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京华风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1部分(第1页)

两辆黑色轿车停在一座盐堆面前,通过轿车上的尘土不难判断,是经过长途跋涉而来的。轿车停稳,盐场的工人纷纷停下手里的伙计,好奇的张望。前部车穆亚平和青海省主席马麟先后走下来,后部车李云龙和三名侍卫走下车。

穆亚平走到盐堆前抓起一把雪白的食盐,先用鼻子闻一闻,然后用舌尖添了一下,满意的点点头。身旁的马麟说:“穆先生,这里出产的食盐,颗粒饱满均匀、色着纯正,是上等的食盐。由于成本低廉,我们的食盐已经远销到四川等地。”

对于穆亚平来访,马麟内心有些忐忑。毕竟马步芳叛乱他有责任,他不知道这次穆亚平亲自来对自己如何处置。穆亚平到西宁后,首先肯定了马麟的功绩,并对前段马步芳叛乱,马麟深明大义没有参与其中,给予高度赞赏。穆亚平安慰马麟不要有任何顾虑,要一如继往在其任上发挥作用,为青海的百姓造福。马麟对于穆亚平的肚量和信任十分激动,并表示今后不在有任何非分之想,一门心思发展青海的经济。

见马麟自夸盐场,穆亚平笑说:“马先生,茶卡盐田的盐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前景非常可观。但是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形成更大的发展规模。日后甘肃至西宁的铁路修通后,要在西宁兴办盐化工产业,盐经过深加工利润会成倍增长。”

马麟叹了一口气说:“穆先生,我们青海是不毛之地,现在人气旺主要是往来贩盐的客商。若办实业,恐怕没有人愿意到这穷乡僻壤来,请问穆先生有何高见?”穆亚平说:“马先生,你要有耐心,人气旺就会带动其它产业快速发展。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家有梧桐树,凤凰自然来筑巢。只要你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让人们有利可图,精明的商人和实业家就会蜂拥而至。尤其是铁路修通后,滚滚财源你挡都挡不住。”

马麟说:“如你所说真盼铁路早日修通,我们西宁至甘肃的路基已经修筑的差不多了,就差铺轨。”穆亚平说:“其实我更着急,但是我们只能慢慢来。兴建铁路投资巨大,我们手里没有巨额资金,只能依托民间投资,因此效率低在所难免。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经过几年建设,明年底太原至甘肃的铁路就会全线贯通,届时铁路线就会向西宁延伸,我想不出一年,西宁一定会出现火车的身影。如果条件许可,我们还要铺设甘肃到西安的铁路。”

马麟被穆亚平描绘的前景所鼓舞,内心产生了巨大的渴望,他望着穆亚平充满自信的神态,深有感触暗忖:眼前之人不仅非同小可,而且智慧超群。他是一名商人、军人、实业家,此人的前途毋庸置疑,但是有一点他想不明白,此人的实力足可以傲视群雄,为何没有争霸的野心?即便再以天下为己任,也让人无法理解。

随后又参观了几处盐场,接着轿车停在明珠小镇街口,穆亚平提议步行进去,顺便欣赏一下小街的风貌。这座小镇只有一条街道,街道上车水马龙、远途而来的车队和装满食盐的马车,都在此汇集。沿街的商铺错落有致,并带有浓郁的穆斯林风情。

穆亚平一行在明珠小镇住了几日,期间穆亚平深入调查了一番,有关有序开发、科学管理等诸多问题,并以书面形式写了一份大纲,并要求马麟一定要亲自督办,严格控制茶卡盐田的胡乱开采。另外他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穆亚平的茶客盐田之行,是他来青海的主要目的,其目的就是整合茶卡盐田的开采,这座巨大的宝库,必须做到有序的、科学的开发,他不想出现一片狼藉的开发情景,日后青海作为国家重要的盐业基地,不能把烂摊子丢给后人。

返程时,穆亚平提议到青海湖游览一番,美丽的青海湖,穆亚平向往已久,这次若不身临其境感受一番,日后恐怕没有机会来了。经过两日返程,他们到达青海湖北部的沙柳河镇,由于开采盐矿的缘故,这里作为沿途重要的客栈,同样出现了人气兴旺的景象。

