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京华风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3部分(第1页)

通过延安方面,穆亚平指示二虎和东北的共党取得联系。七七事变爆发后,穆亚平指示二虎获取朝鲜的军事、经济情报,以便掌握日军的战争准备情况。9月初,日军大量往关内征调部队,可是在东北驻防的关东军并没有体现调动迹象。穆亚平询问二虎,二虎来电报告、根据各地情报,关东军的番号依然存在,而驻防兵力似乎没有变化。种种迹象表明,日军正在向华北大量征兵,而日本关东军部队,居然没有大的动静。因此穆亚平责令鲁二虎,务必查清真实的情况,这对于下一步作战非常重要。

一个半月前,鲁二虎就接到穆亚平电令,让他通过共党南满组织,联系朝鲜游击队,查清朝鲜境内的日军真实兵力及日本人在朝鲜的经济情况。朝鲜游击队提出条件,需要一批武器弹药,必须是日式武器。因此鲁二虎准备了少量的日式武器应付。九月初,穆亚平又突然来电,说关东军兵力有问题,务必让他查清真实情况。显然穆亚平对他提供的关东军的情报提出了质疑,二虎感觉事关重大,继而制定了一次行动计划。

在哈尔滨东部的一座县城,驻扎了一支关东军野战部队。二虎决定前往这这座小县城对驻扎的日军进行一份侦察,最好能抓一名舌头,真实的了解一下,日军关东军部队有何变故。这天傍晚,鲁二虎和一名队员乘坐火车来的这座县城。这座县城叫珠河县,因频临乌珠河而得名,而现在的名字叫尚志县。

傍晚,在县城内一家客栈,先期到来的几名兄弟汇集到这家客栈。一间客房内,一名兄弟站在窗前警惕的向下面瞭望。二虎问:“你们来此已经两天了,发现什么问题吗?”一名兄弟说:“经过两天侦察,我们发现日军第三十三师团没有调动的迹象,他们日常操练也很正常。”另一名队员说:“不过我们感觉,驻扎在此的日军好像有些不一样,总感觉怪怪的,至于什么地方不对,我们也不好说?”

二虎说:“看样子只能抓一个舌头了,怎么样你们有目标了吧!”一名小头目说:“队长!我们选定了三个目标,军衔都是少佐。一名少佐是军需官,经常在城内采购。一名少佐是作战参谋,晚上经常出没城内的日军军人俱乐部。另一名少佐是军医官,在城内经常下饭馆,看样子是一个贪吃的家伙。”二虎果断说:“我决定目标锁定在作战参谋身上,以他的身份对部队番号和兵力调动情况肯定熟悉。”

次日傍晚,鲁二虎和几名队员装扮成日本军官模样,为了符合接近这名日军少佐的身份,二虎把自己同样装扮成一名少佐。这几年在东北二虎和他的队员日语锻炼的更加纯熟,和日本人对话和沟通已经没有任何问题。因此二虎决定化装潜入珠河县城日军军人俱乐部。

事不迟疑,次日傍晚,鲁二虎和另外4名兄弟出现在日军军人俱乐部里。果然那名日军少佐仍然厮混在里面,日军军人俱乐部里清一色是日本女人在服侍来这里寻欢或者排遣寂寞的日本军人。或许在这里能找到家乡的感觉,对于那些怀念故里的日本军人,这里无疑是最好的安慰。

二虎一行5人在军人俱乐部选了一间僻静的雅间就坐,一开始他们倾听了几名日本艺妓的演唱和精彩表演,并且品尝特有的日本料理和喝着谈谈的日本清酒。几人闹腾了一会儿,没有人怀疑他们是冒牌货。大约一个小时后,一名队员吩咐服侍的日本女人把隔壁的那个家伙请过来一起欢乐,并承诺今天晚上隔壁那个家伙的费用全包了。

