又回到洞穴内,洞内的温度与外界判若两个世界,再加上通红的火炭,感觉十分温暖。大家都脱掉衣服,一边就着炭火一边吃着考的焦糊的、香喷喷的袍子肉。这时,二虎吞下一大口肉,接着喝了一大口酒开始布置任务。

他说:“根据大少爷的安排,我们在黑省的密营选址工作暂时告一段落。现在是冰天雪地,天气暖和时,我们要回转身,把另外几处密营筹建好。现在奉军和老毛子停战了,他妈的奉军熊到家了,让老毛子打的溃不成军。现在离开春还有几个月光景,我们也不能闲着。”

“对呀!弟兄们早就憋着一口气,和老毛子干一场了!”“队长!你就下命令吧!”“不行咱们就进入苏联境内,搅他个天翻地覆。”弟兄们纷纷请缨要求主动出击。二虎手下的别动队员,几乎都是江湖好手,经过正规培训,他们更加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