青海湖又名“库库卓尔”,蒙语意为“青色的海”。他是中国境内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远古时期它是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和青海南山的地质陷落而形成,整个青海湖占地面积为5000余平方公里。

众人来到布哈河口,这是一条由北部注入青海湖的小河。马麟显然多次来青海湖,此时表现的很平淡,李云龙和几名属下高兴的奔向岸边,不时的大声呼喊。穆亚平站在岸边,望着美丽的青海湖,心潮起伏,忽然想起了一篇描写青海湖美丽风景的散文。

……我扑向七月的清晨,深深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瞬间我惊呆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失去了中心和方向。……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的多吗醉人呀!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蓝的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蓝的深沉。青海湖的蓝,蓝的纯净、蓝的深湛,也蓝的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色种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一副多美的画卷呀!而这其中的一切,又都浸透了黎明的生气,浸透了晨雨的滋润,显得这么清新,这么幽静。那晶莹的雨珠隐隐约约闪露在草丛中、花瓣里、湖面上,以及山峦顶端和空气的分子之间,只要吸一口空气,甜滋滋的、凉爽爽的。我几乎醉了,想跑怕破坏这画卷的安谧,想喊怕破坏这画卷的安静……

……也许是偏爱的缘故,我却被青海湖的质朴所震慑,原先那些华丽的感慨被一股大自然的魅力所推翻了。我幻想着,当年大自然这真正的造物主在创造青海湖的时候,面对偌大一块画帘,一定毫不犹豫地甩下那些精细的刻刀、酣畅淋漓的挥舞着最大的画笔,一抹黄、一抹绿、一抹蓝,大笔泼洒勾勒,因此,留下了这没有丝毫粉饰和雕琢的糊,留下这粗狂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

尽管现在不是七月,可是散文的意境却把眼前的景物联系起来,让穆亚平如醉如痴,心里不由得叹道:这才是真正的高原明珠。“快看那,天上飞来了大批候鸟!”不知谁喊了一声,穆亚平抬起头来向天空望去。

第二百二十八章 沸腾的贺兰山

在西宁启程前,穆亚平亲自嘱咐岳霖,让他务必搞好民族团结,不要干涉政务,要确保一方的安定。对于南部藏族土司的骚扰,必要时可以采用武力镇压,但是一定要做到有理、有节,尽量避免残酷的杀戮,一个稳定的青海至关重要。

穆亚平一行离开青海进入甘肃,在兰州做短暂停留。期间,穆亚平和马鸿宾、马鸿逵多次会晤,一方面首肯了他们的所为,一方面对今后甘肃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战略布置。在单独会见廖辉时,穆亚平面授机宜,如何确保甘肃的稳定和繁荣以及后续的事情,进行了必要的安排,有些事情紧紧局限在他们之间,是不能让外人知道的。

有关玉门油矿及石油化工产业,穆亚平要求马鸿宾亲自主抓,力争在明年形成初步的生产规模,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形成快速发展格局已经刻不容缓。穆亚平要求未来三年,甘肃至玉门的铁路必须修通,这是一项战略任务务必完成。鉴于青海马步芳已经覆灭,穆亚平感觉对于甘肃二马,可以不用顾及其它因素,对他们的要求可以严厉一些。

马鸿逵亲自陪穆亚平一行同前往银川,借以彰显地主之谊。几日以后他们到达银川,远远望去,位于黄河岸边一座醒目的建筑物矗立在视黄河岸边,一座具有浓郁穆斯林建筑风格的银川火车站已经落成。众人蹲马观望,马鸿逵介绍说:“穆先生,再过两个月铁路就修通了!”

穆亚平欣喜说:“好哇!早就等待这一天了!”马鸿逵趁机说:“穆先生,何不在银川多盘桓些时日,届时由穆先生亲自剪彩,那场面一定空前隆重如何?”穆亚平摇摇头说:“我已经通知商震副主席,铁路贯通后不要搞庆祝活动,也要封杀媒体宣传。这条铁路大动脉其军事价值非同小可,我不想引起轰动效应。”

军人出身的马鸿逵自然深谙此道说:“穆先生,你担心引起日本人的关注?”穆亚平说:“其实日本人早就关注这条铁路了,我的目的是让他们了解的少一些,有关这条铁路任何消息及有关数据,都要一律保密,并尽最大努力保证这条铁路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