这功夫二虎吩咐屋内的日本女人退场,少顷,隔壁那个家伙闻听有人给自己付账自然大喜,便一步三摇走过来。这名少佐本身就有醉意,一进屋就被两名队员架住。还没等他看清怎么回事,迅速上来一名队员,捏住他的鼻子,随手把带来的一瓶高粱烧对着他的嘴就罐了起来。

这家伙试图挣扎无果,眼瞅着大半瓶白酒灌进去,二虎吩咐差不多了。队员们放下这家伙,这名日军少佐已经醉的成为一滩烂泥。屋内气氛似乎更加热烈,有人带头唱起了日本民歌,在他们的带头下,整个日军军人俱乐部都欢腾起来。

大约1个小时候,两名弟兄架着那名日军少佐,一群人东倒西歪走出军人俱乐部,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正常。午夜时分,在县城内一处僻静的居所,这名日军少佐醒转过来。这家伙睁开眼睛看见面前坐着几名中国人,而且个个凶神恶煞,吃惊之余顿时吓得坐了起来。

“你叫什么名字,报出你的职务?”二虎用日语冷冷说。令人大跌眼镜,突然这家伙翻身跪在地上求饶说:“各位好汉,请饶命我是朝鲜人!”接着这家伙叽了咕噜说了几句朝鲜语。二虎和在场的弟兄闻听大吃一惊。这家伙显然看出对方听不懂朝鲜语,接着又用日语说:“各位好汉,我的真是朝鲜人,你们不要杀我,我没有做对不起中国人的恶行,你们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有问必答!”显然这家伙为了保命,什么都妥协了。

据这家伙交代,驻扎在珠河县城的日军,除了旅团以上的军官是日本人,其余的全是朝鲜人。他们是一个月前秘密来到此地替换原来的日军第三十三师团,并要求他们一律说日本话,其装备、军服和日本关东军常设师团没有任何区别。自甲午至今,已经过去四十多年,日本人在朝鲜实行的是奴化教育,因此朝鲜半岛的人几乎人人都会说日语。

这家伙还交代,年初日本人在朝鲜全境,召集各朝鲜地方守备部队,迅速组建了5支日式师团,该师团除旅团级以上军官是日本人外,其余全是朝鲜人。据这家伙交待,日本人已经在朝鲜境内大肆招兵,招兵简章上承诺,除了和日军的待遇一样外,日军不会把朝鲜人投入一线作战,他们的任务就是担任地方守备部队和驻屯军使用。

二虎得到准确答案,日本关东军第三十三、三十五、五十一、六十二及六十八师团已经被朝鲜师团替换,他们沿用同一番号,只是在各自部队序列表明A、B加以区分。日军采用瞒天过海战术,其目的就是隐瞒他的真时兵力,尤其是投入关内作战的兵力。

二虎想杀了这家伙,可是转念一想或许留着这家伙又用。量这小子也不敢回去汇报实情。次日一大早,二虎不敢怠慢,立马赶回哈尔滨。恰巧他回到哈尔滨后,有关朝鲜境内的情报也送到他的手里。二虎经过汇总,两份情报立即向山西发报。

山西太原司令部,穆亚平手里拿着二虎发来的密电,内心十分震惊。他知道朝鲜人被日本人使用,一般大都集中在工矿企业充当把头、打手,俗称二鬼子。可是现在把朝鲜人组成成建制的日式部队,好像不曾出现过。这说明自己的蝴蝶效应,促使日本人有了一定的变化。看样这几支日军师团已经调入关内作战,哪嘛目标肯定是剑指山西。

还有有关朝鲜境内的情报,更让穆亚平纠结。情报显示,日本人在平壤附近筹建了一座大型钢铁企业,显然朝鲜北部的铁矿资源被日本人利用起来。另外,在汉城附近出现一座大型飞机制造企业。穆亚平知道,后世日本人的飞机制造工业基本上在国内,而在朝鲜出现如此现象,充分说明,日本人为了战争准备,在朝鲜实施了怀柔政策。

难到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出现而改变?联想到这几年日本人在鞍山钢铁厂的作为,使其规模比后世整整扩大了一倍,而且鞍山钢铁联合企业使用了大量朝鲜人来判断,充分说明日军的战争潜力大大加强。

