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京华风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部分(第2页)

二人又寒暄了几句,柳大茁趁机介绍了陈奕文等四名归国学子。穆亚平分别握住四人的手说:“在祖国危难之时,你们抛去舒适的生活,怀揣一颗赤子之心,毅然投入祖国的怀抱为国效力,我代表祖国、代表山西的百姓,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说完穆亚平庄严地敬礼,跟随身后的军人,不约而同刷的举起了手。

此情此景,柳大茁包括另外四位年轻人,眼睛里顿时涌出晶莹的泪花。他们没有想到,在山西能获得如此礼遇。感动之余,纷纷表示自己的决心。穆亚平特意握住陈奕文的手说:“作为海外华侨,在祖国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你的举动,彰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亲情,同时表达了海外同胞心系祖国的拳拳之心。陈先生,真诚的欢迎你!”

陈奕文很激动说:“穆先生,作为海外同胞,我们时时刻刻都盼望祖国强大、繁荣昌盛。我们在外面深切感受没有一个强大祖国而遭受过的凌辱和歧视。现在日本人又在侵略我们,海外的炎黄子孙更要有所作为。穆先生,我不会辜负你的希望,定效犬马之劳为国出力。”

穆亚平也显得很激动,他招呼众人上车去酒楼,为远道而来的学子们接风洗尘。席间,穆亚平谈笑风生,结合纵横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结合国内国际的形势,深刻阐述了祖国的命运以及所面临的艰难困苦。同时,又描画了一番祖国的美好未来。并充满信心的讲述了在困境中自强不息所要担负的使命。穆亚平渊博的知识,缜密、严谨、实事求是的思维,给在座的每一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从这一刻起,穆亚平的人品和才华倾倒了他们。

由于旅途疲劳,穆亚平没有占有他们太多的时间。至于工作安排,穆亚平只字没提,并嘱咐他们休息好,在太原城好好玩几天,领略一下远古印记和凤土人情。并诙谐说如果不抓紧游玩一下,恐怕以后就没有时间了,我会给你们套上嚼子、到时候身不由己。众人不由的笑了,彼此之间的陌生感、拘谨的神态一扫而空。

散席后穆亚平安排他们去旅馆下榻,唯独把柳大茁留下。柳大茁说:“大哥,十年没见,你好像变了一个人,我几乎无法确认你还是那位温文尔雅的穆大哥吗!难怪父亲非常推崇你,让我今后以你为榜样。父亲所言不虚,今天聆听教诲,大有耳目一新之感。”

穆亚平笑说:“我们所处在患难时期,每个人都会改变的。好了我们不谈这个,一会儿我用车送你去姐姐家,你们姐弟好好团聚团聚。你到达太原,湘云还不知道,去给他们一个惊喜吧!”柳大壮问:“穆大哥,有一个问题我不清楚,当年我姐姐一直暗恋你,为什么反倒嫁给了二哥?真把我给搞糊渎了。”

穆亚平摆摆手说:“都是过去的事情了,阴差阳错很有戏剧性。你姐姐和你姐夫他们现在生活的很幸福,我希望见面后不要提起过去的事情,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我们要着眼未来。奥对了!明天你来司令部,我有一个重要任务交给你。没有办法你就不要游山玩水了。”

至于柳大茁和湘云见面的过程不表,次日早晨,柳大茁来到司令部,二人聊了几句家常,接着穆亚平话锋一转说:“兄弟,你在美国钢铁厂从事了5年的工作,你现在是我手里唯一懂得现代钢铁生产的全才。我准备在陕西神木建一座具备年产20万吨生产能力的钢铁厂。”

柳大茁把眼睛投向墙上的地图,并迅速找到了神木的位置。穆亚平接说:“神木这个地方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而且都是优质煤。其生产的焦炭对提升钢材质量很重要。而原料基地距离神木也不远。,目前我们在包头北部开采的铁矿石生产已经趋于饱和,包头城内有两家小型钢铁厂,其设备非常落后,根本无法消耗生产的铁矿石,关键是这两家钢铁厂生产的钢材,质量太差。”