自己在西北如此举措,不可能不刺激日本人。善于学习和掌握要领的日本人,无疑在经济领域加快了发展速度。穆亚平猜想到自己很多先进的经济理论和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的方法,或许日本人已经掌握。

第三百一十八章 殷殷学子

九月初,日军占领张家口,相继占领沽源及兔儿山后,便暂时停止了进攻的脚步。原因是日军的进攻部队已经相当疲劳,后续师团要轮换作战,另外,日军也要重新排兵布阵,为下一阶段大规模进攻做准备。日军在准备攻势的期间,军事调动及作战物资等也在加紧在前线囤积。

九月初日军的南线部队占领石家庄,而滞留在石家庄的、以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为首的2000名清华师生,如愿以偿的进入娘子关并撤退到太原。原计划南京方面要求清华大学撤到武汉。哪成想清华师生艰难的撤到石家庄后,便爆发了淞沪会战。这期间顾也平亲自大到石家庄游说梅贻琦。

梅贻琦犹豫不决仍然难下决心,可是日军不给他时间犹豫,其兵锋很快兵临石家庄城下。正像太原战区司令部分析的那样,29军在石家庄抵抗了5天,然后向河南撤退。由于南下的火车都被军队和达官贵人挤占,他们短时间内根本无法登上南下的火车。万般无奈下,校长梅贻琦只好率领清华师生选择向山西撤退。

在石家庄至娘子关中途,第三十二军派出一支部队迎接他们,并安全的把他们迎进山西。一进入山西,这些清华学子不仅受到热情的欢迎,而且受到了其它逃难者无法享受到的款待。很快他们被送到太原。这些清华学子在太原逗留了两天,接着分批经北部大铁路前往宁夏银川。眼下太原城内迟留了大批从北平、天津、保定、张家口及石家庄撤退下来的大批商人、官员,尤其是青年学子,他们在太原城做短暂停留,然后有计划的把他们分散到西北各地。

山西方面组织了众多机构,接待这些青年学生,最起码他们的衣食住行有充分的保证。这些青年学生来自沦陷区,远离亲人突然来到这生疏的地方,肯定情绪不稳。穆亚平亲自安排顾也平等官员,把安排青年学子作为东等大事。这期间**方面也广泛宣传,让有为的年轻人去延安发展,别说太原城的宣传鼓动工作相当热闹。

在太原省政府,穆亚平亲自接见了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等校方官员,双方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气氛相当友好、热烈。

坦率说:对于清华的向往,在穆亚平大脑深处是挥抹不去的印记。学生时代曾对清华大学深深的眷恋和向往,是每个青年学子向往和攀登的高峰。此时,穆亚平见到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不知什么原因内心有些激动,也许是昔日的大学情结在作祟,让他产生了某种联想,坦率说当年那个学子不想考上国内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

在欢迎场合下,穆亚平代表山西政府,并以第一战区行政长官的名义说:“梅先生!国难当头,在这民族存亡之时,我有责任保护你们,因为你们是祖国的未来。虽然日军进攻疯狂,但是我有信心挡住日军的铁蹄。请各位放心,我们的大后方会是一张安静的、安全的课桌。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塑造灵魂工程师的精英们,拿出你们全部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培养可用人才。各位,我们在银川为你们准备了校舍,大家放心,你们的衣食住行我来承担。我只有一个要求,你们的任务就是把最优秀的人才选拔进学校,让最有才华的年轻精英汇集到一起。我承诺今后凡是考上清华的学子,战争期间全部免费上学。另外我要说明一点,各位教授,我们现在实行战时经济,是不发薪水的。但是教授们及家人将得到最好的生活待遇,请大家放心。”