柳大茁说:“大哥!为什么不利用包头的钢厂扩建、改造。这样不仅能节省资金,还能大大缩短建设周期。若在神木建设一座年产20万吨的钢厂,依照我们现有的条件,建设周期起码需要5年时间,才能大规模的投入生产。另外还要铺设一条原料运输专用线,投入的资金恐怕要好几倍,我想问以大哥的精明,为何要这样做。”

穆亚平无奈说:“没有办法,这是完全考虑战略的布局,日后也许我们要面临战争。洋人不是有一句谚语吗,鸡蛋不能同时放在一直篮子里。现在我们不是讨论战略的时候。这座钢厂主要是生产军用钢材,我只能给你3年时间务必完成。我知道困难重重,有一点你你放心,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我会做你的坚强后盾。我准备先期投入2000万银元,所有基础设施务必全线投入施工,怎么样有信心吗?”

柳大茁沉吟一下说:“这座钢厂要建成最先进的,我担心炼钢炉、机器设备……”穆亚平笑说:“你来的正是时候,目前欧美正在爆发经济危机,由于产品大量过剩,很多企业面临倒闭。这正是我们的机遇。我准备购买德国的炼钢炉和附属设备,购买美国的电厂设备。我可以告诉你,价钱肯定会便宜一半。”

柳大茁说:“眼下需要我做什么?”穆亚平说:“厂址勘察工作已经开始,这两天禾平正在和德国人洽谈炮钢技术转让事宜,下一步要洽谈购买德国钢厂的事情,你准备一下,有关购买钢厂设备的谈判,我准备让你参加进去。目前,德国一支经贸考察团来中国考察。我生意上的合伙人,一名德国军火商作为中间人,联系了经贸考察团的主要成员,你的任务就是就购买德国炼钢设备达成协议。”

第一百六十二章 傲慢的德国人

德国自一次大战以后,经过十多年的休生养息,其经济规模不仅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而且发展势头一发不可收拾,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已经开始形成,这种苗头在美国、英国首先显现出来。

精明的德国人,为了躲避这场危机,把眼光瞄向了中国。自去年以来,德国不断派军事、经贸考察团来中国考察。而国民政府主要是对军事工业感兴趣,目前已经和德国政府意向性达成了改造汉阳兵工厂和巩县兵工厂的协议。同时还达成了在武汉生产75毫米山炮的协定。

穆亚平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他通过德国军火商,联系了一支在南京的德国经贸、军事考察团,目前一行5人已经来到太原,正在和穆禾平洽谈转让105毫米重炮的图纸和德国炮钢生产转让技术,眼下谈判已经进入尾声。

签完协议后,穆亚平火速来到司令部向穆亚平回报。穆亚平仔细看了一遍签订的协议说:“德国人精明的有些刻板,你瞧炮钢生产技术居然只授权我们一家生产,而且还要全程监督,真够苛刻的。大茁你看看德国人的炮钢生产技术资料,有什么问题吗?”

柳大茁说:“大哥,我仔细看了,德国人很讲信用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令我不明白的是。如此先进的技术,德国人竟然给了我们,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禾平笑说:“兄弟,你有所不知,在大哥的亲自主持下,咱们研究出了很多先进武器,目前都是世界一流水准。这一次就是我们研究的105毫米重炮技术和德国人进行交换。遗憾的是我们钢材质量无法满足需要,精密加工手段落后,因此好多武器都无法生产。”

柳大茁忽然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是多么沉重,也明白了穆亚平为什么急需建一座现代化的钢厂焦虑心情。穆亚平说:“兄弟,下一步和德国人洽谈购买德国炼钢设备的谈判就由你出面洽谈,记住对于德国人提出的价钱,你一律砍到三分之一,这是我对你的要求。”

穆禾平说:“大哥!一下子砍掉三分之二,德国人能答应吗?”穆亚平信心十足说:“欧美爆发的经济危机,他们以为我们不知道,还以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