顿时下面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前段时间的委屈、被冷落及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刹那间化为乌有,在场的教授们纷纷激动地热泪盈眶。此时梅贻琦眼里沁满泪水说:“穆司令,老夫真不知如何表达我的歉意。当初贵部派人来劝说我们,我们根本不相信你们提供的条件,今天见到穆司令的坦诚和厚爱,我代表校方全体同仁,表示真诚的感谢。同时对贵部英勇阻击日军表示深深地敬意。”

随后,穆亚平安排梅贻琦等在太原最好的酒楼就餐。席间,穆亚平说:“梅先生,我可以给你交个实底,你们在银川就放心的育人吧。目前山西大学已经整体搬迁过去,其它撤往山西的高等学府也都在银川陆续集中。银川的各种设施都准备的非常完善,你们很快就会开学。不过我想对梅校长提几点建议?”

梅贻琦说:“穆司令,什么建议?只要能为国家和战争出把力,我们义不容辞。”穆亚平笑说:“教书育人,你们主要是着眼未来。但是为了打造祖国的科技人才及日后的迅猛发展,我们必须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世人皆知,清华学府是理工科的摇篮,其汇集了大批理工科的人才。我建议梅先生亲自主抓,马上在学子中间选拔精英,动手组建化工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石油化工研究所。有关这方面如何运作,我写了一份发展纲要,日后梅先生可以鉴戒。”

梅贻琦大喜说:“穆司令,真是相见恨晚。这个想法我早就有之,曾数次向南京方面提出建议,唉!南京方面那帮官老爷根本不当回事,口头上说给我下拨经费,计划到列出来,可是经费很快挪作他用。穆司令,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你不愧是山西大地的英才,此番举措,中国之幸、中国之幸呀!”穆亚平说:“梅先生,科研经费你不用操心,我会满足你们的只需。眼下我在银川储备了大量的科研设备,这一块你更不用操心,而专项经费我也准备妥当,并且有专人负责,梅先生的职责就是专心育人、搞科研,同时加快培养大量合格的科学人才。”

梅贻琦感动说:“穆司令,士为知己者而死,我不会让你失望的,宁可少活几十年,也要完成穆司令的重托。”穆亚平摇头说:“梅先生,此想法要不得,你们的身体健康更重要,拼命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我绝不容许你们把身体搞垮了。”穆亚平忽然想起了什么说:“梅先生,现在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你马上承办。”梅贻琦问:“穆司令,什么事情这般急迫?”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1898年生于天津,其父中过前清秀才。后来家道落败,甚至沦为准无产阶级。即便这样,父亲仍然没有放弃对子女的教育。梅贻琦的记性非常好,几乎是过目不忘,他天生的才华从小就崭露头角。凭着他自己的勤奋和老师的赏识,他有幸成为第一批公办留美学生。他在美国东部一座有名的工业大学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或许梅贻琦本身是学理科的,科学救国的思想使他成为一名严谨的学者,同时也深深的影响了清华校园的办学风格。梅贻琦以严谨、务实、科学的办学风格,在短短十年时间使清华大学成为国内最有名的大学,尤其是在理科方面培养了众多的合格人才。应该说清华大学在动乱的中国大地上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梅贻琦功不可没。

穆亚平说:“随着战争的深入,日后我们和日军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掌握敌方情况,了解敌方战略部署及兵力调动,电报密码将成为双方暗战的焦点,我们不仅要破获敌方随时更改的密码,同时也要编撰自己的密码。梅先生!我迫切希望你在清华学子中间,挑选数学方面的优秀人才,组建一个密码小组。我要求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梅贻琦点点头表示立即就办这件事情。

次日早晨,在太原火车站,一列火车准备发车。此时,站台上汇集了大批学生和商人等。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人们有井然有序的上车。“丁振中!丁振中!”一名戴眼镜的学生回头,见一名学生满头大汗挤过来便问:“瞧你一惊一乍的,马上就要上车了,你喊叫什么?”被唤作丁振中的学生笑着问。“李教授找你,说是有重要的事情,”满头大汗的学生急说。

不一会儿丁振中来到李教授面前,见李教授身旁还站着四名学生,细一看原来都是他的学弟。这?